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考前保温测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考前保温测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丰富内涵,是中国考古学繁荣发展昀基本前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中国考古学的特色。
筑牢中国理论之基。考古学是一门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具有鲜明的历史学属性。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唯物史观也逐渐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
新中国成立伊始,夏鼐和苏秉琦都自觉地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倡导在正确史观引导下,实现从“为考古而考古”到“为历史而考古”的转变。到上个世纪80年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社会历史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考古学的“中国学派”宣告成立。新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证明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历史和解释历史是考古学的基本职责,以史育人是考古学的重要使命,什么样的史观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历史解释和历史书写。广大考古工作者只有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本学科材料的有机结合,才能构建起新时代曲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的理论体系。
探索中国方法之用。经过几代考古学者的工作实践和不懈探索,中国考古学在田野发掘、年代测定、成分分析和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技术手段不断成熟规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考古学技术体系。
以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田野发掘技术为例,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殷墟考古发掘中,中国考古学者既充分借鉴西方考古地层学的长处,更从中国古代遗址的具体实践出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掘方法并传承至今。在理沦方法层面,中国考古学者以器物类型学分析为基础,开创性地提出了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和文化因素分析方法。
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者要坚定学科自信,博采众长,守正创新,围绕“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研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本学科中的运用。
阐释中国文明之美。人类文明充满了多样性,每一种文明都诞生于特定的时空背景,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考古研究表明,诞生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人类文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历经文化谱系构建和古史重建之后,中国考古学的学科重心必然要转向文明阐释的主战场——“凝练文明基因,阐发传统价值,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是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重要使命。
考古学者要善于运用考古学的手段,科学挖掘蕴含在中华文明瑰宝中的优秀文化基因。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重大贡献,深刻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传统,推动人类文明走向“美美与共”。
(摘编自孙庆伟《中国考古学的特色与风格》)
材料二:
方舱、防护服、载人工作平台……若在过去,很难把这些器具同考古联系在一起。在三星堆祭祀区发掘现场,一个密封的考古发掘舱内,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有条不紊操纵机械平台进行文物发掘。面对着2000平方米的考古工作平台,不少记者现场感叹,这里不像印象中的考古工地,而像实验室—样充满科技感。
1986年,三星堆遗址1号坑与2号坑完成抢救性发掘,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考古工作者很快对遗址实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如今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发掘更为引人注目: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层层审批完善,各种高科技设备充实,从发掘到研究环节,全国34家科研单位集体攻关……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热”“文保热”。从陆续出土的精美文物看,三星堆遗址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昭告世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属性。以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为带动,做好三星堆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汲取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给养。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凝聚着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在这次被大家称作“三星堆上新”的考古过程中,人们通过网络直播与新闻报道,热烈而深入地参与到考古互动中。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尊崇。 (摘编自宋豪新《引人注目的“三星堆上新”考古过程》)
