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为什么共产党能取得最后胜利?

我来实事求是的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党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从而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呢?

我始终认为,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的对待,不能笼统地用“民心”二字来解释所有的问题。有些事情跟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不过最终还是那句话:历史选择了解放军、人民选择了共产党。

我们先来看看,解放战争开打前,国共双方的真实实力对比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情况:

1946年解放战争刚刚开打的时候,国民党方面的军队总数大概是430万左右;解放军方面的军队总数大概是127万人、其中野战军有60多万人、辖有纵队及相当于纵队的师共22个,旅及相当于旅的师共94个。

当时解放军装备的机枪

武器装备这边国民党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的,不过解放军也不全部都是“小米加步枪”的模式。当时解放军有炮兵14个团、17个营和38个连,步马枪、冲锋枪、轻机枪等各种枪支数量也并不少。

以上就是解放战争初期双方的实力对比了,国民党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的。

我们一起来客观的分析一下:为什么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大军打得“烟消云散”了呢?

原因一:东北是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关键地方

大家都知道一个事实:解放战争中最能打的部队、解放地盘最多的部队就是林总率领的第四野战军了。这支军队几乎是解放了大半个中国,从东北一直打到了海南岛。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如此强悍,除了毛主席、林总指挥有方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

1、这支军队的装备是解放军中最好的。1945年8月份,苏军发起对日本关东军的决战时,抗联的队伍也随苏军直接进驻到了东北。几乎在同一时刻,解放军就迅速奔赴东北进行接收日军的装备了。

东北解放军大约获得了枪支30万,各种型号的机枪2万挺,各种口径的火炮约为1500门,还有其他大量的军事物资。东北以外的解放军几乎没有接受到多少日军的武器,大部分都是在抗日战争中缴获的装备。

2、东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就是:重工业比较发达了。日本人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以后就开始花大力气经营东北了,当时移居东北的日本人达到了几百万之多。这些日本人开始在东北进行大量的工业生产,并建立了大量的武器制造基地。

这样的情况下,东北的四野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都比关内的解放军要强很多。

3、苏联和东北是交界的,所以我们得到了地利的优势,例如:一些战役我们就可以依托苏联的协助了。

总之一句话,东北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四野如此厉害和占领了东北也有很大的关系。

原因二:群众的支持度也是不一样的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的主要组成人员还是底层的劳苦大众们,这些人迫切地需要改变当前的生存状态。大家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改变自身生存状态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相当惊人的。

反观国民党这边的主力部队,特别是上层军官们都是些大资产阶级或者已经腐化堕落了。举个例子:抗战结束以后,国民党打着除掉汉奸的借口,吞并了大量群众的合法财产。大家一定看过潜伏这部电视剧的,剧中的天津站站长老吴就是典型的代表。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解放军当时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而国民党这边主要还是大资产阶级等上层人士的支持而已。这样的情况下,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

原因三:军队的团结度和执行力也相去甚远

大家应该知道国民党的由来的,说到底还是北洋军阀时期的底子而已。抗日战争的时候,全民族一致对外,国民党内部虽然短暂地取得了统一,可是派系斗争依然严重。当时国民党内部就分为了:老蒋的嫡系部队、桂系、川系、西北军等等。

老蒋从掌握国民党军队之初就没有很好地解决内部的统一指挥问题,搞到解放战争后期依然是各自为战的状态,例如:张灵甫的74军在孟良崮之战中就出现了“见死不救”的情况。

相比国民党的内耗,解放军这边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我们在毛主席的统一指挥下,令行禁止、全国一盘棋,爆发出了惊人的整体战斗力。

原因四:老蒋的指挥能力有重大缺陷

这一点我就不想多说了,解放战争中最忙的应该就是老蒋了。老蒋每天坐着飞机到处指挥战争,从东北、华北战场一直指挥到了渡江战役,结果大部分战役都是被老蒋盲目指挥失败的。

一个军事统帅有时候不需要亲历亲为的,应该让下面人根据战场形式来做出判断,毕竟只有现场的军事主官才最了解情况。我认为,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失败,起码有一小半是老蒋瞎指挥造成的。

其实还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解放军最后快速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例如:宣传能力上更胜一筹、军事战略和指导思想上比国民党先进等等。

最后我想说,国民党的失败、解放军的胜利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已。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解放军在当时更加能够代表中国最底层人民的意愿。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抗日战争打了14年,而解放战争只用了3年时间就打完了?

    关于解放战争,有个话题永远争论不休:国民党军队明明占尽优势,为什么会输得那样快?日本人花了14年,也没能完全打败国民党,我党仅用3年就打赢了,为什么? 这里需要先沟通一个关键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决定战争 ...

  • 解放战争中的这几次“无间道”,直接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进程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蒋介石的几百万军队,堪称中国战争史上空前壮丽的史诗. 关于蒋介石失败的原因,研究出来的资料汗牛充栋,但是,军事上的失利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尤其是几次&quo ...

  • 老蒋审视十大元帅名单,指着一个人对宋美龄感叹:此人太厉害了!

    被打败的老蒋,有一天在台湾偶然看到一份报纸,上面报导了大陆开国十大元帅名单.老蒋望着沉思了很久,最后指着其中一个人对宋美龄说:"这个人,好厉害!要不是他,战争也许不会这么快结束." ...

  • 向伟人毛主席致敬

    第606天 雄才伟略,这是我能想到的最至高的形容词了,没有生活在毛主席的那个年代,也没有读过有关毛主席的书.一切关于毛主席的故事都来源于零星的短文或者坊间的传闻,有好有坏让自己失去了独立的判断力. 其 ...

  • 历史与我[第九篇]

    历史与我[第九篇] 本篇关键词: [解放战争进程之再复盘与历史启示录1.]. 1.复盘:在围棋之上的说法:按原先的走法,把下完的棋再摆一遍.在军事理论上的说法:按照战争进程,把其过程再重新复述重新研究 ...

  • 解放军久攻半年不下,伤亡4.5万人,太原战役为什么这么难打?

    在历经4年的解放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将国民党反动势力击败,建立了新中国.在这4年的解放战争中,如果说哪一场战争最为惨烈的话,想必不少人心中浮现的第一个答案肯定是太原战役.这场从1948年10月打到194 ...

  • 西柏坡,留下“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佳话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宵鹏 "陕北过来一颗夜明星,夜里走路亮堂堂--" 这首诞生于70多年前的歌谣,曾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

  •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质问郭汝瑰:你到底是起义,还是卧底?

    1981年5月,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老蒋的心腹爱将杜聿明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内离世,终年77岁.在临终之际,杜聿明依然想要从一个人的口中得知真相,他想知道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是不是这个人透露了军事机 ...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部编版八上历史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学生 ...

  • 【每天老照片】-1万-1848-在解放战争中的孩子们老照片(图组)

    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那个时期的孩子用的是毛笔,因为那时候没有选择 这个孩子躺在地上睡着了 那时候是这样洗脸的,河水是清澈的,天是蓝色的,食物是没有毒,药是没有假的 吹糖人的小贩和孩子们羡慕的眼光 解放战 ...

  • 1998-24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纪念

    [图案面值] J(5--1)运筹帷幄 50分 4199.9万枚 J(5--2)攻克锦州 50分 4173.9万枚 J(5--3)决战淮海 50分 4199.9万枚 J(5--4)解放北平 50分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