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高考语文一轮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汇集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汇集

只有研究高考,才能“观其源知其流,从而因其流可溯其源”,从中找出高考命题的规律,进而探究并寻找破解高考复习瓶颈的方法,这是高考备考中老师们孜孜以求的问题。通过研究,充分运用客观题,对解答不同性质的题型真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同时,客观题既是一个角度,也是一个支点,通过它可以透视整个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窥一斑而观全豹”的效果。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为高考备考中的师生提供方法上的帮助和技巧上的支持。

一、“反观”入手,形成模式

阅读文言文,为了能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可以运用“反观法”。以高考试题第12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例。因为这个题多为“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四个选项多是命题者通过“增”“删”“调”“换”“改”等手段对原文的翻译、转述与分析。我们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明确后,将选项中的内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判断选项中叙述的内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比对人物,防止误解对象,张冠李戴;比对时间、地点,防止时序颠倒,空间错位;比对关键词语,防止曲解文意;比对关系,防止改变因果,事件杂糅;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防止无中生有,以偏概全。例如2020全国卷Ⅰ文言文试题第12题。

C项,“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分析]拿这个选项与原文比对,问题就在“金人前来归顺”错,原文是说“金人来归燕”,意思是“金人来朝归还燕地”,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所以,解答文言文试题,先从“对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入手,可以把四个选项的内容当作文章的部分翻译,既帮助解决文言文翻译的困难,又在比对中迅速找准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真可谓一石二鸟,这就为我们解答文言文试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二、 寻找“文脉”,理清思路

文脉,就是思路。有了思路,才能把中心与材料的关系理清楚。论述类文本的解答,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把这些理清楚了,从整体上就把文章读懂了。整体观照,局部问题就一目了然了。例如2020全国卷Ⅰ第2题。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判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论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出作者的思辨高度。

[分析]从C项入手,对照文本,就能迅速把握本文的论证思路和结构,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宏观把握。A项“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说法就有些偏颇了。“《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学根据。

三、明确指向,顺藤摸瓜

高考复习是讲究方向的,只猛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绝对不行的。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试题第7题大多都是“对小说(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指向,考生顺着这个指向,就可以清楚这个问题不在内容上,就在艺术特色上,且又是“不正确”的一项,同时还可以把所有选项的内容当作分析鉴赏文章的抓手。帮助我们很快地读懂文章,弄清楚文章的中心和所用的手法,在比照中准确地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来。

在题干要求的指示下,就会消除和避免文章整体阅读中的茫然和微观操作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例如2020全国卷Ⅱ第7题。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龙与“我”父亲毛羽的电话,既介绍了本文故事发生的起因,表现了书匠老董的性格,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是老董生活现状、职业习惯的表现。

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

D.“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老董却用传统工艺修复了稀见典籍,说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技艺仍有用武之地。

[分析]A项,是对小说情节及其作用的理解。开头部分小龙和“我”父亲在电话中交流的内容主要是说老董在古籍修复研讨会上坚持自己的主张,得罪了省外的专家,并且立下了军令状,使小龙感到事情可能会无法控制和收场,从而也引起他向父亲告状一事,这既是对老董修复古籍的原因的描述,同时也让读者对老董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下文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做了铺垫。B项,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卡其布的工作服”“军挎”既是老董职业习惯使然,又与他当前不太富裕的生活境况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二八型自行车”更是说明了他生活的窘迫。C项,说“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有误,应是通过松鼠与老董的“心有灵犀”,进一步说明老董非常识宝。D项,虽然“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但是老董却用传统工艺修复了残损的典籍,说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技艺仍有用武之地。A、B、D三项符合本文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但C项是不正确的一项,故选C。

所以,指向明确了,解题过程中就会思路清晰,不论是对内容的理解,还是手法的把握,都不会出现偏差。

四、切准文意,一石二鸟

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文章读懂,文意弄通,文脉理顺。所以,读懂文意是关键。借助客观题就可迅速地把握文意,这样来解答其他试题也是有帮助的。如2020年全国卷Ⅱ第14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分析]全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不会是精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抱着史书里的糟粕当宝贝。由此可知,诗歌讲的是“历代高人贤士无法避免被误解和失真”,而不是“湮没无闻”。所以B项是错误的。

这道题搞清楚了,可顺势而为,解决第15题:“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分析]首联、颔联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是要经过一番艰苦才能得到的,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历史难以说清,即使在当时也难辨是非,更何况之后。颈联说明外表好刻画而本质精神却不易写,说明反映事物的本质是不容易的。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于抱残守缺的腐儒们的辛辣讽刺。

[答案]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析,切忌盲从。

这样,借助客观题可帮助解决主观题,真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在高考试题的解答中,巧妙地运用客观题这一支点就可为文章整体阅读、试题的灵活解答提供新角度、新思维,理清脉络,指明方向,授之以渔,就可收到一箭多雕、一石数鸟之效。

高考语文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之三化固本 三法逐末

按全国卷语文高考试题目前的样式,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全卷22道小题中的前3题。虽然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却被学生戏称为“夺命9分”。因为这是考生通常在做完默写题之后首先要完成的试题,又不同于默写的把握十足,很多同学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每一句、每一项都精细比对,力求完美,结果却是花了时间、丢了分数,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还会因此而产生心态波动,给后续答题埋下隐患。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真题的仔细研判,让我有了一些心得。成语有“舍本逐末”之说,含贬义;今化用该成语,既要固本,也要逐末,故定名为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三化固本、三法逐末”答题法。

