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上海首家枢纽型社会组织

前不久,在调研本市城市治理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再次走访了上海首家枢纽型社会组织: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座落在武宁南路241号静安区党建中心同一楼面的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与11年前的办公条件相比,如今显得非常宽敞,明净。

创始人、首任会长顾维民先生,70多岁仍精神矍铄。上午特意从家里赶过来,领我们参观14年来,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区域化党建 枢纽式管理

2007年,静安区在全市首创以“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组织”为核心理念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模式

至今走过14个年头的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区域内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有效发挥了引领、联合、服务、协调、代表、促进这六大功能作用,成为联系服务全区1052家社会组织、124个党组织、2000余名党员的枢纽平台。

枢纽型社会组织成为国际静安社会治理创新的一张名片。在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84家区、街镇社联会可复制可推广的静安模式从“一枝独秀”走向“遍地开花”

2011年,我们党派做区域性社会组织课题时,闻名来到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民进市委蔡主委亲自率课题组成员在这里召开专题座谈会。事后,民进市委党派机关还特意派出参政议政干部蹲点一段时间,进行跟踪调研。

作为党派课题组区域性社会组织发展成果出来后,静安区政协韩主席有一次还特意邀请我参加该区的业主委员会建设发展课题全过程调研。

在宽大的展厅里,顾会长驻足在一个市委领导的批示镜框前,如数家珍谈起这个难忘的故事。

2014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市委办公厅专报批示静安区多年来在探索社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和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实践中有创新、有突破、有实效,很多做法,市委组织部、市社会工作党委、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应深入研究总结。

静安区社会组织的建设发展引起了“滴水涟漪”的作用。2014年,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写入上海市委“1+6”文件

2016年,中办、国办下发46号文指出:鼓励在街道(乡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发挥管理服务协调作用。同年,财政部、民政部下发54号文指出:鼓励在街道(乡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业务范围内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带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2020年12月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一2023年)》的通知指出:推进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平台建设,发挥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2020年1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民政局发布《关于推进本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抓好“两会一中心”平台建设,按照实体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做实做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社区基金会。发挥党建引领、综合服务和资源集聚功能,为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发挥“龙头”牵引作用。

“六大功能”发挥独特魅力

顾会长详细介绍了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六大功能”。

一、“引领”是根本。

主要是引领社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会团体独有的会员制优势,引领凝聚广大社会组织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思想引领:广泛开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社会组织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坚持价值引领: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引导社会组织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坚持文化引领: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浓厚氛围,引导社会组织树立正确公益理念,培育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内生动力。

二、“联合”是方式。

联合社会组织,形成强大合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奋斗。

会员单位的联合: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会强大。纵向联系各街道(社区)的会员单位,横向联系区域层面的社会组织,促进左右配合,密切上下互动。

政策资源的整合:积极建立政策资源的协调机制,多方汇聚人力、物力、财力,形成有力的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支撑体系。

社会力量的聚合:借助“互联网+”技术,把爱心企业、慈善人士、专家学者汇聚起来,把社联会建成公益之家,共同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献智出力。

国际交流的融合: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国际社会组织友好交往合作,发挥社会组织民间交往的优势,推动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三、“服务”是手段。

服务是责任所系,本质所在,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提升服务水平,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

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引领广大社会组织时刻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为国家重大活动举办奉献力量。

为社会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培育公益人格、公益情怀、社会视野,从社会视角出发,广泛了解社会对社会组织服务的期盼,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

为人民群众服务:组织广大社会组织从业者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为会员单位服务: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式,为会员单位提供个性服务、共性服务、贴心服务、专业服务、跟踪服务,最大程度画好为社会组织服务的“同心圆”。

四、“协调”是润滑剂。

寻找各方合作共赢的切入点,发挥”背书”作用,化解分歧、增进共识,推动各界达成良好共建关系。

协调好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主动跨前一步,努力寻找与政府互助互惠、合作共赢的切入点、衔接点和融合点,主动争取政府最大限度的关心、支持、指导,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协调好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为各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搭建平台,加强沟通联系,在互访中达成参与公益事业的共识,吸引动员更多的企业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组织增加社会资本,促进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推动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好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坚持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管理、技能、资源等多维度交流、合作,共同发展成长。

