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 | 以丁敬为例,试析浙派印面形式特征和做印法的关系

赵明,1964年5月出生于江苏高邮,现居山东临沂。别署弥坚,又号登堂。以“沐芳斋”、“若英堂”颜其书斋。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篆刻网网授导师,临沂印社顾问,临沂市博物馆学术顾问,临沂大学兼职教授。职业书法篆刻理论教育家,被建国60年来最有代表性的25位篆刻家之一。

以丁敬为例,试析浙派印面形式

特征和做印法的关系

赵  明

清代中叶流派篆刻是以丁敬开创的浙派和邓石如开创的皖派为重要代表。前者突出刀法,强调刀味;后者以书入印,强调笔意。执之技法之一端深人挖掘,为做印法增添了基本内容。

师法丁敬的蒋仁、黄易、奚冈以及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均系杭州人,故世人统称之为“西泠八家”。外围还有胡震、张燕昌、杨澥、翁叔均、杨大受、金农等私淑浙派的高手。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对“西泠八家”起因有如此说:“西泠八家,论其辈分,约为五代。丁敬为一代;蒋仁、黄易、奚冈为二代;陈豫钟、陈鸿寿为三代;赵次闲为四代;钱松第五代。嘉庆初,始目丁、蒋、黄、奚为西冷四家。继二陈出,合称西泠六家。同治间,丁丙又合以赵、钱两家,成西泠八家,亦称浙八家。”浙派印风影响深远,流风所披一百多年,篆刻大家如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等无不受其影响。

丁敬(1695年-1765年),字敬身,号钝丁、砚农、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研林外史、胜息老人、独游杖者等。钱塘(浙江杭州)人。篆刻宗法秦、汉,兼及宋、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力挽时俗矫揉妩媚之失,于文彭、何震外别树一帜,为浙派开山祖,西泠八家之首,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馆诗钞》、《武林金石录》、《龙泓山人印谱》等。丁敬性格孤傲狂狷,荐“博学鸿词”不就,酿酒卖钱自给。与金农、罗聘、汪启淑等往来甚密切。他工诗文,好金石,精鉴别,富收藏,擅书法、绘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魏锡曾在《论印诗二十四首》中论述丁敬:“健逊何长卿(震),古胜吾子行(衍)。寸铁三千年,秦、汉兼元、明。请观论印诗,浑浑集大成。”

丁敬的篆刻作品取法广泛,面貌众多,形式多样。马国权、罗叔子曾有专文研究。马国权《西泠八家的篆刻艺术》(载于香港《书谱》第47期)将丁敬的篆刻分为7种类型,白文4种,朱文3种。

白文4种:1.汉铸白文印;2.汉凿白文印;3.秦汉玉印;4.尖笔白文古文印。

朱文3种:1.朱文小玺;2.汉朱文印;3.元人圆朱文。

罗叔子《试论西泠四家的篆刻艺术》(载于《西泠艺丛》第二期)将丁敬的篆刻分为10种类型,白文5种,朱文5种。

白文5种:1.粗白文(或满白文),即上述“汉铸白文印”;2.汉玉印,即上述“秦汉玉印”;3.拟汉官印式不太粗白文一路;4.拟汉私印式,印面较小,线条较粗;5.最具创造性和特色的白文大印。

朱文5种:1.细圆朱文,即上述“元人圆朱文”;2.方角朱文;3.方圆结合的细朱文。这类作品富有创造性,糅合了小篆与缪篆字体,极富浙派特色,对后世影响较大;4.仿朱文古玺,有宽边细文者,有细边细文者;5.细边粗朱文,方折粗硬少蕴藉。除此以外,还有朱白相间印式。

印面形状除了常见的方形、长方形以外,还有连珠形、长条形、圆形、椭圆形、葫芦形等。

马国权、罗叔子先生分析罗列的丁敬篆刻样式已成为浙派的标准程式,招牌动作就是丁敬式的刀法了,这也是浙派得以确立的承传基础。丁敬刀法的主要特点是短刀碎切,由于他的作品面貌众多,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刀法,但往往被人们忽略了。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法体系,丁敬刀法的短刀碎切(包括字法和章法)来源应该是多方面的,单纯强调“修能朱文碎刀为钝丁滥觞”可能是不全面的。这就好比说齐白石的刀法来源于赵之谦的“丁文蔚”印一样,显得不尽合理。过于直观简单的论断往往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丁敬以他的博学多艺,对秦、汉印章原型,对前人流派技法多有精深研究。他在“王德溥印”边款中说:“秦印奇古,汉印尔雅,后人不能作,由其神流韵闲,不可捉摸也。”在“金石契”边款中说:“秦印之结构端严,汉印之朴实浑厚。后人不能拓摹也。”在慨叹“不可捉摸”的“神流韵闲”的同时,其技法探索也应是多方位的和不遗余力的。在待考的《七家印跋》“傲骨热肠”印边款中,他说:“钝丁仿汉人印法,运刀如雪渔(何震),仍不落明人蹊径,识者知余用心之苦也。”这是他仅见的刀法出处注脚。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状况的是,丁敬在研究总结前人刀法的基础上,对前人偶一为之或仅有雏形的刀法进行挖掘提纯加工完善,使之更贴切表现自己的篆刻审美追求“古拗峭折”、“落笔嶙峋”,达到“神流韵闲”、“浑脱自然”境界。从这一点上说,有什么样的篆刻审美需要,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相称的技法体系。“道”与“技”的辩证关系是这个道理,创作中“眼高手低”也是这个道理。