材料三:
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工作于2020年9月6日重新启动。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深入调查、勘探与发掘,新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再次惊艳世界。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专家王巍认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首先要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特点,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我们通过研究生产关系、社会分化、国家的产生和出现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把三星堆文明放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去研究。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田野考古技术和方法,结合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共同进行考古研究。”
王巍说,三星堆考古中,我们强调各种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孤立看中央王朝,除此之外还看它跟长江流域其他文明的联系。我们也在寻找它与境外文明的联系,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它和境外某一文明发生关系。
(摘编自徐豪《“三星堆”意味着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中国考古学的特色与风格,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限制。
B.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价值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C.在西方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国考古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D.考古工作者将三星堆文明放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研究,分析它和黄河流域等其他区域文明的联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古学本身的历史学属性决定了我国考古学倡导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B.考古工作者歪曲和篡改史实的行为体现其不正确的历史观,没有担负起考古学的基本职责与重要使命。
C.新技术支持下的新时代考古,不仅能降低考古发掘对遗迹的影响,也将为进一步研究留存更太空间。
D.“三星堆上新”考古过程中,人们通过网络直播等参与互动,兴趣浓厚,考古不再“默默无闻”,文物不再“高高在上”。
3、下列不属于新时代考古人探索中国技术方法之用的一项是(3分)
A实时监测敦煌石窟外部气象、噪音,内部人流、二氧化碳指标,进行人流调峰。
B.通过器型、铭文等来判断青铜器是否为酒器,再由此判断其中的液体是否为酒。
C.运用拉曼光谱法分析检测河北磁县湾漳东魏北齐大型壁画墓中壁画颜料的成分。
D.利用地球物理探测、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研究中原史前聚落遗存的空间格局。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三星堆上新”的考古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考古学的特色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驿站(其一)
夏坚勇
手头有本《中国文化史词典》,闲暇无事,随手翻翻,却见到这样一条辞目-驿站,诠释为: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处。后面还有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辞目:羽檄、军台、驿丞……林林总总,在惜墨如金的词典中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可见这词条的负载是相当沉重的。
词典上的解释似乎过于矜持。感觉深处的驿站,总是笼罩在一片紧迫仓皇的阴影之中,车辚辚,马萧萧,那急遽的马蹄声骤雨般地逼近,又旋风般地远去。轮值的驿官匆匆验过火牌,签署文书到达本站的时间,那边的驿卒已经换上了备用的快马,跃跃欲试地望着驿道的远方。驿道上滚滚的烟尘会惊扰得避让的行人惶惶不安。此刻,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会望一眼那远去的快马,心头难免一阵猜测:那斜背在驿卒身后的夹板里,是升平的奏章,还是战乱的塘报?或许过不了几天,从相反方向驰来的快马,少不了要降下抽丁增税的圣旨哩。
