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之王周星驰
在《喜剧之王》中,当张柏芝(饰演的柳飘飘)嘲笑地对周星驰说:“你个死跑龙套的,还咬什么奶嘴”的时候,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及其尴尬地说:其实我是个演员。
在《喜剧之王》中,周星驰的角色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跑龙套的,长相一般、演技一般、背景一般,没人赏识、没有戏拍、没有出头之日,只能靠在不入流的剧组领盒饭为生。
但是在他自己看来,他是一个执着的、敬业的、合格的演员。就像他极力掩饰尴尬维护自己最起码的尊严说出的那句话:其实我是个演员。
而现实之中的星爷呢?正好相反!
在不熟悉的人看来,他是一个演员、是一个偶像、是一个喜剧之王。但是在熟悉他的人眼中,星爷其实是一个隐形的投资大师,以买卖房产获取超过20亿元的财富的名符其实的炒房之王。
反倒是作为演员,只是他的副业,或者叫第二职业。
当然这话不是我说,是执导了多部周星驰电影的香港导演王晶说的。
01 星爷的房产投资之路
1990年,刚刚在影坛崭露头角的周星驰在香港中环附近宝云道峰景花园买入第一套房产,此后便在炒房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1996年10月份,周星驰以8380万港元的价格买下香港“普乐道七号”四层高豪宅,用来自住。2004年3月份,星爷转手卖出“普乐道七号”获利2亿港元。
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之前,周星驰曾用3.2亿港币的高价买下一块地皮,把她吓坏了,虽然是和一位认识十几年的好友一人一半,但还是担惊受怕。”
她谈话中提及的,就是周星驰在2004年买入的“普乐道十号豪宅天比高”地块。据说,周星驰不止以“吓人”的价格买下地块,还在买下后与菱电合作,在那块地皮上重建了4栋“天比高”超级别墅。
这四栋别墅,在后续出售时,每栋的价格都将近4亿港币。一拆一建,利益翻了4倍,这也成为周星驰在楼市中最经典的一役。
星爷的老搭档达叔也曾对外界说过:星爷炒房很厉害,他身边的朋友都是在香港非常有地位的人,背景非常好,他们炒的都是豪宅。
周星驰在商铺投资方面同样获益颇丰。
2002年,他投资3000万港元买下香港旺角先达广场两间商铺,并且以每月23万港元的价格出租该商铺。
2004年他又以4300万港元将其卖出。短短两年,这两间商铺就为其带来逾数千万港元的利润。
2007年,他以2.1亿港元买入位于九龙尖沙咀加连威老道的一个商场,2009年又以3亿港元的价格出售,账面净赚9000万港元。
因为在房市上“捷报”频传,周星驰也一度被媒体封为娱乐圈的“楼王”“铺王”。
同样是炒楼炒房,星爷赚取了数十亿的身家,而有的香港明星,却亏得申请破产,最有名的应该非钟镇涛和张卫健了。
1996年香港楼市处于顶峰时,钟镇涛以担保的方式短期借款1.54亿港元炒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楼市下滑,其所购各项目大幅度贬值。
债权人即使没收这些房产,也无法偿清债务,由于部分贷款利率高达24%,所余本息滚至2.5亿港元。
无力偿还的钟镇涛宣告破产,过惯了奢华生活的妻子章小蕙随即弃之而去。
02 周星驰背后的那个女人
星爷炒房豪赚数十亿,涛哥炒房申请破产,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两人背后不同的女人。钟镇涛背后是他的妻子章小蕙,而周星驰背后是他的前女友于文凤。
于文凤的父亲于镜波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富豪,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等项目。
于文凤是于镜波最小的女儿,也是他的掌上明珠,遗传了父亲强大的商业基因,颇有投资天赋的于文凤,二十出头就在哥哥的金融投资公司担任要职。
于文凤是周星驰的忠实影迷,在好友的帮助下与周星驰相识。于文凤用自己的真心打动了星爷,那时的周星驰绯闻女友已经有好几个了,但是于文凤却是周星驰唯一承认过的女友!
