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说贾谊志大量小见识太少

屈原自沉汨罗江后,过了一百多年,贾谊被贬长沙及渡湘水,江水滚滚,川流不息,贾谊的耳畔回荡着爱国诗人的慷慨吟唱“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贾谊和屈原一样克己奉公,坦坦荡荡,却也遭遇了不公,不禁感怀万千,写下了名篇《吊屈原赋》,托付于一江流水,表达对前辈无尽的哀思和深深的同情。
虽然和屈原处境相同,但贾谊的想法却截然不同,他不赞成以身殉国,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他认为生在不幸的时代,要凤凰隐居,神龙潜藏,以此保全自己。
贾谊在文章中呈现的是智慧豁达的一面,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如此,他甚至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三十二岁就英年早逝。他的结局和屈原一样是具有悲剧色彩的。
贾谊是个学霸,十几岁就在当地就很有名气了,吴廷尉做河南郡守的时候把贾谊招到官府中担任职务,吴廷尉非常喜欢贾谊,后来在汉文帝面前常常夸赞他年轻有为,精通诸子百家,在吴廷尉的极力推荐下,贾谊入朝当了博士,那时候的博士不是现在的学位,而是指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学问家。当时贾谊年仅二十岁,是同事中年龄最小的。
     每当皇帝颁布诏令,让博士们发表意见,贾谊就会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同事们也很佩服贾谊的勇气,自愧不如。汉文帝非常高兴,一年之内就破格提拔贾谊为太中大夫。
     贾谊也确实很有独特观点,他认为汉朝建立已经二十几年,天下和谐融洽,正应该改正历法,改换朝服的颜色,制定法律和制度,决定官职名称,恢复礼乐制度,他还详细起草了章程和文件。汉文帝相信贾谊,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治理诸侯国的措施都交给贾谊来制定。贾谊工作尽职尽责,能力非凡,汉文帝非常满意,有意再提升他为公卿。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贾谊的出色和皇帝的宠信招来了别人的嫉妒恨,其中以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几个人意见最大,他们诽谤贾谊说:“这个年轻人,刚学点皮毛就想独揽大权,把国家大事弄得乱糟糟的。”汉文帝瞧着功臣元老人都抱团闹事了,也总得为大局着想啊,于是暂时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意见。
     后来,汉文帝又把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这应该是汉文帝的权宜之计,让年轻气盛的贾谊暂时远离政治漩涡,去长沙做个闲职,工作强度不大,可以先沉淀一下,也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学问,算是韬光养晦,有利于厚积而薄发。
遗憾的是,贾谊最终没能了解汉文帝的良苦用心。
贾谊辞别汉文帝,踏上了去往长沙的旅途。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空气潮湿,害怕自己不适应那里的环境,于是忧心忡忡,他又担心自己寿命不会长久,一路上郁郁寡欢,怅然若失,名篇《吊屈原赋》就是此旅途中写的。
     贾谊任职长沙的第三年,有一次一只鵩飞进他的房间,落在他的座位旁,鵩长得像猫头鹰,贾谊认为不吉利,他打开书占卜,书上说:野鸟飞进屋,主人就要离开。他又再次联想到此地的气候,认为自己命不久矣,心情低落,于是写下《鵩鸟赋》来安慰自己。
这篇赋引用道家思想,行云流水,洋洋洒洒,他在文中写道:时间万物的变化,本来就没有停止。运转迁移,或推移回还,万物变化运转,反复无定。形与气互相移转连续变迁蜕化,精微深远,没有穷尽。福是祸的诱因,祸是福的根源。忧与喜聚集在一门之中,吉与凶同在一个区域。..........千变万化未必有终极。偶然为人,哪里值得贪恋珍惜,而死亡又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呢?............得天地之道的人安然宁静,独和大道相处。放弃智虑,遗弃形体,超脱于万物之外自忘其身,深远空阔,与道浮游。人生如木浮水,行止随流;把自己的身躯完全托付给命运,任凭自然,不私爱身躯把它归于自己作为私物,活着仿佛随波逐流,死去好像休憩长眠。深邃得好像深渊潭水般幽然,漂浮得好像没有羁绊的小舟般自在,涵养空虚之性而浮游,德人不被万物牵累,知天命而不忧愁。
     对于这篇赋,司马迁曾这样说:我读了屈原的《离骚》,《天问》,《招魂》《哀郢》这些诗歌后,对屈原的感情和心志都非常同情,后来我到了长沙看到屈原沉江的地方,为他落泪,时常想象见到他本人的样子。等看到贾谊凭吊屈原的那片文章后,又觉得很奇怪,屈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去服务别的国家啊,相信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接纳他,可他偏偏为了一个不值得的国家和君主失去了生命。贾谊在《鵩鸟赋》中主张把生和死一样平静对待,仕途的去和留也要看淡。看到这儿,我却又茫然了,不知何去何从。
     可见贾谊文中的思想也影响到司马迁了,让太史公都思绪复杂,茫然若失。或许,司马迁阅读后的心情也正是贾谊内心的矛盾重重。
     又过了一年,汉文帝想念故人,召见了贾谊。当时,汉文帝因为对神灵之事产生了兴趣,就询问贾谊鬼神的根源是什么。贾谊乘机很详细的讲述了一些鬼神的知识,汉文帝听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期间还不知不觉的把座椅向前移动靠近贾谊。
     最后,汉文帝说:“这么长时间没见到贾先生,还是那么优秀,我还是不如他啊!”可见,汉文帝对贾谊的欣赏依然如故。
     没过多久,汉文帝委任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就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刘胜,刘胜天资聪慧,非常喜欢读书。
     由于汉文帝对弟弟淮南王的死很愧疚,为了弥补内疚,他要册封淮南王的四个儿子为侯爵,贾谊认为这样做很危险,劝说汉文帝为了国家安全着想,应该慢慢削减诸侯的封地。汉文帝没有听从贾谊的劝谏。
     贾谊这次重回京都,其实是汉文帝为再重用他做铺垫,此时朝廷的领导班子出现了很大变化,灌婴已死,周勃遭受牢狱变故回到绛县封地,不再过问政事。文帝暂时没有对贾谊委以重任,是因为宠臣邓通还在,贾谊之前多次得罪过邓通,汉文帝想等待时机提拔贾谊,遗憾的是,贾谊不明白汉文帝的苦心,没有等到这一天。
     几年以后,梁怀王骑马的时候不幸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贾谊深深地自责,认为是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尽责,从此以后,他经常痛哭不已。政治上失意,壮志未酬,爱徒的意外离世,让贾谊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年以后,贾谊在郁闷中死去,年仅三十二岁。
     大文豪苏轼写了《贾谊论》,针对于贾谊的怀才不遇和英年早逝,苏轼结合贾谊自身的问题冷静分析了其悲剧的根源,苏轼这样评价贾谊“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苏轼说:人有才能并不难,要让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才是最难的。一个君子想要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的原因,也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对于贾谊和同僚的复杂关系,苏轼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就连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也没法比啊。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年轻人,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他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仔细阅读《贾谊论》,佩服苏轼的见解透析,豁达超脱,以及他海纳百川的胸襟,其实,他的文章不只是论的贾谊,又何尝不是写给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