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状态下的大脑神经
大脑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我们的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大脑支配和指挥的。
人体大脑皮层就像一个庞大的信号面板,这个信号面板上有很多的点,每一个点都有相应的机体活动。 外界无穷无尽的现象都在不断地刺激这些点,当一种刺激引起了大脑皮层的相应点活跃,我们称之为兴奋。
相反,一种刺激引起活动停止,称之为抑制,也就是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被抑制。
巴浦洛夫学派以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基础对催眠的现象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巴氏从实验中发现,单调、长久和重复的刺激可以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如果这个抑制过程没有得到阻碍就会进入睡眠,如果抑制过程只笼罩在大脑两半球的部分皮层,人就可以进入局部性睡眠,也就是催眠。当然,在我们看来,催眠和睡眠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局部性的睡眠也并不一定是催眠,但是巴氏当时并不了解这一点。
巴氏认为,催眠的一个基本过程就是通过语言暗示诱导出大脑皮层广范围的抑制,而在大脑皮层普遍被抑制下,与言语暗示相关的皮层细胞将解脱抑制从而兴奋起来。在这种大的抑制背景下的局部、孤立的兴奋让言语的刺激具有巨大、几乎不可遏制的力量,被催眠者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暗示做出各种反应,例如记忆力增强,注意力提高,自愈能力增强等。
大脑皮层从兴奋到抑制之间存在许多个中间中阶段。
在清醒期间,强的刺激引起强的反应,弱的刺激引起弱的反应,反应量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此时是“清醒相”。
在入睡过渡期,强或弱的状态引起的反应是一样的,这就是“均等相”。
当皮层进入较深的抑制状态时,就可以看到一种反常的现象,弱的刺激引起强的反应,而强的刺激反而引起弱的反应,甚至完全不起作用,这就是“反常相”。如虚假的“烫伤”、痛觉消失、味觉改变等等。
有时还会出现“超常相”,即在清醒状态下皮层细胞无法做出的反应这时却诱导出了反应,如我们的特异功能被激活,蒙眼识字,心灵感应等等。
巴氏认为,当抑制程度极深时就会进入“麻醉相”,一般刺激难以引起反应,必须用直接的物理的非条件刺激才能唤醒。但事实上,被催眠者在任何状态中都可以被催眠师通过语言的暗示而唤醒。
所以,当个体逐渐进入更深一层的催眠状态时,他的皮层抑制程度会逐渐增加,这使得他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就越来越弱,但是他语言反应皮层的兴奋度则越来越强,因而对催眠师的语言暗示反应越来越强。
巴氏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现,持续采用较强的刺激就能较快地诱出催眠状态,而重复运用较弱的单调刺激,催眠状态发生得比较缓慢。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催眠技术需要几十分钟催眠一个人,而有些催眠技术可以几分钟内催眠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