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素材积累:这五个词语你不学学?

都希望面试出口成章,申论下笔成文,但是难在肚中无货。

平时也尝试着背诵许多金句名言,奈何背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一头雾水。

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积累是没毛病的,但是积累也讲究方法。

越是复杂的东西,使用起来越是困难,而复杂的东西往往是由简单构成的。

因此,与其积累金句,不如积累金词。

掌握一个句子,只能使用在一个地方,而掌握一个词语,可以千变万化,使用在无数地方,可谓性价比之王。

今天就从《人民时评》中为大家带来五个使用率很高、格调和档次兼备的词语,供大家赏析。

NO1.厚植

例句:

教育必须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既要培育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更要厚植学生中华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解析:

厚植一词,出自出自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仁动于天,厚植于心。意思是深厚地培育,多用于比喻加强、加深积累。一看就是个充满文化感的词语,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语出现在《人民时评》的时候,就觉得眼前一亮,但是迟迟没有机会让他亮相。所以今天第一个就把这个词语给拿出来。

通常厚植可以接土壤、情怀、底蕴之类的词语,我们可以当做夯实基础的替代词,比如:厚植反家庭暴力的法治土壤与社会土壤、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等。

属于你不学就不会用,但是学了就特别好用,用了就特别爱用的词语。

NO2.催生

例句:

改革共识与改革合力相互激荡,催生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造就了风雷激荡的时代风貌。以新作为催生改革新气象。

解析:

我首先是爱上了这句话,然后才找到了“催生”这个词语,之所以会钟情于它,是因为这个词语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当然这里的催生不是让胎儿提早出生,而是一种比喻手法,通常催生后面接的都是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名词,比如催生中国品牌、催生企业道德血液、催生新气象之类。

当前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需要更多美好的事物被不断催生出来,所以不妨多用用这个词语。

NO3.承载

例句:

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承载着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关联着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析;

承载和厚植一样,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重量感,通过这个词语,仿佛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词语的背后,承载了多少人的故事,刻满了多少历史的沧桑,即便我努力的擦拭,也无法抹去时空的记忆,我只能撑着素伞,走过自己的雨季,留下人生的记忆。

好吧,我矫情了,我只是想说,这个词语的意境很美,使用范围也很广泛,比如承载着希望与梦想、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承载着无数的艰辛、承载着时代重任等等。

你可以把你认为所有重要的事物,都用承载一词来表达出来。

NO4.久久为功

例句:

监管部门、商家、消费者还需携手努力,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从源头减少过度包装,才能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循环利用成为社会新风尚。

解析:

这是个材料味特别浓的词语,我几乎每次在领导的讲话稿中都能听到这个词语,从一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的耳朵听出茧子。

这个词语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属于同义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比那些词语更富有画面感。

算了,啥也不说了,直接背就好了,举两个例子吧,比如:

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

防治噪声污染须久久为功。

NO5.暗度陈仓

例句:

一些手机APP广告存在“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问题。

解析:

“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原本是历史上的兵家妙计,后来经过演变,变成了后比喻出其不意或者暗中进行的活动。

现在许多负面现象,都具备隐蔽性,比如这个例句中的APP广告,而如何形容这些现象呢?我想再也找不出比“暗度陈仓”更合适的词语了,因此今天推荐这个词语,一来看中了它是个成语,文化人用的;二来也是看中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

比如:

“四风”问题会不会搞借题发挥,打着“人之常情”、“走动走动”、“意思意思”的幌子暗度陈仓、卷土重来?

有些诈骗分子,居然这么明目张胆的做些暗度陈仓的勾当!

好了,今天介绍的词语就到这里了,学习都是从少到多,一点一点积累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处做起,积累起来就是大文章。

=============================

我是领带大叔,认认真真教教申论面试,轻轻松松聊聊职场故事。关注我,从备考到工作,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QQ群:1094626015,微信群请在QQ群中查找加入办法。

申论精讲班一年一次,已开班,报名入口请在公众号首页菜单栏“打卡培训”入口查找。

近期文章链接:

这四种备考心态,是你上岸路上的拦路虎

跟着人民日报、半月谈学申论,这不是笑话,就是谎话

申论阅读理解高分训练4:城市治理水平

如何写好申论分论点,遍搜三百篇《人民时评》,终于找到这三种

申论大作文是这样批改的,看看你写的文章有几分?建议收藏揣摩

八个来自《半月谈》的精妙比喻,谁学谁知道

枪枪毙命,考前申论恶补三绝招,可收藏备用

申论最难的事例型材料,有几种破解密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