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 254窟:参悟佛陀的一生,看释迦降魔成道
佛陀的一生中,降魔成道是极其重要的事件,是佛陀从凡俗转化为觉悟者的转折点。乔达摩·悉达多的一生,是富有传奇的一生。我们从为数不多的经典中,得以了解他由王室太子成为佛陀的经过:他29岁放弃荣华富贵,离开王宫。后来又到尼连禅河畔经过六年的苦修,但这种弄得他形销骨立的修行方式没能解决他的困扰。
最终他放弃苦行,在河中沐浴之后接受了牧女供奉的乳糜,在恢复体力后于菩提树下禅定七日,佛陀战胜了心魔波旬,在第八日拂晓,悟彻了“一切众生轮回五道,无有真实,横生苦乐”的生命真谛,得无上道为最正觉。这一天,是农历二月初八。
▲莫高第254窟主室南壁前部降魔变
▲莫高第263窟主室南壁前部的降魔变
▲莫高第428窟主室北壁的降魔变
《佛本行集经》中说,在成道前,数年来困顿他的“魔”于此时现形,这些所谓的“魔”其实就是扰乱俗世人间的种种欲望、思想和行为,包括色欲、不乐梵行、饥渴、贪爱、懒惰昏沉、恐惧、疑惑、毁损执着、获取奉承等。诸天无法战胜“魔军”,也曾有修行者投降,而乔达摩·悉达多以“慧”战胜诸魔后证道成佛,这事件因此也被称为“降魔成道”。此后,乔达摩·悉达多开悟成佛,也就是世尊释迦摩尼。
“降魔成道”题材的绘画、石刻,并不鲜见。敦煌莫高254/263/428等中均有“降魔变”壁画存世。石刻中,义马鸿庆寺石窟(鸿庆寺石窟 | 菩提树下爱别离)中有北魏大幅的降魔变浮雕。而晚期如此大规模的降魔成道题材石刻浮雕,仅远处巴蜀乡野僻壤的仁寿能仁寺存焉。
▲能仁寺 降魔变局部
佛祖释迦牟尼一生有许多传奇经历,他29岁离开王宫放弃优渥的生活,后来又到尼连禅河畔经过六年的苦修,但这种弄得他形销骨立的修行方式没能解决他的困扰。最终他放弃苦行,在河中沐浴之后接受了牧女供奉的乳糜,在恢复体力后于菩提树下开悟。佛经中说,在成道前,数年来围困他的“魔”于此时现形,这些所谓的“魔”其实就是扰乱世人的种种欲望、思想和行为,包括色欲、不乐梵行、饥渴、贪爱、懒惰昏沉、恐惧、疑惑、毁损执着、获取奉承等。诸天无法战胜“魔军”,也曾有修行者投降,而佛祖释迦以“慧”战胜诸魔后证道成佛,这一著名事件因此也被称为“降魔成道”。
一些佛经则以更为形象的方式记录了这一事件,说是在释迦牟尼即将成佛道之时,天魔波旬率领魔女和魔军前去侵扰佛所,用美女引诱,以武力威胁,想破坏释迦牟尼成佛的决心。释迦牟尼用“降魔相”,打败了波旬和魔军。“降魔成道”是佛祖释迦一生的转折点,正是从这一事件开始,释迦牟尼完成了从普通的人到觉悟者佛的大转变。降魔成道图(也称降魔变)作为最著名的佛传故事画之一,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多次出现,分别见于北魏第254、260、263窟,北周第428窟,唐代第23、112、156窟,其中第254窟、第263窟和第428窟的这一题材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这些画面的共同点是均为单幅式构图,以结跏趺坐的佛祖释迦为中心,佛的两侧围绕张牙舞爪的魔军,下部一侧为魔王和妖媚的魔女,另一侧是魔女变成的老妇,佛座下方为向佛皈降的魔王。(文字来源: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官方微博)
释迦牟尼即将成佛之时,魔王波旬率领魔女和魔军去干扰释迦修行,先以美女引诱,后以武力威胁,想破坏释迦牟尼成佛的决心。魔军一个个丑陋无比,张牙舞爪。
