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8总结

●●●

我从2010年开始从事艺考教学,我想我亲身经历了播音艺考从易到难的过程。直到今天,我仍旧还能清楚的记得在八年前暑假的大班课上,我给学生们上的课程内容。回望那会我的教学感受,只有一句话:太容易出成绩了。感觉自己好像没太费事,学生们的好成绩就纷至沓来,经过我手的学生最差也是省内一本。

小十年过去了,艺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外行人来说,可以简单的用“变难了” 草草概括,但对于我这个从业者而言,我想用我的真实感受,来告诉艺考生和家长们,这个考试为什么变难了,它的残酷性为什么越来越被体现出来。

总结性的来说,逼迫艺考产生变化的外力在于报考人数的增加,大家稍微百度一下,就能看到艺考的报考人数是逐年增加的。这些人里,有从小立志就要投身传媒行业的,当然也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投机者,希望借着低文化分的东风,能有个学上。不管各自的目的如何,大家一齐推高了艺考热。而尴尬的一点是,大家心目中的那些传统名校,比如传媒大学,并没有为此就增加招生规模,这么多年了,一直是男50女50。这就在无形中,又给艺考热添了一把火。僧多粥少,拿证率自然也就逐年降低。这是当下艺考难的大环境。

当人们蜂拥而上之时,会带来什么样的蝴蝶效应呢?很简单的一个数学原理——担任考官的招生教师身上的担子重了,老师们的工作效率必须提高,尤其是重点院校的招生教师,工作负荷较从前提升的更大。这种压力转移到考生身上的表现就是能够分配给每个考生的考试平均时间变少了,虽然简章对每个考试项目都标注了考试时长,比如评述3分钟,可真正能听完你絮叨完三分钟的,很难遇到。

其次,艺考人数增加无形中拉升了艺考水平。现在的艺考哪里像是选拔爱好者的考试,我倒觉得这更像一场专业选手之间的主持人大赛。从高一就开始上专业课的大有人在,举手投足间张口闭口间满满的全是技巧,让人“叹为观止”。

艺考的这个现实困境,也给我带来了职业焦虑,我如果不寻求主动变化以适应现状,那我也必将坐以待毙。而在摸清当下艺考人才突破困境的根本原因之后,便是重新审视旧有的培训策略,该调整的调整,该抛弃的抛弃,该保留的保留。

我想从三个词入手来概括去年艺考教学中我看到的学生们的一些突出问题。

1、匠气重

匠,指的是工匠。匠气,说的是学生的套路感,体现在新闻播读中,或许是对某位播音员的刻意模仿,比如故意扬高语调,或压住喉咙,求一分形似;体现在散文朗诵里,或许是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某种意境,全篇都在拉长音调故作诗意;体现在评述里,或许是“我认为”“有关部门”“我们应该”“我们不应该”等等中学生议论文体的大集合。不过对于模拟主持、现场报道,学生们的匠气感倒表现的不太夸张,为什么?因为多数人压根不了解这两者为何物,该怎么做。因此匠气也无从谈起。

2、反应慢

这一点和下一点是我要着重叙述的两点。18年艺考让我尤其感到了现在艺考招生院校对于学生反应能力的高要求,也就是“张口读”与“张口说”的能力。学生们可能会觉得不公平,我还是一个高中生,你凭什么这么高要求我呀?可是你别忘了,现在和你竞争的人数量庞大,老师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来快速形成对你的判断,什么样的判断?“这个孩子有没有干这行的潜质?”那么从事播音主持工作除了外形条件之外,还需要什么样的基本能力呢?对稿件的快速识读是不是一项基本能力?显然是的,因为这是你未来的重要工作特性。从这简单的一项就能考查你的精力集中度,你的心理抗压力,顺便考查了播报基本功,何乐而不为?上海戏剧学院播音艺考复试即兴评述没有准备时间,拿到题目就开始说,于是又有人开始喊冤,可你到了场上就会看到,能够侃侃而谈的人大有人在。人家为什么能做到?仅仅来自于临场发挥?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即兴口语表达是我这两年的教学重点,不仅仅因为现在院校在流行考查即兴口语,也因为从我的媒体一线从业经验来看,我深深明白即兴口语是干这行的看家本事,既然是看家本事,它自然难度也是最大的。也还是因为它是最难的,就一定会出现在艺考中能够决定你命运的那些关键的考试中。如果你觉得即兴口语是你木桶最短的那块,那你放心,它一定会变成一道考官提问,一篇没有准备时间拿起就读的稿子或是即兴评述,把你的梦击碎(墨菲定律,你越担心的越会发生)。

3、缺个性

中国学生太不敢表达自我了,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没有想法,只是单纯的不懂得怎么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打个比方,浙江传媒学院每年都要考大量的大时政即兴评述,像是说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多学生会死在这类题目上,为什么?一类人是背政治书,如同嚼蜡,另一类人自觉抖机灵的转向“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呢,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很有用的”。这是个性的应对吗?不是。

一个考生在考试中能够展现自己个性的地方很少,显然指定稿件自备稿件并不需要你展露个性,那么剩下那些需要你自主表达的项目,尤其是能够和考官进行双向沟通的项目,便是你体现个性的最为宝贵的地方,比如评述、考官提问、模拟主持等等。

那么,个性的,富有魅力的口语表达一定就是饱含着哲理的那些金句吗?在我看来完全不是这样,甚至我在教学中会刻意引导学生去思考“废话”的作用。你们未来是要当口语传播的专家,你们是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你们一张嘴就要让听者心中燃起想继续听下去的欲望。换言之,你觉得你一张嘴给我背一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你一张嘴说“老师们可能不知道,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的理解来自于我的家人”,对于听者而言,感受能一样吗?哪个是在说话?哪个是把自己当作了一个语言的传播者?哪个会勾起听者继续探知的兴趣?答案很明显。

4、欠坚持

我看重学生的毅力。因为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有毅力的人,凡事只要设定了目标,就要拼劲一百二十分的力气去争取达成,不求结果一定美好,但求过程无愧我心。但这两年我发现艺考生愿意刻苦投入的人着实不多了,坚持头几天还行,一旦制定个长期计划,就有很多人慢慢销声匿迹了。比如,普通话是学习播音专业的第一关,尤其是在方言省份,尤其是在有省联考的方言省份,普通话是你分数过线的基本保障。而普通话的练习,以及气息的训练,都是需要投入相当毅力的事情,必须通过每日练习来巩固效果,一旦中途偷了懒,之前的投入也都付之东流。同样需要投入毅力的,还有女生的减肥。

所有人都知道坚持的力量,但艺考当中很多事情让人无法持续的原因无外乎一个懒字。你可以懒,只是你今日偷的这些懒,日后命运会想方设法的让你尝到今日的苦果。

今天我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去年的教学进行了小结。下一篇我会面向艺考教师同行,从另一个维度来分享我一年来在教学组织和人才培养中的所思所想。

广院孺子牛

总第420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