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我为什么写书,写家庭教育书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随心写出好文章》《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我对于写作的热情大约源于基因吧,我父亲就喜欢写作,记忆中我小时候他就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他一生中大约写了三本书,一本是正式出版的,一本是内部发行的,还有一本是自娱自乐的。但从体量上来说,它们都称得上“书”。

我母亲虽没出过书,也没发表过文章,但她喜欢读书,而且品味不俗。她和我父亲都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学历史的,他们是同学。既然能从历史系毕业,至少《左传》《史记》之类是读过一些的吧。我所亲见她读过的则有《红楼梦》《聊斋志异》《世说新语》《三言二拍》之类,《庄子》她也可以背诵《逍遥游》,这些书家里就有。当然,《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艳阳天》这类她也是读了的。

大概因为耳濡目染,我从小不怕读书,作文也写得好,经常被老师拿到班上念。由于经常得表扬,自然又增强了写作文的动力。阿德勒说过,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获得优越感。写作文使我超越平凡,获得了优越感,也可以说是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我从小就喜欢写。

然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总有一些东西需要宣泄,没有谁可以倾诉,我只能选择纸和笔。初中时我已经在老师布置的作文之外,自己偶尔写点东西。现在已经记不清写了些什么,可能就是一些小感想,小情绪吧,也可以算是日记,但并没有精美的日记本,只是找个好点的作业本写在上面。有些自认为不安全的文字,又或是觉得毫无意义,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随手就撕掉或者烧掉,一篇也没留下来。

其实我早期的日记,不仅仅是学生时代的,甚至晚到30岁以前的日记,到现在都荡然无存,各种原因毁掉或流失。这让我的生命像是残缺不全,有一部分永远遗失在记忆的黑洞之中。当然,这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解除了一部分记忆的负担,我可以胡诌,可以乱画,可以凭空想象,把梦当成真的,只要记忆不出来揭发,大抵都能蒙混过关。

我曾经以为,我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抵抗时间,抵抗遗忘,让易碎的生命能经久耐用,甚至在我已经不在时,文字还在,我就仿佛还在,还在文字中呼吸。但其实,我现在已经明白,这不过是臆想,是自恋。我和我的文字,都终将如我那些消失的日记一样,荡然无存。

由此看来,写作真的就是一个过程,所谓作品,只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当这个果结出来以后,这一段过程也就结束了。所以我并不爱看我自己写的书,也不爱看关于我的书的评论,甚至不爱在自媒体上使用书里的文章。写完就完了,再写下一篇,下一本,开始下一段过程。就是这样。

到高中,我的写作就已经带有一些创作成分了,偶尔写点散文之类,发表在学校的黑板报上。想必那时我写的东西多少还是有点文采,或者有点打动人心之处,所以黑板报前也常有人站着看。没想到的是,居然就因此有男生追求我(也许并不仅仅因此),匆匆塞给我的“纸条”里,就引用了我发表在黑板报上的散文,并把我比喻成文中所写的“茉莉”。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收到男生的纸条,可想而知,震撼之大。

我生性腼腆,不爱说话,长相平庸,无任何文艺特长,却在高二那年收到了男生的纸条!那个年代,学生早恋是件了不得的事,有人为此受处分,有人为此被开除,那男生得冒着多大的风险给我递纸条啊!

我们之间并没有发展出浪漫的关系,但我终身感激他。

写作是有力量的,甚至是性感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写作不仅仅是事业的台阶,还是恋爱的利器,说不定真的可以凭着文字一箭穿心。

由此可见,写作对于我来说,是很多意义纠缠在一起的事。可以说,在很早的时候,写作就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随着岁月的流逝,写作的意义也沉淀下来,越积越多。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它总是与人的生命状态相关。青春年少时,文字都带有荷尔蒙的气息;进入社会,写作则难免功利之心;等到生了孩子,做了母亲,写作则呈现出温润睿智,与母性息息相通。

我写这么多年家庭教育书,一直是跟随儿子成长的步伐在走。第一本《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出版于2007年,当时儿子上小学五年级,那本书基本就是写他小学阶段的事。之后出版的书,就慢慢从小学写到初中、高中,直到他去美国上大学之后,我出版《三年能走多远》,把他高中三年包括申请美国大学的全过程都完完整整写出来了,我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也就完成使命,可以彻底放下了。

