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泗窑】瓷器鉴赏

.

【湖泗窑】

湖泗瓷窑址群初创于晚唐五代,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时期,其中以宋代为主。窑址群分布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部的梁子湖和斧头湖一带,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范围内,迄今已发现窑业堆积145处。已查明烧制青白釉瓷的窑堆98座。窑堆一般高约5米,最大的高达9米。湖泗瓷窑址主要为龙窑结构,也有少量的馒头窑,它们分布在湖畔低矮山丘上。

湖泗窑其产品分白瓷系(影青瓷)和青瓷系两大类。以普通老百姓的日用生产、生活用器为主,产品种类丰富,有碗、盏、盘、碟、壶、罐、高足杯、瓶、粉盒、灯、钵、盂、熏、枕等。其中,出土的影青釉瓜棱执壶极为精美。   

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湖泗窑址群中有5座古瓷窑得以发掘:舒安王麻窑(1988年)、土地堂青山窑(1989年)、湖泗浮山窑(1995年)、安山杨家澥窑(1999年)、安山陈家垅窑(1999年)。湖泗窑址群规模大,分布范围广,延续的时间长,在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古代窑址中实属罕见,再现了湖北地区1000多年前陶瓷生产营销盛况,改写了湖北无瓷窑的历史。

湖泗窑址的发现是长江中游古陶瓷生产的一个重要链接,使南方和北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陶瓷生产的历史得到衔接,使中国大地的陶瓷生产的长河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2001年6月,国务院将“湖泗瓷窑址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泗瓷窑址群分区图 

湖泗窑址为何出现密集窑群?从已发现的180余处古瓷窑来看,湖泗窑址大都集中在江夏境内的梁子湖和斧头湖地域。作为湖北惟一的地方窑口,湖泗窑为何在江夏沿湖地块扎堆?

 
湖泗窑址群简介 
江夏沿湖地区有着丰富的瓷土,瓷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由云母和长石变质而成,且带有一定的粘度。水源和燃料也为湖泗窑址群的形成创造了物质条件。梁子湖、斧头湖宽阔的水域,以及附近小山丘上的茂盛松枝,都是烧窑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这些原料给湖泗窑烧瓷提供了方便,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费用。另外,优越的交通给湖泗窑运销提供了便利。江夏地处长江中游之腹地,梁子湖、斧头湖通过小河与长江相通,在以航运为主要交通的古代,为湖泗窑瓷器出境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湖泗窑址在江夏一带如此密集,与天时、地利的自然因素是分不开的。
 
 
 舒安王麻窑址
 王麻窑:改写了湖北无瓷窑历史

  
  王麻窑是湖泗窑址群中发掘的第一座古窑。王麻窑址位于江夏区舒安乡西约5公里的官山村王麻湾南边的小山丘上,西北临梁子湖汊,东北至纸坊镇约35公里。四周平原、丘陵和湖汊交错分布。虽然原发掘的窑址已经回填,但依山而筑的巨大窑堆和散落的瓷片,仍让人感觉它的古老和壮观。

  1982年,武汉市文物处文物普查队曾对该窑址进行过专题调查,发现堆有瓷片和窑具的窑堆63座,王麻窑堆就是其中之一。1988年该窑堆遭到严重破坏,农民修路取土时暴露龙窑一座,并破坏了窑炉尾部遗迹。同年秋至1989年夏,武汉市博物馆考古队与江夏区博物馆联合对该窑堆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出较完整的龙窑一座,出土大量青白瓷器和窑具。1995年春夏,上述两单位再次合作,对窑炉两侧的废弃堆积进行发掘,并在窑炉前部发现5组作坊遗址。

  王麻窑址出土的遗物主要是日用陶瓷器、窑具和工具三大类。日用陶瓷器是王麻窑址出土数量最多的器物。据有关部门统计:王麻窑共出土陶瓷器(片)7080件,器类有碗、盏、碟、盘、钵、壶、五管瓶、枕、薰炉、罐等。王麻窑的发掘,从此改写了湖北无瓷窑的历史。

  据当年参加发掘的武汉大学考古系专家贺世伟考证,王麻窑的发掘是近10多年来湖北陶瓷考古的重要收获,它为全面研究湖北地区乃至长江中游青白瓷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材料。该窑产品类型丰富,式样变化多样,釉色以青白釉为主,其次为青釉、白釉,酱黑釉最少。胎色以灰白胎最多,铁青胎较少。装饰技法多样,题材丰富,窑工综合运用刻、划、粘贴、雕、印、镂、剔等方法在器物上装饰菊、莲、水草等花纹,风格简练飘逸,带有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

