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不适合自己孩子,你该怎么办?
文|笑笑
宝宝已经逐渐步入小班的尾声了。
周五这天送她上学,一开始情绪都很平静,在排队等候生活老师例行检查时,班主任老师已经在让早到的小朋友们一个个站起来认字了,就这个时候,宝宝突然转过身趴到我怀里,委屈地掉起了眼泪。
这时听到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里对着全班孩子说:全班只有谁和谁不认识这些汉字,其他小朋友都认识,为什么你们俩不认识。
而与此时,宝宝也哭得更凶了,她抽泣着说,我不想学认字,我想回家。
我心里顿时一阵难过,当即告诉她:妈妈不需要你必须认识这些字,也不需要你做第一名,我只要你开开心心的上学。
这时生活老师也走了过来,问宝宝怎么了,我说她不想学识字,老师说,这些字,她都认识的呀,又安抚了一阵,最后被老师牵回了座位。
回到家,我反复思考了许多,因为宝宝已经不止一次不想上幼儿园了,我想不清楚究竟是幼儿园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生怯,还是真的只是孩子本性的讨厌上学,正好找到了一个不想识字的理由。
我还是忍不住私信了老师,和她的班主任说明了这一情况,班主任回我说:
今天宝宝具体哭闹的情况她并不知情,关于识字也只是响应众多家长的要求,她们并没有强求所有孩子都必须认识这些字。
所有的汉字教育方式都是按照图文并茂的形式教育的,家长可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可作为老师,只能以通用的、适用的方式去平等地教育所有学生,希望我可以理解。
我向闺蜜诉说了我和老师这段没有任何结果的交涉,闺蜜反问我:
我幡然醒悟,当时的自己满脑子都是宝宝可怜兮兮的样子,内心深处已经不自觉地否定了老师的教育方式。
作为家长,我只是不希望一个四岁的孩子把上幼儿园当成噩梦,想让她无忧无虑、健康开心就好,却未有想过她身处在这现实的巨大社会背景下,老师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你的孩子只是你的唯一,而不是老师的唯一。
我只是一厢情愿地不愿意孩子感受教育的痛苦,并自认为自己的教育观念高于老师,遂向其说教,却忘记了老师才是自己教育上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教学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学校的统一规划。
童话大王郑渊洁不送孩子去学校读书,自己在家亲自教授;
博士袁鸿林开起了私塾,把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女儿接回家中;
作家池莉谈起自己的“育女心得”时说,只要能够让孩子健康而快乐,就会同意孩子的选择,即使是在世俗意义上看起来并不算光鲜成功的生活。
但我知道,这辈子,我不可能像他们那样的自信和强大,我必须送孩子去学校接受常规教育。
而当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和老师有冲突时,究竟需要怎么样去维护这种边界关系呢?我认为家长应该这样做:
现实中我接触的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样合作的:
老师在群里布置当天的任务和作业,家长机械式的回复收到:好的,谢谢老师。
而我原来会在群里发一些教孩子读书识字的感悟,却无人响应,那时还有些怄火。
但周五的时间之后,我开始思考:想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时,首先自己必须明确自己的观点所立足的理论基础,并需要自身的实践证明,毕竟老师都是经过专业的素质培训和拥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的。否则,你的自我大白话的表演也真的只会是个笑话而已。
细想宝宝不愿意上学的原因,可能“识字”只是个引子,而本因是,不想上幼儿园。
在平时,我从未向她灌输过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我秉持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想法认为,上学是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可解释的。
我想起来,之前她曾和我说过:
我才知道自己并未做到孩子的榜样教育,言传身教。
“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培养孩子的知识,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建立健康良好的人格。”
并可以将建立的良好的人格转化为源源不断的信念,强大自己的内心,放在任何一个环境,都可以游刃自如。
老师在学校中树立了规矩,帮助了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训练了学习习惯,而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即“家校共育”,并和老师及时沟通,和谐施教。使孩子不会出现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两面派。
曾经看过有个比喻挺好:
总而言之,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任重而道远,没有任何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