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在冲绳的豪赌,用4000架飞机换回400艘美舰,挨了238万发炮弹
1944年,作为二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战场的形势逐渐进入白热化。
12月,菲律宾的控制权重新回到美军手中,马里亚纳海域的交火让日本朝着失败更进一步,而美军却以此为依托,逐渐确立并强化了对日本的本土打击。截至1945年3月,日本人已经可以看到美国的机动舰队在日本海闲庭信步,日本本土的陷落指日可待。
而冲绳岛则成为这场“破门之战”中日本所能倚靠的最后防线,也是美军登陆日本的最后阻碍。
不可避免的战役
从1943年的瓜岛开始,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就开始向美军倾斜。
西边的德国人败局已定,盟军终于抽出手来收拾东亚战场。1944年6月20日,日本在马里亚纳海倾其所有与美国一战,结果360架飞机只回来了25架,海军的“大凤号”、“翔鹤号”、“飞鹰号”等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日本军部倍感压力,日本民众也仿佛能够预见到天皇似乎并没有那么英明神武。
10月,日本发动“捷一号”计划,但在四天内就报销了4艘航母、3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换来的却只有美国的一艘轻型航母、两艘护卫舰和三艘驱逐舰,而且还是在美军指挥混乱的情况下取得的战果。
一直以来,日本民众都认为自己国家国土的扩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都是陆海军努力下的结果,因此日本军队在民众心中一直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为了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并为后来军事占领日本打下基础,1945年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尼米兹指定的攻击硫磺岛和冲绳岛的计划。
如果说进攻硫磺岛是为了打破日本防御线,而攻击冲绳岛,就相当于一脚踹开日本天皇的家门。
面对自己即将喜提“临门一脚”的情况,日本主战派首领东条英机倒是十分乐观,他认为日本可以全民皆兵,并将国内所有财富投入到军事之中,与美军展开长时间的拉锯,直到美国人放弃攻占日本或屈服于日本。
当然也不是没有清醒的人,近卫文麿就残忍地打破了东条英机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此时国内的工业体系已经畸形,农业生产几近崩溃,国内的反战呼声此起彼伏,毕竟在战争开始之初日本军人几乎没有所谓的“玉碎”,但在硫磺岛之后,难道连平民都要跟着一起“玉碎”?唯有和解才能挽救日本。
1945年2月14日,近卫文麿向天皇上呈停战奏章,但昭和天皇反应冷淡,毕竟在此之前全国上下面对战争这碗毒酒都已经“上了头”,天皇作为日本的精神领袖,自然是在后面摇旗呐喊,是最“上头”的毒酒依赖者。
与此同时,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提出了与近卫文麿完全相悖的主战主张。梅津美治郎认为若此时求和,那么日本在太平洋上所作的种种努力将会付诸东流,皇室也将在美国人的压力下荡然无存。
若拼死一战,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即使谈判,这些也能够成为日本争取最大利益的筹码。
这时候东条英机又鼓吹虽然之前帝国军队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但“完全不至于使帝国立刻屈服之境地”。最终,天皇选择与主战派站在一起。于是在“圣意”之下,日本政界再无主和之声。
4月,时任日本首相的小矶国昭在不违背主战意志的前提下,向苏联寻求帮助,希望苏联能够插手调停,但却遭到日本海军省、陆军省、外务省的联手攻击,在对苏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小矶国昭被迫辞职,主战派占据内阁,日本军部完全“暴走”,冲绳之战也就注定不可避免。
疯狂的准备
大战开始前,日本从情报和美军行动中,已经判断出美军的确切进攻意图,并对冲绳方面进行了大量调整部署,主要精力都放在空中防御和加强空中战斗力上。
日本军部如此行动的出发点有二:
一是因为从珍珠岛开始,日本对美作战的首要战略目标一向是以消灭美军海军力量为主,但是在交战过程中,日本的海上运输受到美国海底潜藏力量的打击,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让日本在对外作战中经常缺衣少食。如今对日本本土的打击,美国人一定会如法炮制,那就不如从空中对美军进行打击。
二是因为美军不仅在海上占尽便宜,还对日本进行长期的空中打击,因此加强空中力量对美军进行反侦察和反击,进而减少因为空中防御漏洞而给美国带来可乘之机的可能。
基于上述考虑,日本军方将空中力量分为三部分。配给第一第二集团少量飞机用于侦察,即使有所损失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对空军整体力量不会产生致命影响。
空中主力配置在第三集团中,其中存在着大量特攻机群。因为在此前的战争中,特攻机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日本寄希望其在冲绳战场起到打击美军士气,甚至扭转战局的效果,增加美日谈判筹码。
但由于此前战争中损失了大量成熟飞行员,而培养新的飞行员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财力上都已经不可能,因此特攻机群的飞行员大都是通过紧急召集后,经过短暂地飞行训练后就投放于战场。而且特攻机群的飞机和飞行员往往都是有去无回,即使侥幸回来,也是修得没有死得快,所以飞机数量基本呈递减的趋势。
所以日军即使调整了战略,但日本空中力量难以为继的客观事实却无法改变,如此安排看似天衣无缝十拿九稳,实则朝不保夕。
除了正常的战争部署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为冲绳之战所发动的“全民总动员”计划,冲绳县的日本民众大多被批准参加战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冲绳师范学校的“学徒队”。
早在1943年,日本内阁就将学徒动员体制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多数日本学生都在此体制下被迫卷入战争。尤其是冲绳师范学校作为冲绳县的最高学府,其中的学生甚至教师都成为首先“被动员”的目标。
在冲绳战役期间,日本组成了各式各样的学徒队,如“姬百合学徒队”、“铁血勤皇学徒队”等,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日本充实兵力的唯一方式。这些缺乏经验的“部队”往往在战时被当作正规军的“肉盾”。
以“铁血勤皇队”为例,该队伍是冲绳师范学校男子部385人组成,在战役期间阵亡309人,是死伤人数最多的学徒队,以下援引日军原始史料记载来展示该学徒队的具体情况:
铁血勤皇队具体战力分配:
1、第二野战筑城队:由师范学生组成的筑城队,不分昼夜、不遗余力地投身于挖掘战壕作业。
2、军司令部配属菊水特攻(斩入队):队员为本科二、三年级选拔出身体强健、成绩优异、战斗思想顽强之学徒,进行爆破、阵地安保等训练。
3、军司令部配属千早队(情报宣传部):从本科一、二、三年级中选拔学徒,在指挥官带领下,举军、官、民一体之实,及时把全新战时情报传达至作战区域。
4、第二十四师团配属特别小队:从预科二年、本科三年级中挑选 30 名学徒,负责战时军需物品转移及通信联络等任务。配属特别中队配备学徒 70 名,负责阵地防御与警戒。
女学生也不例外,包括“姬百合”学徒队在内的数个女子学徒队,主要负责伤病救助和宣传工作,人数近六百余人,她们的命运是在战争中半数左右死亡。不只是冲绳师范学校如此,冲绳县大大小小共11所学校近两千余学生教职工都参与其中,成为日本军部所期望的“全国总战力”的优秀代表。
冰山与钢铁
可能是因为日本火山众多,想灭一灭其威风,也可能是美军在冲绳所投入的部队是太平洋战场部队的冰山一角,1945年,美军海军司令尼米兹制定了进攻冲绳岛的“冰山计划”。该计划所用资源之多,堪比前一年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也表明了美军准备向日本本土进发的决心。
根据计划,盟军将出动44艘航母,22艘战列舰,三百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舰载机两千余架,以及三十余万吨的作战物资,以期攻占冲绳岛,建立军事基地,确保能够对日本实施不间断打击。
原计划在3月1日实施,但由于菲律宾战事胶着,再加上日本军部改变作战方式,命令太平洋岛屿驻军要不惜一切代价迟滞美军进攻步骤,为本土作战争取时间,导致这座大冰山不得不延期一个月抵达冲绳。