若是在夜晚,马蹄在驿道上敲出的火花瑰丽而耀眼,于是在门前捣衣的村妇便停下手来,一直望着那火花渐去渐远。“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西风初至,砧声四起,为久去不归的征人赶制寒衣。自从班婕妤写出《捣素赋》以来,捣衣的情境便成为闺怨诗久吟不衰的重要母题,砧声总是在秋夜响起,而寒衣一般都要送往塞外,诗人们穷极才思,把女子捣素的动作描绘得舞蹈一般婀娜多姿,并对那划破静夜的砧声特别作了牵人心魂的渲染。但有谁曾把这月下的砧声和驿道上的马蹄声作过类比和联系,写出思妇目送驿马远去时的悲剧性感受呢?驿卒的神色永远严峻而焦灼,那充满动感的扬鞭驰马的形象,已经成为一幅终结的定格。对于他们,这或许只是出于职业性的忠诚,他们大抵不会意识到,一个古老而庞大的王朝,正在这马蹄声中瑟瑟颤抖。请看杜牧的这首《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爱吃荔枝,这种个人的小嗜好本来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她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贵妃,于是,个人的小嗜好便演成了历史的大波澜,搅得天翻地覆。据说为了进荔枝,一路上驿马踏坏了无数良田,而驿站中的马匹也跑死殆尽,驿官无法应差,纷纷逃去。当杨贵妃远望着“一骑红尘”而展颜一笑时,那笑容背后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她只是觉得挺开心,最多也不过有一种“第一夫人”的荣耀感,或许还会勾起一缕思乡之情,因为荔枝来自她的巴蜀老家。她绝对不会想到,在驿马经过的漫漫长途中,有一个叫马嵬驿的地方,已为她准备了一座香冢。
其实,千里迢迢用驿马进献荔枝,唐明皇和杨贵妃都不是始作俑者。《后汉书·和帝纪》
载:“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有唐羌其人,向朝廷冒死进谏:“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这位汉和帝倒不很固执,居然听进去了,下诏停止了这一暴政。汉和帝受用荔枝,大概只是为了延年益寿,没有多大意思,后人知道的也就不多。
一千多年以后,一位住在重庆的文化人有感于时事,操起讽刺诗作武器:
荒村细雨掩重霾,警报无声笑口开。日暮驰车三十里,夫人烫发进城来。
小诗在重庆《新民报》一经发表,立即不胫而走,各家报纸纷纷转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一边是最高当局高喊着“一滴汽油一滴血”,要国民勒紧裤带;一边却是高官政要们奢侈豪华,挥霍无度。比之于杜牧的《过华清宫》,这首小诗自然更带点打油的味道,但对权贵讽刺之辛辣,却着实令人拍案叫绝。
写诗的文化人其实是位小说家,他叫张恨水。
文本二:
有人说:什么是大散文?一九九二年我们办《美文》杂志时,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坛上的散文一部分是老人们的回忆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琐碎很甜腻矫揉造作的文章。我们的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拓开散文题材的路子。我们杂志坚持我们的宗旨,所以十多年来,我们拒绝那些政治概念性的作品,拒绝那些小感觉小感情的作品,而尽量约一些从事别的艺术门类的人的文章,大量地发了小说家、诗人、学者所写的散文,而且将一些有内容又写得好的信件、日记、序跋、导演阐述、碑文、诊断书、封鉴定书、演讲稿等等,甚至笔记、留言也发表。没有发表过散文诗和议论缺斤短两一类的杂文。在争论中,有一种观点,叫“清理门户”,这是针对我们大而化之的散文观的。提出“清理门户”观点的是一位学者,也是研究散文的专家,是我所敬重的人,也是我的朋友,他的观点是要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不是不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担心的是当前散文路子越走越窄,散文写作境界越来越小,如果仍在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可能导致散文更加沦为浮华而柔靡的地步。要改变当时的散文状况,必须矫枉过正。现在看来,我们的“大散文”观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肯定。
【注】文本一选自《湮没的辉煌》,后者入选“东方文化大散文原创文库”。文本二为贾平凹对散文的一些看法,他早年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词典释义人手,随意而富有生活实感,“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则暗示了“驿站”文化意蕴的厚重。
B.文章从农夫、思妇等多角度展开叙写,“砧声”和驿站本无直接联系,是作者有意要将其与驿站马蹄声相类比。
C.杨贵妃的故事中,进献荔枝需途经驿站,她最后死去的地方“马嵬驿”恰好也是个驿站,如此行文十分巧妙,也发人深省。
D.文章从“驿站”切入,看似写驿站,实则重在“讽喻”,连写三个历史事件,意在说明杜牧、唐羌、张恨水的直言之勇。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辚辚,马萧萧”是杜甫《兵车行》的开篇,借驿站旁络绎不绝的车马,直接表明了战况的激烈。
B.“捣衣”也称“捣素”,是古诗中思妇的典型动作,如“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污渍难以拂去体现了思妇的艰辛。
C.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创作素材,催生了《马嵬》(李商隐)、《咏怀古迹》(杜甫)等名篇。
D.张恨水批判国民党反动派,鲁迅、闻一多和一批左翼作家也曾勇敢发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其中的产物。
8、贾平凹呼吁要创作“大散文”。请结合文本二,分析贾平凹心目中“大散文”的特点。(4分)
9、如欲以“《驿站》的散文性”为题写一则《驿站》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其存君兴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有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在文中意指调任。
B.父,在古代常用作对男性长辈的称呼,如文中的渔父,就是指打鱼的渔翁。
C.太史公,一般指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在文中是司马迁的自称。
