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一动,手就抖!
痰一动,手就抖! 治好患者10十年手抖头颤之后,我不禁又发起了愁,学医的心思都没在正道上,我该如何放心?
一双手,对于我们来说有多重要。我们一辈子的生产,劳动,都离不开双手。可以说,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主要工具。
但它,有时候也身不由己。
话说这个女性呢,60岁。早在10年前,就有双手发抖,脑袋微微颤抖的现象。
最初,是他在操持家务的时候,孩子发现的,还给她模仿。
后来,除了干活之外,情绪激动,紧张,睡不好觉的时候,也会加剧。
但是,家人在提醒她的时候,她却觉得自己并没有这些情况。而且,他手抖头颤的情况,不管有多么严重,睡一觉,第二天就会恢复。
就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
就在她就诊亲的三个月,他忽然又发病了,而且这次和平时都有所不同。
表现就是频繁头晕,天旋地转,眼睛睁不开,不然就晕得受不了,而且只能躺下来,动一动都会恶心想吐,还伴随全身颤抖。
有人说,这是脑动脉硬化;有人说,这是帕金森;还有人说,这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但是,经过对症治疗,效果都不好。到最后,高压氧用了一周,也没见好。
西医是完全没招了,看中医吧。
刻诊,见她舌红,脉弦,苔薄,食欲不振,胃胀欲呕,步履蹒跚,浑身乏力。与此同时,我发现她双手止不住地颤抖,脑袋在转动或者低头的时候也在不停地抖。整体看来,人是虚胖。
于是,我拟方:生龙骨、牡蛎、女贞子、墨旱莲、天麻、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白芍、钩藤、延胡索、川楝子、甘草。
结果呢,患者药用6剂,抖动,头晕,头痛的现象大有减轻,也开始有食欲了,夜里睡眠有所改善。此时,我去掉原方延胡索和川楝子,再用12剂,她已经步履稳健,诸症悉平。
面对中医的疗效,她非常不理解,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学问啊?
什么学问呢?你记住:痰一动、手就抖!
从患者的舌,脉情况来看。
第一点,她脉弦,说明肝气不平。舌红,说明阴虚有热。患者年过六旬,我们可以想见,身体肯定肝肾阴虚,肝阳不受敛摄,形成肝风内动的局面。
肝,属木。肝风一动,犹如草木飘摆,人就会肢体抖动、脑袋眩晕啊。古人讲,“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此理。
第二点,她纳差、恶心欲呕,而且形体虚胖,浑身乏力。由此可见,她脾虚气弱,运化失常,有痰湿内积的问题。
古人讲,“无痰不作眩”。你的痰,被前面的肝风一吹,就有了风痰上扰的局面。于是,她就头晕、恶心、肢体颤抖。
所以,要想解决改善这个局面,一要,滋阴熄风;二要,化痰。
那么该如何用药也就清晰明了了。
女贞子、墨旱莲用来滋阴,白芍柔肝,钩藤,白僵蚕、白附子、天麻、全蝎熄风,延胡索,川楝子疏肝解气。所有这些滋阴熄风。
同时白僵蚕,白附子还有化痰之功。这样就形成了多痰风上扰局面的有效控制。
在此基础上,再用龙骨和牡蛎来帮患者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这样,全方就周正了。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想日后避免手抖头摇局面的发生,首先就不要做伤阴的事儿。
行医多年来,常看到很多读者,还有一些慕名前来想要跟我拜师学艺的人,但我基本都回绝了,并不是我自私,正是因为对于妙方断于己手、后继无人我才更要深思熟虑。
学习容易,坚持太难,学不好半途而废的我并不是没有遇到过,包括后期不从医,学医的心思都没在正道上,我该如何放心?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