新晋医药首富身价暴涨1000亿,力压孙飘扬!

靠3只疫苗,他晋升国内医药领域首富,6个月身价暴涨。
在第35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榜单中,除了榜单常客孙飘扬、李西廷等以外,今年出现了一个陌生的身影。他以2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3亿元)的净资产位居世界医药领域第3位,力压“医药一哥”孙飘扬,成为国内医药领域首富,他就是智飞生物的创始人——蒋仁生。
而半年前,在2月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蒋仁生的身价才不过614亿元。
蒋仁生的创业经历颇为传奇。他原是一名基层防疫人,46岁下海创业,如今成为国内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疫苗企业的董事长。他用第一个10年创造了近百亿财富,用第二个10年创造破千亿财富,而这些财富这都得益于智飞生物与他独到的眼光。
用智慧“飞”出大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提到广西桂林,这句话再熟悉不过。但对于蒋仁生而言,他的出生地却是“穷山恶水”。1953年,蒋仁生出生在距离广西桂林县城最偏远的山村——灌阳县同德村,去县城要走40多公里的山路。
即使生长在这样的地方,蒋仁生还是争气地读到了高中,这也成为他改变命运的关键。
1970年,蒋仁生回到家乡,做起了小学老师。原以为要在这片土地上终其一生,然而1977年恢复高考给了他“逃离”大山的机会。当年全国570多万人参加考试,最终只录取了27万,蒋仁生考上了桂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在的桂林医学院)。
毕业后,蒋仁生被分配到了灌阳县卫生防疫站。90年代初,蒋仁生又被调到了省城南宁,进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从计划免疫科副科长做到了生物制品科科长。
按理说,蒋仁生应该会在在体制内一条路走到黑,习惯于安逸和稳定的生活。但近20年防疫的工作经验,不仅让蒋仁生参与到多项科研项目,也让他嗅到了疫苗在中国市场的商机。1999年,成都一家疫苗企业向蒋仁生抛出橄榄枝后,他果断“下海”,开始卖药。
2002年,重庆金鑫生物制品公司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蒋仁生获知它有疫苗经营生产许可证后,与合伙人用50万元买下了这家公司。在重庆一间租来的简易办公室里,蒋仁生将公司名字改为智飞生物,寓意用智慧来飞翔,正式开启他的疫苗生产和销售创业之旅。
让疫苗再“飞”一会
今年上半年,智飞生物实现归股净利润54.91亿元,同比增长超2倍。其中,二季度净利润超过45亿元,创下业绩纪录。同样,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智飞生物的股价从去年初的49.66元/股上涨至169.19元/股(2021年9月2日),累计涨幅达2.41倍。
智飞生物能获得如此业绩,皆归因于搭上了疫苗的三次跳板。
2002年创立伊始,智飞生物研发实力不足,只能依靠代理疫苗谋生。当时,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国内唯一生产A+C脑膜炎疫苗的机构。蒋仁生花血本签下了全国独家授权代理,但销售并不顺畅。
一次偶然的机会,蒋仁生发现这款A+C脑膜炎疫苗不能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如果C群流脑一旦爆发,2岁以下易感染儿童就会因不能接种面临风险。
从这个突破口,他决定研发2岁以下儿童的A+C疫苗。2003年10月,蒋仁生创立了北京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作为智飞生物专门从事疫苗研发、生产的基地。
2005年元旦,安徽、江苏等地爆发C群流脑疫情,紧接着疫情迅速扩散到全国。作为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唯一代理商,智飞生物顿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卫生部亲自对该疫苗进行协调。
蒋仁生严格控制疫苗价格,坚持以原有市场价格供应疫苗。由于供货及时,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没有坐地起价,蒋仁生和智飞生物,一战成名。
不过,在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智飞生物在疫苗市场的份额占比并不高,但凭借着代理疫苗打下的底子,2010年9月28日,智飞生物在创业板上市。
从2010年上市到2016年期间,智飞生物的营收从来没有超过10亿。但从2017年开始,智飞生物却出现爆发式增长,这得益于国际疫苗巨头——默沙东。
2017年,国家取消了国产疫苗经销商的合法地位,并要求国际疫苗厂商必须通过代理商全权销售。趁此机会,智飞生物以强大的销售能力,成功引进默沙东的预防型宫颈癌疫苗(HPV),并打开了业绩爆发的窗口。
通过代理疫苗实现资金不断积累的同时,蒋仁生没有放弃疫苗自研。2008年,智飞生物收购安徽龙科马,也就是如今安徽智飞新冠疫苗的生产商。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智飞生物的发展。
今年3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紧急使用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蒋仁生再一次“赌”对了。智飞生物的新冠疫苗获批后,短时间内扩大销售团队,人员达到2508名,与其他企业形成明显梯队差异。
智飞生物,还能飞多久?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凭借着商业模式——“代理+研发”,智飞生物最高市值曾突破3500亿元,蒋仁生也借此登上了重庆首富的宝座。在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中,蒋仁生家族以1700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第61名,中国第20名。
实际上,智飞生物一直被投资者所诟病的,也是其商业模式。没有新冠疫苗的成功,智飞生物一旦代理关系被解除,营收便会面临断崖式下跌。在此之前,智飞生物若以自研产品为主,年营收规模常年只维持在5亿元左右。
而新冠疫苗这一突发事件,让快速放量夯实了智飞生物的商业地位,但疫情常态化想必不能长久撑起疫苗的销量,只有靠更多的产品,才能支持智飞生物庞大的销售体系。
8月31日,智飞生物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主产品已顺利出口印尼、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同时公司也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布局和发展。
接下来,智飞生物还能怎么“飞”,还会“飞”多久?蒋仁生要如何才能保住庞大的销售体系,并演进出新的商业模式? 这些都是蒋仁生和智飞生物在未来企业布局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章:

[1] 长江商报:《智飞生物产品热销二季盈利45亿创纪录 研发投入增4.6倍市值2700亿》

[2] 野马财经:《智飞生物能“飞”多久》

[3] 知知谷:《最新重庆首富蒋仁生的创业传奇:46岁创业,半年赚千亿》

[4] 经济观察报:《大扩军,销售团队十倍于竞对,智飞生物“赌”对新冠疫苗》

来源:思齐俱乐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