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懂得闭嘴的人,人品越好,可以放心交往
文|雪落无尘
网上有个提问:“和一个人聊天很舒服是什么感觉?”
有个高赞回答是:“你小骄傲的时候捧你的场,装的时候不说破,说到感兴趣的事情有共鸣,最重要的是,想安静的时候不说话。”
原来,会聊天的第一要诀,是学会闭嘴。
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有时候,沉默不是寡言,而是成熟的表现。而学会闭嘴,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参透。
其实,与人交往,若不想招人烦,学会“闭嘴”就够了。
01
懂得闭嘴,是对别人的宽容
小A所在的部门最近拿下一个大客户,老板为了鼓舞士气,奖励部门全体员工两天一晚周边游。
作为部门助理,策划这次团建的任务自然落到小A头上。
别看小A刚工作没两年,还是个职场新人,工作起来却一点不含糊。
从目的地的选择,到具体行程安排,再到餐食攻略,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一心想要策划好这次活动,让大家满意。
不巧的是,正好碰上旅游旺季。小A联系了多家旅行社,多番磨合,最后只预订到一家口碑一般的四星级酒店。
为此,小A特地事先跟大家解释了原因,并表达了歉意。
到了入住那天,大家都欢欣雀跃,唯独老张拉长了脸。一会儿嫌弃酒店位置偏僻,一会儿又说房间隔音效果不好,总之一个劲儿地抱怨小A安排不周。
后来户外拓展,偏巧碰上雷阵雨。又是老张,一路责怪小A没有事先看好天气预报,害得大家淋雨。
小A为了策划好这次团建,已经连续加了好几天班。一想到自己这么尽心尽力,还被老张责备,忍不住哭了起来。
本来开开心心的一次团建,最后不欢而散。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大概说的就是老张这样的人。
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从不体谅别人的难处,这样的人,格局实在太小。
有时候,看破不说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气度。
凡事给别人留有一点余地,对别人报以善意,是对别人的宽容,更是对自己的要求。
02
懂得闭嘴,是成熟的体现
前段时间,河南暴雨,多个城市受灾。
全国各地善良的人自发援助河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令人感动,广州的叶师傅就是其中的一员。
叶师傅是一名汽修工,他在得知郑州暴雨的第一时间,就组织同事驾车前往郑州。几天的时间里,叶师傅和他的同事们免费维修了四百多辆被水泡坏的车辆。
谁知在返回广州途中,郑州、长沙等地相继出现新冠病例。抵达广州后,叶师傅才知道,途径的一些城市已被列为高风险地区。
他二话不说,主动申报活动轨迹,并被安排到指定酒店隔离。
谁知,一些好事的网友把相关照片放上网,随之传来铺天盖地的指责声。有人甚至辗转找到叶师傅的手机号,质问他为什么恶意把病毒带回广州。
对此,叶师傅委屈落泪,他说他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回来路上才知道郑州出现新病例。
这些肆意指责叶师傅的人,不了解或者根本没想过要去了解事情的原委,只凭网上的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
他们在匿名的网络空间肆意妄为,只为逞一时口快。可是,这对于受害者来说,却是久久难以愈合的创伤。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句话:“在你想要评判别人之前,要知道很多人的处境并不如你。”
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也没法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更没有权利去肆意评判他人。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把握说与不说之间的分寸。
如果拿捏不好分寸,那么至少,在了解事情全部真相之前,请保持闭嘴。
03
懂得闭嘴,才能赢得尊重
历史学家顾颉刚,每每提及他和好友冯友兰初识的故事,都充满了敬意。
顾颉刚有一次坐火车回乡,闲来无聊,便想跟邻座的年轻人聊天。
他是个口吃患者,结结巴巴地问对方:“你好,你也……是……是去……去苏……苏州吗?”
那个年轻人听了,只是微笑地点了点头,却不作声。
顾颉刚见他不搭话,又问:“出……出去……求……求学的?”
年轻人仍然只是微笑点头,不说话。
顾颉刚暗自嘀咕,莫不是个哑巴吧,便也不再说话。
等火车到站,那个年轻人冲顾颉刚笑着摆摆手,便先下车了。
顾颉刚也起身准备下车,却发现行李旁边放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好,我叫冯友兰。没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也口吃,怕你误会,以为我在模仿你嘲笑你。抱歉!
顾颉刚看完字条,才后悔误会了对方。等追出去,人已经走远了。
冯友兰宁愿选择不开口,让人误会自己,也不愿给别人带去麻烦。这样的修为,着实令人敬佩。
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在可以开口的时候选择闭嘴,这是一种本事,更是一种修养。
有时候,当一个聆听者,更考验一个人的心胸和气度。
在该沉默的时候闭嘴,是礼貌,是睿智,也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04
越懂得闭嘴的人,人品越好,可以放心交往
郭德纲曾说,人生最大的修行是闭嘴。
懂得适时闭嘴,沉默缄言,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生的修行。
从今天起,闭嘴,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
从今天起,闭嘴,做一个识分寸的人。
从今天起,把闭嘴当成一生的修行。
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会对你更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