于文凤为人低调朴素,从来不喜欢张扬,出身名媛上街都是一身轻装便服,花枝招展跟她无缘,这一点正是周星驰最欣赏她的地方。她不仅在生活中对星爷照顾有加,事业上更是星爷的得力助手。
星爷在房产上的投资如此成功,应该说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于文凤。星爷和于文凤的关系,就像刘备和诸葛亮一样。
在投资上周星驰从来都是对于文凤唯命是从,最厉害的一次房地产投资,是面积高达八千多平方米的洋房楼“天比高”项目,这个项目让星爷净赚超过10亿港币。
之后连续十次房地产投资中,有九次是“挖到宝”,于文凤“十炒九赚房地产投资女王”就是这么来的。
周星驰曾经承诺,每笔投资获利后都要付给于文凤净利润的百分之十作为佣金。在与周星驰分手后,于文凤还曾向星爷追讨过7000万的佣金。
从几笔佣金中可以看出,最高的一笔正是山顶道16及18号物业,也就是“天比高”超级别墅。单笔佣金接近1500万美元,大约1亿人民币。
03 巨额财富给周星驰带来了什么?
来自楼市投资的数十亿收入,让星爷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而实现财富自由之后的星爷,终于可以如王晶所说,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因此,《喜剧之王》最后那句最经典的“我养你啊”的台词,或许正是星爷欲借尹天仇之口,向所有人宣布,今后,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演戏,去当导演,去生活。
从1988年到1999年拍摄《喜剧之王》这12年间,周星驰平均每年要拍5部电影,在最高产的1990年,他一共拍了11部电影外加一部电视剧,1991年和1992年分别拍了7部。
在这些电影中,虽然不凡很多在今天看来仍然不失为传的世经典之作,但其中也有不少表现平平。
比如《小偷阿星》《师兄撞鬼》《无敌幸运星》,都是电影公司为了票房而消费周星驰这个IP,拍摄的滥竽充数惯性表演的流水化作品。
如果按照今天星爷的自我要求,这样的电影,他是断然不会拍的,但是没办法,当时的周星驰,不能说不。
而当星爷通过房产投资聚集了足够的财富不用上班了之后,对不合适的,他可以说不,可以跟对方谈到最后他完全满意为止。
2000年之后,周星驰的电影数量急剧下降,19年间,星爷一共只拍了5部电影。平均4.5年才有一部作品面世。
2001《少林足球》、2004《功夫》、2008 《长江七号》、2013年《西游降魔》、2016年《美人鱼》。(新喜剧之王属于新瓶老酒,严格意义上不算新作品)
19年的产量,不及其高峰期一年的一半,但正是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这5部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成为了经典,无论是在票房上还是在口碑上。
在电影产量上与周星驰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老天王刘德华。进入2010年之后,刘德华依然活跃在荧幕上,舞台上,电视上。
拍电影、开演唱会、接广告。即使拍戏摔断腿,也很快复工,年过五十的刘德华依然如年轻时一样拼。
不过除了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之外,最近八九年,华仔并没有太多的好作品面世。
而鲜为人知的是,华仔如今依然如此的拼命,和他当年一段巨大的投资失败经历有不小的关系。
90年代末,如日中天的刘德华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然而运营并不成功,尤其是投资6000万拍摄的电影《战神传说》,只收回3000万票房,一部就亏损超过3000万。
最终,刘德华的影视公司出现巨额亏损,不仅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4000万元的巨额债务。最终,向华强夫妇出手,借给刘德华4000万帮助其渡过难关。
进入2000年之后,周星驰因为投资房产的成功,实现了财务自由,可以专心拍自己喜欢的电影。
而欠向华强夫妇4000万的刘德华,依然拼命的演戏、唱歌、拍广告还钱。与星爷四五年才出一部电影不同,同时期的华仔几乎是个人电影产量最高的时候,平均一年两到三部,超过其90年代的产量。
而演唱会更是一年开十几场,甚至数次因为用嗓过度而在台上失声,业内也称之为刘劳模。
而这个劳模的尊称,或许只有刘德华自己才清楚其中的酸甜苦辣。如果不是看在钱的份上,那个歌手会拿自己吃饭的嗓子开玩笑?
04
正如王晶所说:当周星驰有了足够的财富之后,他就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有更多选择的星爷,才可以去拍他喜欢的电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把每一部电影,都当成一件艺术品去打磨,而不是当成一件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匆匆上市。
这,或许也是一个有想法的电影人最理想的状态——做纯粹的电影和自己,而不被资本裹挟和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