D.《天问》,通过对天地和人世等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诗人探索真理的精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富有才华,受到怀王赏识。在担任左徒时,屈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入朝辅助怀王商议国家大事,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深得怀王信任。
B.屈原明辨形势,反对秦国之行。怀王欲到秦国与昭王会面,屈原洞察秦国的虎狼实质,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但怀王不听,结果遭遇凶险。
C.屈原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对于自己的艰难处境,屈原有着清醒的认知,他不认同渔父要随世俗一同变化的看法,最后宁死守义,以身殉道。
D.屈原以死明志,感动后世之人。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国,他的作品感动了后人,他的殉国之事让后人流泪叹息,他高洁的品行让后人敬慕神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14、请根据文本概括屈原遭到子兰嫉恨的事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裴漭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诗首句升篇点明题意,“惆怅”二字暗示牡丹花已凋谢,照应标题“惜”字。
B.白诗中“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可见诗人赏花细致,情笃意深。
C.裴诗前两句运用侧面描写,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贵,也为后面描写白牡丹作铺垫。
D.两首诗的语言都是自然质朴,但白诗的诗意起伏变化,裴诗的诗意则含蓄深远。
16、白诗的“夜惜衰红把火看“与裴诗“无人起就月中看”的起因各是什么?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了阿房宫内宫人焚香、烟雾缭绕的景象,反映了统治者生活之奢靡。
(2)杜甫《登高》中“ ”一句与陆游《书愤》中“ ”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3)“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千五百多年前,官场失意的谢灵运,带领一班家仆,从上虞南山一路伐木开径,经新昌,过天台,至临海,打通了越州与台州、温州的道路。为上下山方便,他自制了前后齿可装可卸的木屐。未曾想到的是,( )。骆宾王、贺知章、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孟郊、贾岛……四百多位唐代诗人先后走上这条浙东古道。在古道那段梦境般的时光里,见证着人与自然的深情相拥和一见钟情。诗人们荟萃沃洲,漾舟剡溪,驰骋会稽、四明、天台三山,击节吟唱,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恢弘壮丽的唐诗,也留下了这条逶迤绝美的唐诗之路。今天的浙东古道已被千年时光冲刷得面目模糊,而踏足其间,依然有郁郁诗情、悠悠古韵扑面而来。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阳光、积雪和落叶,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层层覆盖
B.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声,还有阳光、积雪和落叶层层覆盖
C.阳光、积雪和落叶,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将把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层层覆盖
D.纷至沓来的脚步声,还有阳光、积雪和落叶,将把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层层覆盖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1)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 ?提出碳中和要从气候变化说起。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深重。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等。高温热浪、极端强降水等气象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导致全球百万人死亡。我国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多。基于此背景,2020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3) ?能源系统的结构转型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环节。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电能替代,加快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而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燃料技术则是全球新能源领域研究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主题。
21、材料三个语段都以设问句开头,请依据上下文补写句子。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
22、下面是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请结合上文信息,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从表中“碳达峰”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 。