  其中,出土的一件青白瓷枕做工精致,是王麻窑的代表作。1992年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在江西景德镇德安宋墓中发现湖泗窑生产的青白瓷碗和钵,证明宋代湖泗窑的青白瓷与景德镇的青白瓷具有同等价值,广受社会欢迎。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泗窑址群下浮山片区基础数字化和考古调查、勘探
泗窑址1974年首先在江夏夏祠湾发现,经过1982年、1992年及2008年三次文物普查,和20多年的文物调查考古工作,共发现窑堆180处,主要分布在江夏区范围内的梁子湖西岸、斧头湖周边及鲁湖西岸,跨江夏区8个街道50个自然村,分布范围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0公里。
 湖泗瓷窑址
 湖泗浮山古窑群遗址

浮山窑:经典的南方宋代龙窑

  浮山窑位于江夏区湖泗镇浮山村西北的一座低矮山丘上,它是依梁子湖汊冲积而成的滩地,南临浮山小学,其四周分布着不少含有文化遗物的窑堆。该山丘海拔40.4米,据说,未发掘前,其上生长着低矮茂密的灌木丛和杂草,地面上到处可见废弃的窑砖、匣钵片、垫饼和影青瓷片。1995年秋至1996年初,武汉大学考古系、武汉市博物馆与江夏区博物馆联合对该窑址进行首次发掘,获得了重要的成果:发掘出龙窑遗迹两座,清理出瓷器(片)、窑具等文化遗物数万件,极大地丰富了湖北陶瓷考古研究的内容。

  浮山窑出土的瓷器颇为丰富,大多数是青白瓷,器类有碗、盏、碟、钵、壶、薰炉、器盖7大类。浮山窑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宋代龙窑,其特点是窑炉的布局合理,二窑皆南北向顺山丘地势俯冲而下,东西并列而建,很有地方特色。这对于节约建窑成本,降低生产消耗有很大意义。

 浮山窑的使用效率是很高的。从两窑窑床砂层的情况来看,至少可经过4次连续烧造,由于不断地烧造,使得窑床不断加厚加高,从而被迫增高窑墙,加大窑室,以减小建窑周期,增加产量,使瓷器生产得以连续进行。浮山两窑的发掘为研究我国宋代龙窑的结构、烧制技术、建筑水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和研究信息,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南方宋代龙窑的认识。

 
 
 
 
 
 
宋湖泗窑青釉瓜棱执壶(武汉博物馆藏 )
该执壶,高21.5、口径7.2、底径7.4厘米。出土于江夏区湖泗窑址,现收藏于武汉博物馆。这件器物撇口,长颈,瓜棱椭圆腹,圈足。颈腹一侧附有长扁形带状执手,执手上端与器盖边缘各有一个用于系带的小环,腹部另一侧附有微曲直流。通体施青釉,内施白釉,釉色均匀润泽,亮丽可鉴。青白瓷全称“青白釉瓷器”,另有影青、映青、隐青等别称,是一种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9%左右,远远高于一般白釉的10%。由于钙含量高,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在刻划花、印花等处釉聚积较厚,釉色呈湖水色显青,釉薄处显白,于是器物釉面呈现浅淡的青色和白色相间的优雅色调,故称青白瓷。
这件青釉瓜棱执壶各部位准确对称,执手衔接巧妙,流嘴美观实用,圈足扎实稳固。胎质细密坚致,胎体敦实厚重,釉色晶莹,白中泛青,聚釉处显水青色,釉面匀净,莹润如玉。器腹周身瓜棱纹自上而下,线条分明,凹凸有致,立体感强。整件器物造型端整,富有特色,光润洁净,瓷化程度高,实用美观,不失为一件湖泗窑生产的宋代青白瓷的代表性产品。
  
 
宋湖泗窑影青弈棋瓷枕( 湖泗瓷窑址出土) 
釉饰厚薄均匀。浮山窑的施釉方法,五代多见吹釉,宋代以浸釉为主。吹釉为喷釉雾于陶坯表面,浸釉为慢放慢取于釉水缸之中,两种施釉方法均可做到釉层均匀,厚薄一致。吹釉或浸釉都是当时成本较高和较费时的上釉方法,也是施釉的上乘方法,入窑烧制釉饰稳定,色调一致。五代釉面上布满细纹和鳞片状细小开片,无漏釉挂釉垂釉现象,厚釉处很难看到水绿色玻璃质感。宋代釉面开细纹大片,少玻璃质感。釉面泛北方邢窑、定窑之白色,是凸显白色的青白瓷。
 湖泗窑出土系列瓷器(武汉市博物馆)
 