丁敬短刀碎切的刀法,苍劲钝拙,强调刀味,是对当时萎靡流行时风的反叛。魏锡曾在论朱简诗中有“朱文启钝丁,行刀细如掐”之句。“行刀细如掐”确是妙喻,“细”者,一是运刀行程短,二是节奏起伏小。刀刻时,刀杆较陡,刃角发力,起、讫角度有细小位移和轻微摆动,这样刻出的线条两侧有比较清晰的毛刺,给人以嶙峋峭折感。这和用披削法刻出的线条形状和感觉有所不同。披削法刀杆较坦,刀刃发力,刻出的线条毛刺比较长比较模糊,钤于纸则显得气息浑厚。“掐”者既有截断之意,也有积点成线,气脉不断的要求,掐而不断。可惜,浙派的后来者和追随者,只看到“细如掐”的正面,忽视了他的反面。刀杆起、讫角度越来越大,运刀行程越来越长,以至可以玩味的东西越来越少,刀法“程式”变成了“陈式”,一味夸张,锯齿燕尾,俗不可耐,最终导致浙派后起而先亡。当然,这是后话了。汪启淑在《续印人传》这样评价丁敬“留意铁书,古拗峭折,直追秦汉,于主臣(何震)、啸民(苏宣)外,另树一帜。两浙久沿林鹤田(林皋)派,钝丁力挽颓风,印灯续焰,实有功也。”

丁敬的篆法也很有特色。他认为:“《说文》、篆刻自分驰,嵬琐纷纶衒所知。解得汉人成印处,当知吾语了非私。”“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自注“吾竹房议论不足守。”(丁敬《论印绝句十二首》之九、之十)他的篆刻“思离群”的创作观,加深了他对篆法求新求变求化的理解,极具现代篆刻艺术立场,为他在创作中对入印文字的大胆取舍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印文汲取了金文、权量、诏版、镜铭、古泉、摩崖、汉砖等金石文字意趣,取法简约,参用隶、楷笔意,独辟蹊径,时出新意。

丁敬.炳文(图1)

丁敬.矶渔(图2)

丁敬.象昭(图3)

如果从做印法的角度来看丁敬的篆刻,刀法当然是第一大看点;但当由篆法到章法的审视中,我们的目光可留意所谓的“尖笔白文古文印”式,因为其他的样式在当时皆有所出,而这个样式可以说是文人篆刻的想当然的独创,是“好古之心的简单表现。如图“炳文”(图1)、“矶渔”(图2)、“象昭”(图3)诸印。将《说文解字》的古文拿来直接放到印面上,以为这就是古印了,这样的手法现在看来未免有点初级了。(可能也正因如此,这个“尖笔白文古文印”式在浙派诸子及余绪中立即被冷冻了,我们再也没有发现过。)由于篆法的“创新”,章法便无可奈何,刀法再精雕细刻也于事无补。这时,我们看到了“敲边”这个做印法常用手法的出现。三印中,“炳文”刀刃敲击边线的痕迹尤为明显。因为“炳文”二字的篆法基本上是“原生态”的,方方正正,不像“矶渔”、“象昭”的篆法还有个人为拉长填补章法的过程。因而,章法的空虚,只能用刀刃向里敲击边线了。试图通过边线的挤压,来挤占掉一部份空白,增加些章法压力。这个思路在后来的来楚生篆刻创作中得到发扬光大,成为来氏处理这路白文印常用手法,其效果是出奇的好。见来楚生的“大处落墨”(图4)和“历光溷世”(图5)。

来楚生.大处着墨(图4)

来楚生.历光溷世(图5)

总的来看,浙派诸子更多的是关注丁敬刀法的线形变化,就技法中的刀法趣味作单线探求,很有些近亲繁殖的味道。到后来,愈来愈淡的刀法趣味终于支撑不住了,“浙宗后起而先亡”。虽令人扼腕,但同时也给后人警示,单纯的以某一技法之长企图续写辉煌,难度是很大的,时间恐怕也是不会太长久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