②从表中“碳达峰”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 。
③从“碳中和”的年限比较: 。
四、写作(60分)
23、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挑选2~3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考前保温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参考答案
1、C(“中国考古学在西方地层学理论指导下”说法有误。)
2.A(“考古学本身的历史学属性决定了我国考古学倡导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一说法于原文无据。)
3.B(“通过器型、铭文等来判断青铜器是否为酒器,再由此判断其中的液体是否为酒。”只是根据肉眼和经验判断,不属于新时代的新技术。)
4、①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先提出正确理解中国考古学的特色与风格的重要性,然后具体从筑牢中国理论之基、探索中国方法之用、阐释中国文明之美三方面来论证其特色,条理清晰。②运用讲道理、举例等论证方法,如论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性采用了道理论证,列举考古学者在实践和理论层面的技术成果来论证探索中国方法之用的观点,论证有力。(每点2分)
5、①三星堆考古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属性,体现“筑牢中国理论之基”。②三星堆考古运用现代化设备,高科技手段,多家科研单位集体攻关,体现“探索中国方法之用”。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承载着中华灿烂文明,考古工作者做好研究阐释工作,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强国征程,体现“阐释中国之美”。
6.D(“连写三个历史事件,意在说明杜牧、唐羌、张恨水的直言之勇”分析不正确。文章以“驿站”为出发点,依次从杜牧、唐羌其事联想开去,在基本围绕“驿站”行文的情况下,丰富了文章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不是以说明三人的直言之勇为目的。)
7.D [A.“借驿站旁络绎不绝的车马,直接表明了战况的激烈”说法不正确。《兵车行》的开头并未写明此事发生在驿站旁边,只是说明了行军的阵势和匆忙之感,并不能直接表明战况的激烈。
B.“用污渍难以拂去体现了思妇的艰辛”说法不正确。“捣衣砧上拂还来”中“拂还来”的是月光,不是污渍。C.“催生了《马嵬》(李商隐)、《咏怀古迹》(杜甫)等名篇”说法不正确。《咏怀古迹》(杜甫)是写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无关。]
8.①境界大,有时代性、生活实感,拒绝小感觉小感情;②题材广泛,涉及别的艺术门类,拒绝政治概念性的作品;③不排斥艺术抒情性,但情感不矫揉造作。(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结合文本二,可以将“大散文”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境界,境界要大,要有时代性、生活实感,与之相反的是“小感觉小感情”;二是关于题材,要涉及别的艺术门类,与之相反的是“政治概念性”;三是关于“艺术抒情性”的讨论,需要指出艺术抒情性和大散文的关系是什么。)
9.①《驿站》从驿站切入,自由联想,行文流畅,兼有记叙、描写与抒情,属于散文;②《驿站》描写细腻,文笔美,情感充沛,富有艺术性和抒情性,符合传统散文的优点;③《驿站》兼顾史实,视野广泛,境界高远,文化意蕴深厚,有“大散文”的特点。(每点2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确定《驿站》的散文文体,再结合文本二,依次分析其作为散文的传统特点(艺术抒情性)和新特点(即第8题“大散文”的相关特点),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10.A(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进谗言说:“大王你让屈平制定法令,众人都知道,每一次法令公布后,屈平就夸耀自己的功劳。”楚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11.A(迁,在文中意指流放。)
12.B(“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文中没有体现。)
13.(1)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
(2)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缓步悲吟,脸色憔悴,身体外貌如干枯的树木。
14.①对于怀王的秦国之行,屈原的意见与子兰相左。②对于怀王客死异国,屈原表现得悲伤愤恨。③屈原思念怀王,志在振兴国家。
附:文言文译文
屈原,名平。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了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擅长辞令。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用来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楚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写好了草稿,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进谗言说:“大王你让屈平制定法令,众人都知道,每一次法令公布后,屈平就夸耀自己的功劳。”楚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平痛心大王听言不能明察,方正的人不能被容纳,因此忧愁深思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受忧患的意思。当时秦昭王与楚怀王结为姻亲,想和楚怀王会面。