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对成昆恨之入骨,为何还饶了他的性命?原来是这样
说起成昆和谢逊之间的恩怨,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同情谢逊的遭遇。对于武侠小说中的那些恩怨情仇来说,侠客君一直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就事论事。不要把某些事情混为一谈,比如谢逊这个事情,侠客君虽然同情他被师父成昆杀全家的遭遇,但这并不代表着侠客君就认同他在外面杀人的做法。
谢逊被成昆杀了全家,这件事情让人同情,但是谢逊在外面滥杀无辜,又犯下无数杀孽,那些被杀的人又何罪之有?就好比,李莫愁被渣男陆展元伤了心,她杀了陆展元侠客君一点也不觉得她做错了,但是她杀陆展元弟弟一家人,而且还杀了那么多姓何的及名字中带沅字甚至店铺招牌上带沅字、连别人说话无意中说到了沅字,李莫愁都要杀,这就不对了。所以,同情是一回事,对他们后来做的其他事情的态度又是另一回事!二者其实并不矛盾。
谢逊会因为找不到成昆就在外四处制造血案,并留下杀人者成昆的字样,实则是对成昆怨毒极深了。这是正常的,对谢逊而言,成昆先是辱其妻子,然后又杀其家人,这个事情换到谁身上都会很难受,都会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报仇。不过,换到法治社会,我们会想的是如何利用法律的手段去抓住凶手报仇,但是在武侠世界,一切就简单得多,杀了他就是了!至于怎么杀,那就不知道了。所以,当谢逊找不到成昆的时候,他就把对成昆的仇恨加诸于其他的无辜之人身上。不过,似乎谢逊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他的底线,那就是他杀的那些人都是江湖中人,都是有武功的人,没有一个是不懂武功的普通人,这从屠狮大会尾声,那些人找谢逊报仇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谢逊没有杀平民百姓,就觉得他是个好人,他同样是个手上沾满他人鲜血的刽子手。如果只算手上的杀孽,谢逊比他的师父成昆只多不少。只是成昆最后图谋的是整个武林,而谢逊所想的只是简单的报仇而已。
对成昆如此之恨,但最后可以报仇的时候,谢逊却仅仅只是打瞎了他的眼睛,并废掉他的武功。
侠客君认为,自从误杀少林空见大师之后,谢逊就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也是为何谢逊在王盘山扬刀立威之后对岛上的人只震不杀的缘故,至于说打赌输给张翠山,不过是给自己台下的借口而已。彼时的谢逊已经开始反思自己做下的事情了,待张无忌出生之后,正如殷素素对天下群雄所说,过去的谢逊已经死了。是的,那个不分青红皂白杀人如麻的谢逊已经死了,新生的是一个杀人有理有利有节的谢逊,所以,明明面对着打他主意的陈友谅,只是听了他几句大义凛然的话语,谢逊就留下了陈友谅的性命,以至于被紫衫龙王笑话。
待被成昆抓住,关入少林寺后山的地洞以后,正如谢逊自己所说:“我这一个多月来,在这地牢中每日听着三位高僧诵经念佛,听着山下寺中传来的晨钟暮鼓,回思往事,你义父手上染了这许多无辜之人的鲜血,实是百死难赎。唉,诸般恶因罪孽,我比成昆作得更多。”
金庸先生把谢逊写成极具文韬武略的人,更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这才成了一个杀人如麻的恶徒。到后面,谢逊不断反思多年来的所作所为,终于想明白了成昆固然杀了他全家,但他自己也因此杀了不少人,他自己做得更过。再加之成昆双眼已瞎、武功已废,杀与不杀又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呢?所以,谢逊才会对成昆说:“我本当打你一十三拳七伤拳。但你武功全失,双目已盲,从此成为废人,再也不能在世间为恶。余下的一十一拳,那也不用打了。”
此时的谢逊已经真正地放下了屠刀。有人认为,小说里总是对好人要求很严,而对坏人宽松的很。坏人无论杀了多少人,只要放下屠刀,大家就肯放他一条生路,而好人只要杀了人,就会遭到别人责难!不过,我们自己去想一下,一个人是从好人变成坏人容易呢还是从坏人变成好人容易呢?一个好人要变坏也许只是一件两件坏事就会堕落下去,但一个坏人要变好是要做很多很多的好事才能变成一个好人。所以,对好人严格是希望好人能够更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变成坏人,而待坏人宽厚是希望坏人能真诚改过变成好人。而事实上,一个坏人能得到别人宽厚相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谢逊,他能得到别人的原谅,是因为他双目已盲再加上最后又自废了一身武功!
诸君以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