协调好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减少内耗,增强组织内部的共识和凝聚力,促进社会组织在章程的主导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五、“代表”是纽带。

建立有序、合理、畅通、真实反映社会组织诉求和建议的渠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改善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环境。

建立向区委区府反映情况专报制度:把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民生需求及时向区委区府反映,提出建议意见,让党和政府更便捷地听到来自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声音。让社会组织能够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使自上而下的单轨制成为上下互动的双轨制,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干事创业的热情。

建立与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社管局)、地区办等党政职能部门汇报沟通制度:直面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诉求需求、意见建议,直接听取党政部门对社会组织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希望,密切政社关系。

建立分工走访社会组织制度:听取他们对社联会工作的意见、建议,建立对新登记社会组织必访制度,指导他们从登记之日起就要规范运作。建立专业联盟联系制度,邀请区民政局(社管局)、地区办及业务主管单位进行指导。

建立“两代表一委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言献策制度:每年在区委全会、区人代会、区政协会议召开前,组织召开社会组织中的“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倾听社情民意和群众呼声,切实把握实情,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两代表一委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作用。

六、“促进”是目标。

推动社会组织持续获得成长所需的资源和动力,营造参与公益事业的服务氛围,为社会组织奉献社会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成长。

靠理论指导促进:用理论指导实践,把社会组织培育成让党放心、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欢迎的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社会协同力量。

靠章程使命促进:社联会成立的使命就是在党建引领下,陪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成长,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不断作出新贡献。这一使命经过理事会、会员大会通过,郑重写入章程,成为全体社会组织会员共同遵守的准则,确立党和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社会组织的追求。

靠政策法规促进:认真学习贯彻党和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文件,引导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实施法人治理,参与公益服务。

靠树立典型促进:注意培育发掘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优秀社会组织和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使社会组织的服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使公益事业更加发展壮大,成为社会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顾会长在谈起他这10多年总结提炼的六大功能的经验介绍后概括说:六个方面的功能环环相扣、密切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新时代枢纽型(平台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新时代智慧型、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重塑发展

2011年在参与本市中共上海市委决策性课题“区域性社会组织”中,我们又特意走访了浦东新区社会公益园和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调研中,提炼归纳了上海正在崛起的一批“智慧型社会组织”特点,他们也或者可以称为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解决方案的另类“枢纽型社会组织”。

他们这批主要由海归青年的公益性组织团队呈现这样几大特点:具有或打造独特品牌,注重炳推动双向互动服务,坚持培育项目导向,大力传播公益文化,独立进行专业运作,提供特色的服务支持。

近日,适逢国际慈善日和中国慈善周,与一些上海社会公益组织的朋友聊谈。一方面认为,上海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近10年来也是经历了波澜起伏的过程。有的大浪淘沙,有的百炼成钢。

前不久经常强调的举国体制,在政府力量非常强势的背景下,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有些领域受到挤压,有些领域或被忽略。原本门庭若市的浦东峨山路公益园,如今几乎已门可罗雀,许多社会组织搬迁出去。浦东的社会组织公益园不知今在何处?如今,包括11月即将举行的党的十九大六中全会,在全面总结的经验中会更加重视党的统一战线及社会公益组织的独特作用。

另外,也联想到上海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及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城市建设中比较多的是关注智慧型的“硬件”,而忽略智慧型的“软件”,也就是最应活跃的城市细胞“智慧型”社会组织。

前不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谈到的第三次分配,就主要与慈善公益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公益如何积极培育与壮大“商业向善”、商业能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企业”?如何处理好社会公益中的“蓄水池”与“抽水机”关系?而这些也都是城市管理精细化中“智能化”和“社会化”中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枢纽型和智慧型社会组织,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次精神振奋,内外兼修,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加强发挥这些独特作用的社会组织作用,也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政社联动,才能充分腾出让广大市民“五个人人”的发展空间和展现蓬勃身姿!

2021年9月9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