怀王想要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轻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怎么能断绝秦王的欢心!”怀王最后去了。进了武关,秦国的伏兵断绝了后路,于是扣留了怀王,要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生气了,不答应。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担任令尹。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到秦国去而最终不得生还。屈平既已痛恨这件事,即使被流放后,仍然心里眷念楚国,挂念怀王,没有忘记想要回来。他思念君主、振兴国家,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了这种志向。令尹子兰听到这些情况后大怒,结果让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又放逐了屈原。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缓步悲吟,脸色憔悴,身体外貌如干枯的树木。渔翁见到他就问他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什么原因到了这里?”屈原说:“世人都是浑浊的而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人都昏醉惟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了。”渔父说:“所谓圣人,不能固执地对待事物而要和世俗一同变化。举世都是浑浊的,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所有人都是昏醉的,又为什么不也跟着吃糟喝酒呢?”屈原说:“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清白的身体,蒙受世俗的污染呢!我宁愿投身于长流的江水而葬身鱼腹之中,又怎能让高洁的品格去蒙受世俗的污垢呢!”于是他作了一篇《怀沙》赋。就抱着石头自沉汨罗江而死。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哀怜屈原的志向。来到长沙观览了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无法不垂涕惋叹,想象他高洁的人品。”
15、 答案:A。解析:“暗示牡丹花已凋谢”错,只是造成牡丹花凋谢的错觉,结合“晚来唯有两枝残”一句可知满院牡丹花开得正盛。
16、白诗的“夜惜衰红把火看“与裴诗“无人起就月中看”的起因各是什么?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白诗起因:作者由眼前牡丹的盛开,想象牡丹明天可能因风而凋谢,于是夜里把火看花,表达了诗人惜花爱花的痴情。(3分)
裴诗起因:紫牡丹被豪贵们争赏,而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的白牡丹却无人观看,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同情。(3分)
17.(1)烟斜雾横 焚椒兰也
(2)艰难苦恨繁霜鬓 镜中衰鬓已先斑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本题6分,每空1分,第三小题中只要包含“雁”这个意象的唐代诗句均可)18.A(根据紧承上文的标准,可排除C、D;根据从具体到抽象和紧连下文的标准,可排除B、D)
19.D(D项与文中画线句均使用了比拟手法,“秋思”之“落”与“时光”之“冲刷”、诗情古韵之“扑面而来”,都属于把抽象之物当作具体之物来写,是拟物的一种;“古道”之“面目模糊”是拟人,也属于比拟手法)
20.(示例)在那段梦境般的时光里,古道见证着人与自然的一见钟情和深情相拥。(3分,原句存在主语残缺和语序不当两处语病,改对一处得2分,改对二处得3分。有其他符合要求的改法,也可酌情给分)
21.【参考答案】
①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②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③要实现碳中和该怎么做?
(一句2分,两句3分,三句5分。)
22.【参考答案】
①已普遍经历碳达峰,碳减排难度小。
②相较发达国家,中国实现碳达峰相对滞后,碳减排难度大。
③中国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迫,碳减排难度大。
(答对一点得2分,共6分。)
23.写作提示:
23、作文(1)【审题指导】
(1)分析每一句诗词的含义。
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作者由近及远地描写优美景致,使人感受到了乡村的清淡幽静。
②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养麦花白如雪。
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冷清,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好像在表述丰收之喜。
看似平淡的画面,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诗句展现出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④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甚感亲切,只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
这两句是说,离开家乡,感到异乡的语言和故乡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但山中莺声的啼叫和故乡的莺啼相似,因而触起乡思,迁恨于莺啼。本来思乡,却不言思乡,手法巧妙。
(2)找到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
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谈保护自然环境与建设“美丽乡村”之间的关系。
②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谈乡村之美在于人与山水的共融共生。
