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处不可随便

本文导读:

小处永远是小处,小处必须服从大处,小处不可随便。

在极少数钟情高深理论抽象公式的研究者外,绝大多数人更善于也更乐于关注的,还是细节。因为细节最善触类旁通,最能打动人心。

电视剧《觉醒年代》之所以广受好评,不仅因为反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这些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更在于能通过细节塑造人物烘托剧情,让观众爱看。

比如我个人就很喜欢看“陈独秀吃火锅”那场戏。陈独秀和汪孟邹两人为《新青年》杂志到北京筹股,跑到火锅店和苦力车夫们一起用餐。陈独秀被拼桌的车夫狼吞虎咽的吃火锅方式吸引,看得高兴瞧着热闹之余也如法炮制。只见他端起盘子就把煮熟的肉片和酱汁席卷一空,丝毫不顾什么体面讲究,结果让旁人误以为他落魄至此,定是饿了好几天肚子。

依我看,这样的细节才是对主人公性格形象的最好烘托。不以文化大师身份自居,不摆架子不讲排场,凡事率性而为、做事酣畅淋漓,也唯如此真性情,才能做出破旧立新引领思想文化新风尚的壮举。如此活色生香的细节,方使历史名人走出刻板的书本框架,有了精气神,更有了现实生命力。

所以从事文艺创作最难能可贵,也最能事半功倍的,就是雕琢细节。读者观众可能对“后现代”“意识流”这些理论流派知之甚少,却能对某个细节记忆犹新。比如写作课老师就曾经专门让我们练习描写不同人的眼睛,甚至拿曹雪芹、鲁迅、钱钟书这些大家描写眼睛的段落进行比较。能把眼睛这种细节之处写活写丰满,你想刻画的人物才会有人的气味,我对老师的这句忠告一直印象深刻。

不只描写人的眼睛,善于写故事的大家总会抓住细节倾力渲染,因为细节才是展现一个人性格的最佳所在。

比如鲁迅在描写既迂腐又嗜酒的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买酒喝时,不说他掏出几文钱买酒,却说他“慢慢在柜台上排出几文大钱”,就是这一个虚张声势的“排”字,透漏出孔乙己骨子里的吝啬、害怕被轻慢,同时又嗜酒如命的色彩来。

再比如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一开篇就不厌其烦描写中学食堂的伙食。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有肉片,乙菜是素菜,丙菜就是清水煮萝卜,主食也分三等,分别是白面馍玉米面馍和高粱面馍。可主人公孙正平,经常连最没滋味的丙菜和最难看的黑馍也吃不起。如此细节,就是为了成功引出他后来坚强自立,不屈服命运的动人故事。

由此看来,但凡是好东西,无论文艺作品工艺精品乃至寻常可见的工业制成品,必注重雕琢细节。细节完美,不但证明作者的功利,还能证明作者的诚意。

被誉为“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动辄就说自己是把灵魂倾注到了手中的寿司里。这当然不是真的,要是真的估计你也不敢轻易下嘴,他想说的意思就是自己注重制作细节,是把真材实料和自己的精湛厨艺都奉献给了顾客,骨子里还是在强调细节。这正如我们经常在社会新闻里看到反例,食客动辄吃到塑料袋、螺丝钉这些“不速之客”,如此惊悚的细节还能让人胃口大开吗?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一位工匠在利用各种车床工具翻新一个古老的玩具汽车,产自一百五十年前的德国。在工匠小心翼翼的剖解下,汽车零部件一个个被拆卸下来,足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每一个螺母、铸件、齿轮,拆卸下来都堪称小巧工艺品,做工细致令人佩服。恐怕,正是这些组装起来根本不易察觉的细节,才会在全世界树立起德制产品的美名吧。

因此,细节不仅仅是表现出来给人看的,更是内化于心,内敛深沉的积淀。积淀得多了,细节之美才如醇酒飘香,顺其自然,积淀得久了,口碑也就有了,形象也就好了。

我小时候看待身边的师长,就喜欢看他们在我面前无意暴露出的细节。有这么一位资格很老的教师,不但在孩子们面前惯于正襟危坐,就连面对年轻教师也总批讲得头头是道。不过有一天我正巧在不远处偶遇她路边买花生米,在付钱装好袋子后,她趁着摊主跟其他顾客搭话的机会,迅速又抓了一把花生米,不动声色地放进自己的袋子。那之后,任她在课堂上再讲什么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大道理,我都觉得有些别扭,因为那一小把花生米实在太过沉重。

活跃在社会生活中的人类,往往不自觉富有两种面孔。一面迎合社会主流以获得认同,另一面则迎合内心缓解欲望。一面是登堂入室仰望高处,另一面则追求快感渴求实惠。如果一面叫大处,讲求凡事要从大处着眼,那么透漏细节的就是小处,做事要从小处做起。我认为大处和小处并存无可厚非,但人的大小之处差异太大,那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成了两面派。

像这段时间先后“翻车”的偶像明星们,于大处都是光鲜靓丽令粉丝趋之若鹜的形象,待小处曝光细节逼人,则肮脏龌龊还不如街头混混的德行,又怎叫倾心许久的粉丝接受呢?再比如某天天鼓吹自由的“灯塔国度”,表面上乐于竖起道德主流大旗,一副替天行道谁主沉浮的慷慨相,小处却是财团密谋漠视人性的狡诈阴险之辈,这样的国家还想主宰全球命运当“群主”,怎能教人心服口服呢?

不要以为互联网时代科技发达了,人的小处就能隐秘于无形,内心的小伎俩就无从窥探。其实科技越发达,人就愈发不自由。清代张廷玉曾经告诫后人如何躲避“文字狱”,说不要轻易写下只字片纸,以防被皇帝抓住小辫子,如今张中堂的“妙招”早已失效,因为就连消费记录、打车记录、在微信上发的图片,乃至自己的走路姿势,都会被互联网一笔一笔忠实记录下来,就等着某一天发酵、爆炸呢。

那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人们没活路了呢?我看也未必。只要你懂得小处的重要、细节的重要,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凡事将心比心想想旁人,个人的小处就能永远和大处匹配适应。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要人人都把小处重视起来,从根基处修身养性,从内心做到自省自察,也就真正做到了小处不可随便,别人还能如何难为你呢?

说起这“小处不可随便”的来历,据说和明代文人徐文长(徐渭)有关。徐文长某日出游遇到暴雨,就到路边小店休憩。店主人久慕他的文采,请他题写条幅,不料徐文长喝得伶仃大醉,竟然写了一幅“不可随处小便”!弄得店家挂也不是,不挂也可惜。后来一位年轻秀才听了店家的诉苦,哈哈一笑取来剪刀浆糊剪贴一番,条幅就变成了雅致的“小处不可随便”。

看来,“小处不可随便”,本就是从大街小巷屡见不鲜的警示语脱胎而来的,我们至今还是需要警醒重视才对。

最近我所身处的城市正值新冠疫情突起、全城紧张封控之际。于是乎接二连三有人因为不服从封控措施而被强制带走处罚。道理很简单,把个人小处看得太大,把公众大处看得太小,对应的“治愈”方法也简便,吃几天牢饭受一受教育就好。因为社会发展趋势一定会逼迫个人改弦更张,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小处永远是小处,小处必须服从大处,小处不可随便。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