释迦右侧下部,表现魔王三个女儿诱惑释迦的情节。三个魔女着龟兹装,戴宝冠,披大巾,腰束长裙。释迦以神通力,顷刻间将她们变成丑陋的老妪(画面右下角)。
降魔成道 线描图
《降魔成道》一动一静的抗衡之“势”
敦煌莫高窟作为完整保存了千年营造序列的佛教艺术宝库,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体悟古代美学实践的契机,现代学者的相关美学研究成果颇丰。陈海涛、陈琦以敦煌莫高窟最为经典的洞窟之一——北魏 254窟为例,找寻它与同时代的美学理论创造之间的生动关联。他们将从艺术创作和美学理论中最核心的因素“情”入手,进入到视觉层面的“势”,再进入到更具体描绘的“形”,然后回到综合层面的“审美创作论”。
此后,由敦煌研究院出品,根据敦煌壁画《降魔成道图》制作的佛教动画《降魔成道》,借助现代媒体手段,将敦煌艺术及故事中所蕴含的动人价值转化为影视媒体,能够不囿于时间、地域与观看条件的限制,传递给更多的观众,更加深入与生动的认知敦煌,将既是对石窟文物本体的保护,也是对敦煌艺术精神的弘扬。
故事出处
“降魔成道”壁画,出自《佛本行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绘于敦煌莫高窟第254窟。第254窟建于北魏。洞窟位于莫高窟崖面中层,是莫高窟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洞窟前部为人字披顶,人字披南北两端模仿汉式传统木构建筑形式,承托有木质斗拱。在东西两披上浮塑有数条凸起的椽子,椽间饰以手持莲花、忍冬的天人图案。洞窟后部为平顶,中央有方形中心塔柱,连接窟顶和地面。中心柱四面开龛。东向面开一大龛,内塑交脚弥勒佛像,佛两侧原各有胁侍菩萨二身,现南侧残存一身,北侧存二身。龛内火焰纹头光、身光两侧画供养菩萨,其下分别画婆薮仙和鹿头梵志。龛顶画飞天。龛楣饰莲花化生童子,龙形龛梁,两侧塑束帛柱承托。龛上和两侧影塑供养菩萨大多残损,仅存数身。中心塔柱南北西三面均开上下两龛;南北向面上层为阙形龛,内塑交脚弥勒菩萨像;下层为圆拱形龛,内塑禅定佛像。西向面上层为双树龛,下层为圆拱龛,塑像均为结跏趺坐的禅定佛。龛外还塑有胁侍菩萨。在上层龛两侧均有影塑菩萨,但都已被熏黑。中心柱下部即塔柱四面画有药叉像。南北两壁在前部人字披下各开一阙形龛,内塑交脚弥勒菩萨,洞窟后半部的南北两壁上端各开四个圆拱形龛,内塑佛说法像及禅定像各两身,其中南壁四龛中佛像头部均残,北壁尚有两身保存完好。洞窟四壁最上层绕窟一周画天宫伎乐,中段画大量千佛,千佛旁均以榜题标明佛的名号,共计有千佛一千二百三十五身。南北壁的西侧与中心柱相对的位置各画说法图一铺。西壁中央画白衣佛说法图一铺。洞窟前部南北壁中段绘有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南壁前部阙形龛下绘制了降魔变,紧邻降魔变的西侧,绘本生故事画萨埵舍身饲虎本生。北壁前部阙形龛下绘大幅因缘故事难陀出家因缘,西侧绘尸毗王本生故事。洞窟四壁所绘千佛、说法图和故事画的下方,是一条由方格纹、菱形纹等几何纹样与变形的莲花、缠枝忍冬纹等植物纹样相交而成的一条连续性装饰带,在四壁最下层,即装饰带下方,画有数身药叉像。洞窟东壁门上方,开有一方形明窗。门与窗的南北侧均画千佛。洞窟甬道北壁残存隋代画说法图一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