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谈乡土文化的根源。
④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乡音、乡景总能勾起无限乡情愁思,谈乡土情结。
(3)确定论点,自拟标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的根,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美丽乡村,美在村庄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在人与山水的共融共生,更美在人们共有的那些记忆与眷恋,还有永远定格在人们心底的乡愁。
可以将四则材料有机融合,涉及“美丽乡村”“乡土情结”“中国梦想”“家国情怀”等热点主题。
【精准立意和拟题】
保护美丽乡村,留住乡土文脉
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在乡村建设中注入家国情怀的底色
让乡村变得更美更好
美丽乡村,装点中国梦
别忘了那片宁静的乡土
把根留住
【范文展示】
让城市和乡村互鉴共进
贺王昆
当下,我们在城乡关系的认知上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城市文明优于乡村文明、亦或是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上的误区。由此造成的危害已初现端倪:某些基层干部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异化为片面追求城乡一样化,造成的千村一面的现状已严重影响到城乡间的发展。事实上,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没有优劣搭配,二者并行不悖,应协调统一,互补发展,互鉴共进。【点评:摆出谬误观点和基层误区,提出本文论点,照应标题】
乡村可为城市提供精神资源。【点评:分论点之一】梭罗在瓦尔登湖每日感受早晨的阳光时,所感悟到的黎明的感觉让他每天都能以新眼光去感悟司空见惯的生活,进而获得新生;作家H投奔乡村,沉浸于完全摒弃雷同和重复的个异性的自然造化之中,沉浸于不会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的山上清风、山间明月这种“造物主之无尽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乡村,以其内生于自然之中,又附身于自然之上的生活模式,不仅给每个身处乡村中的人提供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的生存状态,还提供了勤奋务实、怀揣梦想的教育状态,究其本质,是为我们的城市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源泉,避免我们走入过分重视物质资源的误区。【点评:讲道理,摆事实,阐述乡村对城市的精神层面的意义】
城市可为农村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点评:分论点之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农村要与城市之间协调平衡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已不言而喻。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农村发展面临基础差,底子薄的尴尬境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短短40年之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我们城市已经具备了反哺农村的实力,也符合时代趋势和要求。令人欣喜的是,城市的实际行动令人欣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使之取得的成就令人满意,彰显出了城市对农村的报答与反哺。【点评:理性辩证分析,指出城市对农村的物质保障作用】
城乡自由游走,享受理想生活。【点评:分论点之三,但不是简单机械的并列,而是在前两段基础上的综合与层进】乡村魅力之所在,于其与自然紧紧相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城市魅力之所在,于其与人类智慧相得益彰,严格精密,人定胜天。我们只有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熏陶、生活体验的交汇,才能使我们在“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物质生活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精神生活之间平衡成长。这也是为何现在每到节假日,城镇居民都逐渐选择去乡村度假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只有在城乡之间自由游走,才能够在时代发展洪流中不会迷失自我,记得住乡愁,享受到理想的生活。【点评:将农村与城市相结合,提出“城乡自由游走”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二者理应且完全能够互补发展、互鉴共进,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城乡双轨并行、协调一致,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点评:总结全文,再次回扣标题和观点】
23、作文(2)
【审题指导】
一、解读
第一组漫画关键词是“发展”、“放弃”、“(稳定的)安身之地”,所传达的意思为:不固守一隅,方有发展的空间;放弃,旨在发展。
(析图)不固守一隅,不断砥砺自我,万里骑行,超越自我,最终拥有生命的绿洲,亦或到达远方的地平线。诚然,栖身于稳定的安身之地较之于远行,少了一份未知的风险、一份颠沛的艰苦,多了一份安闲、一份坦然。但是,若对昔日稳定的安身之所割舍不下,这位骑行者的步履终究局限于并不广阔的安身之地,失去若干发展机遇,人生发展的空间势必受到限制。为了安适的安身之所而选择固守,而痛失“自我实现”的良机,诚为不智之举。这位骑行者的远行之举,所体现的是决然放弃既有成果的勇敢,更是洞明人生发展与生存两大命题内涵的大智慧。
第二组漫画关键词是“生存”、“寻找”、“(稳定的)安身之地”,所传达的意思为“有安身之地方可生存”,寻找,旨在生存,生命需要安放之所。
