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果你有这几种“嗜好”,有可能你就是“潜在病态”患者

一个人的行为举动,往往就能让人看出他真实的人格。
有些时候,潜在的人格是可以被人隐藏起来的。但是,他却不能够完全干扰自己原本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喜好、追求、愿想和内心活动中,判断出这个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是正常的,亦或是不正常的。
正常的人,他们往往是三观和思维想法较为符合大众的人。相反,那些不正常的人,他们的三观和思维想法,往往偏离现实潮流的正轨,从而走向极端。
曾有心理学家说过:“一个最真实的人,往往体现在最真实的爱好追求上。”
人外在所表现出来的喜好,就是人内心潜在的癖好。你的癖好如何,将有可能决定你走向何方,做怎样的事儿,成为怎样的人。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潜在”的变态,往往是因为内心出现了极大的扭曲。扭曲的心,扭曲的人,扭曲的思维,这就会造就扭曲的人格和人性。
如果你有这几种“癖好”,有可能你就是“潜在病态”患者,要注意了。

喜好摧残“美好事物”,缺乏同情心

如果你遇到一个乞讨的小男孩,你会有什么反应?
按我们平常的反应,我们会救助这个小男孩,给他一些钱,甚至还会报警帮助他。这种具有同情心的做法,才是较为正常的。
再不济,其实冷冷地,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开就可以了,丝毫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如此,虽说这个人没有同情温柔的一面,但却还是符合正常的人格反应的。
可是,一旦这个人具有残忍的一面,而这一面,不是对那些强大的人残忍,而是对弱小的人残忍,那这个人,将会是特别可怕的。
曾有调查人员发现,那些喜好摧残“美好事物”,或者说摧残“弱小”的人,他们往往是内心有问题,出现了偏差的。
这样的人,哪管他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和普通人无异,可他对美好和弱小事物的憎恶,将使他的人格逐渐变得扭曲。

充满占有欲,控制他人的行为状态

一对情侣,如果他们结婚了,那作为丈夫的一方,他们就会表现出强大的占有欲。这种占有的欲望,是男人随着婚姻责任的出现而形成的。
一对父母,如果他们有了孩子,那他们就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人“宝贝”,不允许他受到一点的伤害,而且自己还要控制他们的行为。
不管是丈夫的做法,还是父母的做法,其实都是正常占有欲的表现。因为这种占有欲涉及到责任和义务,是符合伦理和人性的规则的。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身边的某个人,他和你没有任何的深厚关系,也和你非亲非故,可却想控制你的行为,那你就得注意了。
因为“控制占有”欲望的出现,都跟人内心的变化和落差有关。
假设这个人的生活遭受了重大的变故,他的心也许就会变得稍微不正常起来。到最后,盲目去占有,去操纵别人,将成为他们满足自身需求的选择。

内心阴暗,仇视身边的一切事物

在生活中,你是否能发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不是今天抱怨这个人不好,就是明天说那个人活该,仿佛整个世界的人都欠了他似的。
这些人,他们仇视自己的无能,仇视他人的任何行为举动,仇视社会的变化。就像是阴暗的夜空笼罩在大地一样,容不得有丝毫的光芒。
曾有这样的一个案例。
一个在底层打拼多年的人,他不管怎么混,怎么奋斗,都一无所得,甚至还被人算计,成为人人口中的“窝囊废”。
终究有一天,他的人变得阴沉起来,不仅仇视怨恨身边的人,还喜欢跟别人动手,脾气变得暴躁不堪,仿佛就像是失控的野兽,想要报复周边的一切。
到最后,这个人因伤人而被警察抓了起来。当医生来为他诊断时,医生才发现,他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所以说,人如果不能及时治愈那阴暗的内心,终究有一天,这颗心会成为毁灭我们的首要凶手。

先受虐,后施虐

有一个词,我们应该经常能听到,那就是“受虐狂”。
什么是“受虐狂”呢?直白一点来说,就是人喜欢接受环境和别人的虐待。这样的虐待,不仅没有让他变得颓废,还让他出现享受的心理。
好比一个乐于享受被“捆绑”的人,他们喜欢那种被欺负的氛围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虽然感觉到痛苦,但却没有被痛苦完全影响。
在他们的潜在意识中,越是被捆绑,越是让人兴奋。这样的现象,是让人匪夷所思的。而他们的存在,也是可怕的。
要知道,受虐的人到了最后,就会成为施虐的人。这是时间和空间,人物和环境转变后的必然结果。
就拿那些经常被虐待的原生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被父母打得多了,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感情。
当他们有一天成为别人的父母之后,他们施虐的行为就会超过上一辈,让下一辈的孩子受尽折磨。
所以,受虐的本质,并非仅仅是自己受虐,而是人会把这种怨恨藏在内心深处,进而在未来的某一刻宣泄出来,令人感到可怖。
文/舒山有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