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实质上的支持,可以说,是以色列自己战胜了有苏联支持的强大的阿拉伯联盟。这让美国意识到,以色列应该是他在中东的盟友。

本古里安在退休前曾考虑过将西岸和加沙归还给巴勒斯坦人,以换取和平,但耶路撒冷是永远不能放弃的。

耶路撒冷不再分东西两城了,城内有近20万的犹太人和7万多的阿拉伯人。繁荣的耶路撒冷同样也吸引了西岸的大量阿拉伯人前来耶路撒冷找工作。曾有一度,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能在一起和谐的工作。西墙前的马格里布区(也叫摩洛哥区,前面介绍过)被拆除,成为今日所见的宽阔的西墙广场。那些被拆除的阿拉伯居民也有了新的居住区。

和平为考古工作也提供了便利,大量不同年代的古迹被陆陆续续发现。

1969年,阿拉法特的法塔赫接管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不仅袭击以色列,也挑战约旦国王侯赛因的统治。

1970年,侯赛因将阿拉法特和他的巴解组织驱逐到了黎巴嫩

1972年,法塔赫在第20届奥运会上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11名以色列人质被杀。

1973年10月,纳赛尔的接班人,埃及总统萨达特联合叙利亚发动了旨在收回失地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埃及军队首轮获胜,让以色列感到危机,但紧接着以军又反败为胜,最后还是联合国介入停火。

1977年,梅纳赫姆.贝京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击败了执政三十年的工党,上台执政。但出人意料的是,正是贝京邀请萨达特访问了以色列,萨达特入住的正是30年前被贝京炸毁的大卫王饭店,萨达特首次表达了埃及希望与以色列(单独)和谈的意愿。作为让步,以色列向埃及归还了西奈半岛。

1978年,在美国总统卡特的协调下,卡特、贝京和萨达特在美国总统度假村戴维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埃及和以色列结束了敌对。贝京和萨达特同获诺贝尔和平奖(1978年)。

但《戴维营协议》的签订,又使埃及得罪了阿拉伯伙伴。1981年,萨达特总统被伊斯兰基本教义派暗杀。

1982年,为了打击在黎巴嫩的巴解组织,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由于沙龙默许或参与了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策划的“黎巴嫩大屠杀”,国防部长沙龙和总理贝京双双辞职。

多年间,阿以双方大小冲突不断。

1988年,阿拉法特放弃了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侯赛因国王也放弃了对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的主权要求。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布成立,得到一百多个国家的承认。

1993年,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见证下,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在白宫签署了《奥斯陆协仪》,因为之前双方曾在奥斯陆秘密会谈过,故称奥斯陆协议。协议商定,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和加沙地带归巴勒斯坦所有。1994年,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又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1995年,拉宾又被以色列的激进分子所枪杀。所以,和平对于双方领导人来说都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这是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拉宾广场前,纪念拉宾遇刺的地方。

因提法达,直译为摆脱,是指巴勒斯坦人的一种自发的起义行为,主要手段就是我们在电视中常见到的向以军扔石头等。但受因提法达的启发,1987年底,一个新的组织“哈马斯”成立了。以色列最初还有扶植哈马斯制约阿拉法特的法特赫的想法,但没想到,哈马斯比法塔赫还要极端的多。他们拒绝接受以色列国,拒绝与以色列谈判。

当哈马斯发动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越来越多时,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再次上台。巴以双方的关系又变得紧张了。

2000年,巴拉克领导的工党又上台执政,克林顿还是在戴维营让巴拉克和阿拉法特握手见面了。巴拉克做出了不小的让步,如将约旦河西岸大部和老城东区部分交给巴勒斯坦人,老城四个区中除犹太区外的三个区也交给巴勒斯坦,圣殿山只有地下的基石属以色列等。但阿拉法特还是拒绝了。

2000年,反对派利库德的沙龙,示威性的登上了圣殿山,又引发了一场“因提法达”。而因提法达又间接导致利库德上台执政,沙龙修了一条著名的长城,“隔离墙”。

隔离墙有效的阻止了巴勒斯坦人的自杀式攻击,但双方的和平机会又被隔离了。

2004年,阿拉法特去世了,以色列拒绝他葬在圣殿山上。

现在,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不敢冒险进入对方的地界。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工作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不过中国游客的旅游车,在双方都能得到近乎免检的待遇。

(0)

相关推荐

  • 你不知道的国家冷知识(巴勒斯坦篇)

    巴勒斯坦国(阿拉伯语:فلسطين‎‎,英语:State of Palestine,Palestine),简称"巴勒斯坦",是中东的一个国家,由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两部分组成.加沙地带 ...

  • 以色列,你所不知道的政治

    国人对于犹太人这个群体,以及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历史了解尤其不足,尽管我多次在知乎上讲过,即便是到现在,依然有人对于以色列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典型的就是前段时间抨击我对于沙龙不满云云,其实我对沙龙并没有多少 ...

  • 近60人丧生,千余人受伤,巴以冲突谁之过?

    以色列"独立日"为何 紧挨巴勒斯坦"浩劫日"? 巴以之间为何冤冤相报? 昨天(5月14日),美国从特拉维夫迁建至耶路撒冷的驻以色列大使馆新馆举行了"喜 ...

  • 第六次中东战争?从历次中东战争,看以色列选择战争的时机有多巧妙!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最近巴以冲突再起波澜,根据最新消息,以色列地面部队已经开始进入加沙地带了,这次巴以冲突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第六次中东战争,本期以史为鉴带大家重新回顾一下前面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是 ...

  • 巴以冲突为什么无解,哈马斯能代表巴勒斯坦吗?

    近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的你来我往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但是很多90后00后可能不知道以色列这地方为啥一直打来打去的. 其实巴勒斯坦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国家.巴勒斯坦更应该看做是一个地名.二战前巴勒 ...

  • 阿拉法特与巴勒斯坦的沧桑往事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第181号决议,把巴勒斯坦分成了两块,14000平方公里的那块给犹太人建国,11000平方公里的那块给阿拉伯人建国.5个月后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而阿拉伯人在5个月中集 ...

  • 内塔尼亚胡对吞并没有犹豫

    以色列总理指望美国总统和国内民众的支持,消除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 2020年5月24日,在内塔尼亚胡腐败案审判的第一天,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支持者在总理官邸外举行抗议活动. 内塔尼亚胡:吞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1)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第53章 六日战争☆☆☆☆☆ 公元1967年 第一节 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六日战争,又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也有称"六月战争"的.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比较重要且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2(2)约旦的侯赛因

    第二节 约旦的侯赛因:耶路撒冷最后的国王 刺杀阿卜杜拉的幕后策划是埃及国王法鲁克和耶路撒冷原穆夫提阿明.阿明的堂弟穆萨.侯赛尼等三人被执行了死刑. 一年后法鲁克被军人纳吉布和纳赛尔发动的政变推翻.1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2(1)耶路撒冷之王

    第52章 分隔 (1951-1967) 第一节 耶路撒冷之王:圣殿山上的流血 耶路撒冷之王指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一世). 这节讲述的是1951年阿卜杜拉遇刺的事件.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约旦占领了老城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1(3)阿卜杜拉:耶路撒冷之战

    第三节 阿卜杜拉:耶路撒冷之战 阿卜杜拉国王的军队已进入耶路撒冷,似乎马上就要庆祝胜利狂欢了.老城被包围,里面只有不到两百人的哈加纳和伊尔贡防守,后来又有80名帕尔马赫加入.拉宾亲自指挥作战,但很难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