(析图)长夜漫漫,前路漫漫,紧迫地艰难地前行不应是生命的恒常状态……
二、审题
此漫画作文可视为任务指令型作文(新材料作文)。
(1)关键词“生存”、“发展”、“寻找”、“放弃”、“稳定的安身之所”,要写出这些词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不是取其中一词自为话题。
(2)“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与2016年全国Ⅰ卷(点击查看)漫画作文“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一脉相承,要求考生分析漫画内容,在其寓意范围内审视运笔。
(1)角度是自由的,围绕“生存”、“发展”、“寻找”、“放弃”、“稳定的安身之所”,写出自己的权衡与选择,能自圆其说即可,哲学命题更需注意思考深度。
(2)文体自由选择,但必须文体明确。
第一组漫画中,主人公骑着骆驼白天在沙漠中远行,他认为“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放弃稳定的安身之地”。第二组漫画中,主人公夜晚牵着骆驼,之后在星空下沉思,认为“为了生存,我们又必须寻找一个稳定的安身之地”。这两组漫画是对德国哲学家尼采 “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放弃稳定的安身之所;为了生存,我们又必须寻找一个稳定的安身之所”这句充满哲思的话语的图解。材料紧扣当今“生存”与“发展”两大命题,时代性很强。
“发展”“生存”抽象,虽为我们熟悉,却不易着笔。因为抽象,如同“酸甜苦辣话高考”中的“高考”,成文易大而空;因为熟悉,如同“高考”,我们疏于深思,成文易流于肤浅。怎么办?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联系人类、国家、民族、群体、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予以分析,同时联系古今名人事例和相关名言以增强说服力。当然,学生所积累的与“发展““生存”相关的素材不多,可以辅以喻证法、归谬法、对比法论证,即注意联想思维。
三、立意参考
1.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放弃,旨在发展;
3.不固守一隅,方有发展的空间;
4.为了发展,我们要放弃稳定的安身之所;
5.为了生存,我们要寻找稳定的安身之所;
6.给生命一个安放之所;
7.发展为了更好的生存;
8.眼前的苟且,也许就藏着诗和远方;
9.“进”则发展,“退”则生存;
10.“进”“退”之道,有张有弛;
四、优秀范文
驰椒丘且焉止息
某考生
58分
寻寻觅觅,一展人生宏图,当拂袖远行;冷冷清清,一抒心中块垒,当暂息安处。“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唯驰息人有道,方领略多姿人生。
“风物长宜放眼量”,驶向未知的远方,是发展人生格局的必然选择,路遥曾说:“人不应将生活的船只长期停留在某个温暖的港湾,而应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于是北大高材生王绮离开了日益枯燥白领岗位,背起行囊,征战南极点,极光之美,令其永生难忘;于是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不满足于国内的智能手机竞争市场,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大开眼界,国际标准与格局之美令其受益匪浅。
“随处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花香。”暂息安宁的此处是积蓄人生的力量的必要需求,再纵观罗马遗迹、帝都残骸、功臣丘岭后,余秋雨不无感慨的写道:“向往高峰,高峰只是一块不能驻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追求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味地追求而不知止,则是愚昧的,尤其是当我们对于人生的格局的适度追求,异化为对欲望的无限填补时,暂息此处才是人生正确的走向。观尽家族与国家的盛衰历史,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下了《好了歌》,以表达对人生暂息与满足的肯定: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来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知止才不会令有追求的人生异化为贪欲无度的人生。
“居国际之高当谋发展,处百姓之乐当求安稳。”于个人的人生路途,当驰息有道;于国家的伟大宏图,亦驰息相辅。当中国的维和部队驶向亚非拉的硝烟战场,以求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国内的治安管理亦不可松懈,以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中国的医药智慧惠及他国人民,国内的医疗体制改革与医患矛盾化解亦当等量视之,以求人民的健康与安乐;当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无偿贡献给第三世界的国家,国内的扶贫攻坚亦得火力全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不仅需要放眼于未来的国际地位,亦要安顿好当下的民生需求。
一曲离骚,传诵千年,不止抒发了屈子的人生愿景,亦指明了国家的发展方向。驰椒丘,且焉止息。
评:文章天成,妙手偶得,在不经意处看到诗意,于无声之处听到惊雷。仅此思维,人莫能及。
文章巧妙将一个哲学问题转化为我们熟知的一句古诗,笔锋轻扫,便举重若轻 。且以《离骚》名句诠释尼采哲理,二者相映生辉。尼采在诸如“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上陷入重重矛盾,最终发疯;屈原又何尝没有矛盾?离开楚国发展还是苟且眼前?他行吟泽畔,最后怀石投江。
在论证“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之后,文章进一步联系国内国际形势,阐释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出语不凡。语言的张力很强,能钩住任何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