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无糖饮料”养生,JACC告诉你:别再自欺欺人了!
本文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
随着大家对于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听上去十分健康的“无糖”饮料应运而生。那么,选择“无糖”饮料是否就意味着你离健康近了一步,还是说“无糖”概念的提出更主要的是出于某种商业目的。
就好比”奶茶“更名为”牛乳茶“,他的成分却依然是牛奶和茶……
那么问题来了,希望通过喝无糖饮料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是不是消费者的一厢情愿呢?
近来,Chazelas E等人根据法国一项名为NutriNet-Santé的队列研究进行数据分析,将研究成果发表于JACC,得出如下结论:大量摄入含糖饮料或代糖饮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等等!你是不是以为自己知道了结论就可以告诉身边的朋友不要喝饮料了?那我问问你?死亡风险会增高多少呀?别急,我们慢慢往下看研究者究竟做了什么。
无糖饮料,健康选择?
此次分析糖与代糖及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共纳入104760名参与者,其中女性占比78.6%,男性占比21.4%,平均年龄为42.9岁,随访中位数为6.6年。NutriNet-Santé项目通过每6个月借助网络问卷回收的方式,收集3份参与者在24小时内的饮食消费数据(其中至少两份是强制性的)进行研究。
研究数据表明:
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提高32%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HR:1.32;95% CI:1.00-1.73l;P=1⁄4 0.03);
大量饮用代糖饮料会提高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HR:1.20;95% CI:1.04-1.40; P for trend 1⁄4 0.009);
在较低饮用量的范围内,无论是含糖饮料还是代糖饮料的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长的相关性都不明确。
说人话:
无论你选择代糖饮料还是含糖饮料都不能无止尽的牛饮。
所以说,问题不在于选择什么饮料,而在于你怎么能纵容自己喝那么多饮料......
怪我咯?
那么,我有一个朋友,她既不想英年早逝,又放不下手中的饮料,上面不是说在较低的饮用量范围内,摄入含糖饮料或代糖饮料所造成的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都不明确么,是不是说她不喝太多就行啦?
哦豁?真有这种好事?让我们回到研究内容看看。她究竟该怎么做。
研究中,研究人员依据饮料摄入量将参与者分为三类:
不摄入该类饮料的人群;
该类饮料摄入量较低的人群:含糖类饮料摄入中位数为46.7 ml/d;代糖类饮料摄入中位数为40.0 ml/d;
该类饮料摄入量较高的人群:含糖类饮料摄入中位数为185 ml/d;代糖类饮料摄入中位数为176.7 ml/d。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只知道摄入过多糖类饮料或代糖饮料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增加。并没有得出摄入量的多少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其实既没有一个精确的限度,让你可以既享受饮料的快乐,又不用承担死亡的风险。
说人话:
能不喝饮料就别喝了吧。
又想喝饮料,又想要健康。
你还真能为难科学家,给科学家一点时间,让他们再做做研究。
再来告诉你如何达成这美好愿景。
于此同时,研究者也指出了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如果要建立明确的因果联系,需要将此类研究在其他大规模前瞻性队列中进行重复性验证;
基于代糖饮料的研究结论可能存在潜在的反向因果偏倚。
说人话:
关于代糖和糖的研究尚未完全成功,
科学家同志们仍需继续努力。
先别急!我且问问你,代糖饮料是什么你知道吗?
害,学无止境……让可爱的小编告诉你。
代糖饮料
研究中的含糖饮料包括所有含糖量为5%的饮料(即软饮料、糖浆、100%果汁、水果饮料)。而其中所提到的代糖饮料是添加了人工甜味剂的饮料(ASB),包括所有含非营养性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等)的各类饮品。
爱学习的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知识
▎1.阿斯巴甜:可见于无糖蝌蝌啃蜡中
化学名: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2.8 mg/dl的阿斯巴甜就可以让人感觉到甜味。因此,饮品中所需要的用量少。
图3:某加入阿斯巴甜的蝌蝌啃蜡
▎2.三氯蔗糖:可见于无糖轻羊中
化学名:4,1',6'-三氯-4,1',6'-三脱氧半乳蔗糖,顾名思义,是用三个氯离子取代了蔗糖分子中氢离子的人工化合物。其甜度是蔗糖的400~800倍,甜味纯正。
图4:某加入三氯蔗糖的轻羊
▎3.甜菊糖苷:可见于大气森林某茉香奶绿饮品
提取自天然植物甜叶菊,甜度为蔗糖的250~450倍,带有轻微涩味,甜菊A苷带有明显的苦味及一定程度的涩味和薄荷醇味,味觉特性要比甜菊双糖苷A差些,适度可口,纯品后味较少,是最接近砂糖的天然甜味剂。
代糖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但是请大家也不要恐慌,有很多“无糖”饮料确实做到了在成分表上,无任何代糖原料的添加。比如上面提到的大气森林品牌的另一产品“ran茶”
,小编看过,就完全没有任何代糖成分在成分表中出现。
所以,如果大家很想喝代糖饮料,一定要注意一下背后的成分表。但如果你懒得看各种成分表,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喝白开水。
参考资料: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赵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