所谓“三化固本”,是说我们要突破传统解题时每段都画线,每个选项都要比对的误区。因为比对的内容越多,就越容易跌入抓“小”放“大”的错误方向,而且脑子会越来越糊涂,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我所说的“三化”,即“弱化读懂,强化方向,细化比对”,这是答题的原则,也是操作的指南针。有了这根“针”,心里不慌,脑子不乱,如此一来,后续试卷就能轻松完成,此为“固本”。

第一,弱化读懂,即不强求完全读懂。这里,似乎很有点陶渊明“不求甚解”读书法的意思。当然“不求甚解”不是完全不解,而是不钻牛角尖,不要求对每一段、每一句都全部了然于心。既因为做不到,也因为不必要。即便是受过多年专业训练的高中语文老师,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要完全读懂,也非得花上半个小时不可;而在考场上是绝对没有这个时间的,更何况同学们的理解能力不一定都能达到老师的水平。我们的目的是准确答题,所以不要定错了目标。将原文扫描一遍,知其大意即可,能懂多少是多少。习惯好的话,勾画可以继续,但不是“必须”。

 第二,强化方向,对题干的指向一定要明确。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本文所谓巧解的“巧”之所在。这里的“指向”不是简单地明了是选“正确项”还是选“不正确项”,而是指确定哪些选项是必须回到文本中去比对的。其实,按高考命题思路,在3道题的12个选项中,错误选项只有5个。第1题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所以有3个错误选项;第2、3题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每题1个错误选项:所以错误选项加起来总共是5个。为了找出5个错误项而逐一比对12句话,而且还是逐字比对,是不是有点“少慢差费”?

第三,细化比对,区间比对要仔细。当我们根据后述“三法”确定了比对方向后,就可以将这些筛选出的选项放回原文中,按照常规做法,寻找相应答题区间。这个时候因为目标明确,需要比对的选项数量几乎少了一半,因而有利于清晰思路,对正确与错误的辨析、把控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所谓“三法逐末”,是具体的操作重点。三法分别是“词法”“章法”“用法”,“末”就是我们确定要寻找的具体方向。为什么这些选项要关注?哪些选项可以直接跳过?这不能蒙,因为不敢蒙。怎么办?设置错项之法,不外乎违背常理、强加因果、颠倒主次、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陷阱。但这些术语对于考生来说着实有些生僻,他们不是命题人,未必需要懂得设置“陷阱”之术,他们只需要快速找出“陷阱”之所在就行。下面就以近三年全国卷高考真题为例,说明快速找出陷阱的“三法”。

一、词法。因为用词不当造成的不合逻辑(违背常理)是命题的重点。一般有以下几类。

(1)否定词。选项中含有“无”“不”等否定意义的词容易使句子的表述不合常理。如:

2020-1-1D(指2020年全国Ⅰ卷第1题D选项,以下均采用此种标示法)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020-2-1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2020-2-1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2020-2-1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2019-1-1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019-3-3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2018-3-1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2018-1-3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2)绝对词。“就能”“就要”是典型代表,表述绝对,往往不合情理。如:

2019-1-1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2018-2-1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3)全称词。全称词在表意上其实与“绝对词”类似,都会产生一种绝对化的表述,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的问题。如:

2020-1-3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2020-1-2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2020-3-1A.與《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2020-3-2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2019-2-1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2019-2-3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的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2019-3-3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2018-2-1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4)因果词。“因为”是重点;还有就是用了“这使得”之类的词语,后句便有了表结果的意味。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是高频的设误点。如:

2019-1-1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2019-2-2D.文章论证了杜甫之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傳统。

2018-2-1B.人的主体身份之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2018-3-1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2018-3-1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018-3-3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5)限制词。使用这类词产生的问题还是以“不合常理”居多,但它们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

2020-1-1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2020-2-3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2019-1-3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2019-3-1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6)比较词。包括“比”以及一些含有比较意味的词语,比如“更”“更加”一类的表述词。这种选项中一般容易出现“无中生有”的问题。如:

2020-1-1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2020-2-1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020-3-1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2020-3-1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

2019-2-3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2019-3-2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2018-1-1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7)并列词。选项中若存在并列关系,无论是用顿号还是逗号、分号,或是用“和”“与”之类的连词,均应列入此类,“以偏概全”在这里会体现得很明显。如:

2020-2-2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2020-3-1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

2020-3-3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2018-1-3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2018-3-2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2.章法。论述类文本有论点、论证、论据,着眼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在第2题中会对这些点进行考查。如:

2019-1-2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考查论点)

2018-1-2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考查论证方法)

2018-2-2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考查论据和论点的对应)

3.用法。这里主要指就文中涉及的相应概念来命制试题的类型。这种题目历年来只考过两次。

最近的是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第3题。题干要求找出“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该题A、B、C、D四个选项原文中均没有出现过,所以不存在比对的问题,必须根据“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这句话对概念所做的解说为依据来作出判断。

较远的一次是2019年全国Ⅰ卷,题干要求找出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根据“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这一对概念的解说,找出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是不合乎概念定义要求的一项。

“词”为法,“章”为法,“用”亦为法。“7类词”为末,“论点论据关系、论证方法”为末,“概念”亦为末。三法逐末,是为了快速准确地找到比对方向,缩小比对范围,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并提升后续答题的信心。此“三法”中,高考题拟制错误选项时更注重的还是“词法”,哪怕是以“章法”为要的第2题,在2020年的三套试题中,其选项的呈现形式,也大多与前述7类词语的表述密切相关。因此,虽然是“三法”并提,但其实需要特别关注的,仍然是与7类词语相关的表述是否正确。

这里所说的“三化固本,三法逐末”法,并非绝对真理,只是想为考生们提供一点经验或借鉴。唯愿它能助力莘莘学子在语文高考中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