 一器一匣装烧(湖泗窑址)
一器一匣装烧。浮山窑烧制青白瓷,均用上好耐火材料制作的匣钵装烧,匣钵颗粒粗,导热性能好。一匣一器一垫扣盖烧制,或一器一垫一匣钵垒码成柱,顶端盖上钵盖烧制(图7),既节约了窑炉空间和减少了烧造陶坯不均现象,又保证了炉烧瓷化和釉水成色一致,产品成型好,美观而耐用。
湖泗窑址残片 
  
拉坯修胎精细。浮山窑未见大件瓷器。成型方法多轮制,拉坯匀薄。遇到靠足部稍厚时,便用刀在靠足部器壁过厚的地方旋削三到四圈,以减小厚度。早期的旋削外壁不见削痕,晚期旋削外壁刀痕清晰(图8),器壁上下厚薄均匀。
宋湖泗窑青白瓷壶(江夏区文物馆藏 ) 
 宋湖泗窑青白瓷壶(武汉市博物馆)
 宋湖泗窑刻花青白瓷斗笠碗
 湖泗窑青白瓷钵(湖泗瓷窑址出土)
 青白瓷六管瓶(湖泗瓷窑址出土)
 青白瓷碗(湖泗瓷窑址出土)
 青白瓷枕(湖泗瓷窑址出土)
 
 青白瓷塔式盖壶(湖泗窑址出土)

未来将打造一座遗址公园

湖泗瓷窑曾炉火旺盛、光彩夺目,为了让它重现当年的风采,江夏区正着手保护好、利用好湖泗瓷窑址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湖泗瓷窑址群大遗址公园。

.
(0)

相关推荐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此地曾出产中国最早瓷器,被誉为“母亲瓷”

    作者:M·辰 #瓷器篇-2#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 ...

  • 第三批国保--(5.古遗址)

    本篇要目: ********************************** 221.圆明园遗址 清                             北京市海淀区 222.上林湖越窑遗址 ...

  • 慈溪上林湖|秘色瓷的诞生之地

    考古人员在清理后司岙窑址地层时发现的瓷质匣钵层 唐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一诗里,描绘了一种巧夺天工的越窑瓷器,它似青如黛,夺得千峰万山之翠:它夜半盛露,如同嵇康斗酒残遗之杯."秘 ...

  • 宋代哥窑“鉴定”技巧最全知识,及故宫博物馆哥窑瓷器鉴赏

    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哥窑的认识已渐趋清晰. 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仍无法揭开层层面纱,呈现它的真实 ...

  • 宋代官窑~大开门宋代官窑瓷器鉴赏!玛瑙入...

    宋代官窑-大开门宋代官窑瓷器鉴赏!玛瑙入釉.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的老化都非常的开门:多次开片.胎釉莹润如玉宝光笼罩!#瓷器# #收藏# #我要上微头条#

  • 陕西考古新发现的耀州窑瓷器鉴赏

    陕西考古又有新发现! 西安长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出土精美耀州窑瓷器 部分器型 为考古首次发现! 杜回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地处高阳原南侧.潏河西岸.2020年6月至10月, ...

  • 大英博物馆藏品馆藏古代钧窑瓷器鉴赏

    在大英博物馆Room33,陈列着精美.丰富的中国瓷器,总共有1700多件展品,时间垮度从公元3世纪到20世纪. 钧官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传世不多,评价甚高,民间历来有"纵有家 ...

  • 贵似晨星—台北故宫宋代官窑瓷器鉴赏

    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中,常以"少贵似晨星""晨星真可贵"等,形容易文物的珍贵稀有,尤其有"赵宋官窑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视如宝贝的文物正是 ...

  • 宋、金磁州窑瓷器鉴赏

    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系,以河北磁县磁州窑为中心,窑场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广有分布.江西吉州窑南宋时也烧造磁州窑系风格的瓷器.磁州窑系诸窑多是综合性瓷窑,兼烧白瓷.黑瓷.彩绘瓷.三彩陶器等 ...

  • 五大名窑:哥窑瓷器鉴赏

    哥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为窑址一直未被发现,也成为陶瓷器的千古之谜.哥窑最早记载为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所以说宋代并 ...

  • 五大名窑:官窑瓷器鉴赏

    官窑起自唐 ,历经北宋.南宋.明代的发展,到清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官窑,广义的官窑指的是朝廷设立的瓷窑.宋.元.明.清都有设立.而狭义的官窑指的是宋代的[官窑].1.御窑瓷  2.官窑瓷.宋代的[官 ...

  • 五大名窑:汝窑瓷器鉴赏

    汝窑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解放后曾名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是宋代为满足宫廷特殊需要而设立的窑场,又称汝官窑.汝官窑瓷的特点是胎质细腻,俗称"香灰胎".传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