他已经是个青年,已经有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业,甚至在写作这件事上,他都已经走到我前面。我写作多年,至今还没出版过一本小说集,但他已经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中文、一部英文),在写小说这件事上,我对他已只有仰望的份。儿子已经不需要我教育,我也就失去了写教育书的激情,所以决定不再写了,不再以儿子为主角。

我仍然还是会写,但会回归到更广义的写作上。今年我在《江南》杂志发表了一篇小说《双头女人琪和琰》,算是一个回归吧,我已经完成一个母亲的职责,现在可以更多地做自己了。

多年前,我还是图书编辑的时候,为了组稿,曾经引诱一位有才华的女孩写书,我说:“你要想变成某方面的专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本书。因为写书会让你深入思考有关的内容,你自己都想不透的,无法写成书。等你书写完了,你也想透了。对个人成长来说,没有比写书更好的捷径。”她后来果然写了。

现在我也仍然如此认为,写作是个人成长最好的道路。我写家庭教育书,帮助我成为更好的母亲,因为我借着写书,想透了很多教育的事,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我的儿子,还有我自己。

本文所获赞赏将全部转给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0)

相关推荐

  • 【梅弄清影】父爱之果

    作者:梅静 认识曾亚波,已有十多年了.那会儿,我们同为一家检察杂志的"线上"作者.担任法治评论主笔的他,以其深刻而稳健的文字,赢得我和众多"粉丝"的膜拜.后来, ...

  • 紫雨轩书话:2021-8-31日

    [书事](1)今天我在书房内查阅了刘翼华著的<周敦颐思想地图>和谭松林.尹红整理的<周敦颐集>,还有梁绍辉著的<周敦颐评传>一书中宋人度正撰的<周敦颐年谱&g ...

  • 育儿经:慢慢守候孩子的成长(有点长,但是或许值得一读)

    来这里,随时"看刀" "刀说话"出品 育儿经:慢慢守候孩子的成长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可能是:终于学会当父母了,可是孩子已经长大:就像刘若英唱的:后来,我总算学会了 ...

  • 鲁稚丨冷酷的人写不出温暖的文

    文 | 鲁稚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情感是文章的基础,冷酷的人写不出温暖的文章,文字比外貌.比语言更能表现真实的灵魂.   记得鲁鲁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们聊到宇宙飞船.   鲁鲁问:&q ...

  • 鲁稚丨阅读,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

    阅读,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 文 | 鲁稚 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读书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读书获得什么才是目的.要让孩子爱读书,并不是从捧上书本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在日常的每时每刻,让孩子有一颗好奇心 ...

  • 鲁稚丨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和包容丨附诗《致妈妈》

    妈妈的阴历生日是端午节的第二天.想起我刚完成的新书里有写她的一段,正好放在她生日发出来.为了发这篇文章,我想写一个导语.结果,我把自己写哭了.写成了一首诗.   致妈妈丨鲁稚 今天是端午节的第二天 你 ...

  • 鲁稚丨每个家族,都应该有自己的历史

    我的父亲鲁贤文 每个家族,都应该有自己的历史 (为父亲自传所作后记) 鲁稚 这本自述,父亲从2005年就开始写了,算起来,竟断断续续写了五年,其间数易其稿,所耗精力,不可谓不巨大.2010年他做直肠癌 ...

  • 鲁稚丨致我在梦中笑出声来的儿子

    鲁稚 | 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注:此文写于2018年6月.当时我去美国参加儿子的大学毕业典礼.毕业意味着旧时光的结束,新阶段的开始,然而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新路在哪里,完全看不到, ...

  • 鲁稚丨大人别递话,让孩子自己说

    作者:鲁稚 配图:陈慧敏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我的小侄儿今年7岁,上一年级.因为他不和我们同城,我们就只能偶尔视频见.通视频的时候,我很想和他聊聊天,会问他"你在干什么&qu ...

  • 鲁稚丨今天,我来谈谈老师怎样改作文

    文 | 鲁稚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没想到,老师改作文,真能改出人命来!   近段时间,一位粗暴批改学生作文,导致10岁小学生跳楼自杀的语文老师,引起了全网公愤.这位老师的业务水平和价值 ...

  • 鲁稚丨培养写作能力从培养完整的人开始

    鲁稚|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写作这件事,从本质上说,就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世界就是那么个世界,每天发生着各种事情,但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感受和看法却不同,这些不同的感 ...

  • 鲁稚丨年轻人的春节,既传统又不传统

    作者:鲁稚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我6岁随父母从成都迁居到攀枝花,当时还叫"渡口市",据说是因为这里在发现丰富矿藏并被划为"三线建设基地"之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