比冰山先到的是“铁之风暴”。
这是美军在太平洋对日作战中的特点,即利用大规模轰炸率先削减敌人力量。在冲绳战役发起之前,为了混淆日军判断,美军先进行了东京大轰炸,在转移了日军的驻防兵力后,以350架轰炸机轰炸冲绳岛,在3月24日又派出30艘军舰对冲绳进行炮击。仅美国第五舰队就向冲绳宣泄了5000吨炮弹。
日本也不是没有准备,战前日本军部为应对冲绳的战斗制定了“天号计划”,试图将美军歼灭于登岛之初。但由于战役开始前美军的强大炮击,日军万不得已撤离浅滩,退守岛上的峡谷山地之中。
4月1日清晨,美军对冲绳发起第一波轰炸,岛上每公里就有1万颗炮弹炸响。大量的炮弹“登陆”后,美军的登陆部队伴随着大量的坦克与两栖战车紧随其后,当日美军就攻占了岛上的北部和中部机场。两天后,冲绳岛就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
这期间,日军第八飞行师团派出特攻机40架,轰炸机19架对美军舰队发动反击,但收效甚微。在接下来的几天,美军在“铁之风暴”的掩护下,顺利推进到冲绳岛的首里防线,与日军展开了对阵地的反复争夺,最终,美军凭借每半小时近千发的迫击炮射击迫使日军狼狈撤退。
面对美军的进攻,日军决定采用“天号计划”中的秘密武器——“菊水特攻”。即由神风队员驾驶装满炸弹的飞机冲向美军军舰,希望凭借这种自杀式袭击挫败美军攻势。
在4月6日到7日的反攻中,22架神风特攻队战机仅有三架发挥了作用,其余均被击落。此外刚刚驶出基地的日军最大战舰“大和号”被美军发现,尚未开始攻击,就被击沉。
胎死腹中的计划
鉴于特攻行动至少还有一点收获,于是日军决定发动全部特攻队员,坚决贯彻完成“天号计划”。从4月12日到5月4日,这期间共发动了四次“菊水特攻”,日军包括1700余架特攻机和樱花弹在内的5000多架次飞机,付出了三成左右代价,换来了161艘美军舰船的击伤击沉。
在军事实力上,日本的劣势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日军早已将“天号计划”确定为消耗战,喊出了“一机换一舰、一船换一艇、以一敌十”的疯狂口号。这种自杀性攻击所造成的损失占到美军整个太平洋战场损失的七分之一,再加上日军利用洞穴和地下阵地对美军登陆部队进行杀伤,对美军士气的确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形势,美军以牙还牙,利用轰炸机对冲绳以及日本本土进行了多次轰炸,在冲绳,美军的地面部队还向日军藏身之处投放大量汽油弹和火箭弹,导致洞窟中存放的日军弹药引爆,大量日军葬身火海,侥幸逃出的也成为俘虏。
在冲绳战役打得热火朝天时,日本大本营开始着手本土决战的准备,如果冲绳守军不能顶住美军的步伐,那么就必须要发挥“弃子”的作用,尽量拖延美军,为本土决战争取时间。
于是,有关本土决战的“决号计划”应运而生。
虽然“天号计划”使得日军的特工队损失惨重,但美国也不好受,天号计划勉强实现了预期效果,所以在本土作战的“决号计划”中,特攻战术仍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此时,无论是冲绳岛还是日本本土,早已是穷途末路,决号计划的大量内容都是空话,实施起来更是天方夜谭。
在日军原来的计划中,冲绳战役是将日本残存的海空军实力全部投入其中,若无法阻止美军登陆之后,才会发动特攻,但事与愿违,从战役开始日本的海上力量就丧失殆尽,航空力量也所剩无几。直到6月,日本全国所剩的飞机不到千架,高射炮也仅剩两千余门,冲绳岛上则是几乎没有。
即便如此,日本陆军省在6月18日发布的《决号作战战备实行方针》中仍乐观地认为冲绳岛的战争可以拖至9月,而此时日本也已经做好本土决战的准备。
实际上,海陆军关于战争资源的分配仍然矛盾重重,内部早已分崩离析。巨大的战争消耗导致军工生产不断缩减,进出口运输也被美国截断,大量征兵导致劳动力减少,诸如此类不乐观的国内情况,与日军的疯狂备战形成了鲜明对比。
6月23日,随着冲绳守岛司令官牛岛满自杀,冲绳战役宣告结束。
在整个特攻期间,日军共损失飞机4000余架(含自杀机和樱花弹),宣称击沉美军舰艇404艘,美国公布的战报是被击沉36艘,击伤368艘。
整个战役持续了八十余日,美军向冲绳岛发射舰炮51万发,野炮重炮177万发,共计238万发。战后幸存的日军回忆当时的情况时称,那时是靠“吃炮弹活下来的”。
从冲绳岛到本土,这是日军倾注最后力量所做的最后一场豪赌,其精心策划的计划和部署无一不体现着日军在败亡边缘的垂死挣扎。原本计划将战争持续到九月的日本,在八月便宣告投降,这场冲绳战役的噩梦也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