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27):以食为天——释“食”(下)

本文约3700字,阅读约需要7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27)

以食为天——释“食”(下)

朱英贵

(承接《以食为天——释“食”(上)》)

三、含有“食”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食”字在常用成语的使用中大致保留有五类文化含义:

其一是表示进食的意思。例如:成语“民以食为天”,用“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意谓人以吃饭为自己生存的前提。源自《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一说源自陈寿《三国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成语“因噎废食”意谓因为吃饭噎住了,从此就停止吃饭,借以比喻受过挫折后,连该做的事情也不去做了。源自《吕氏春秋·荡兵》:“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一说源自汉·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成语“灭此朝食”的意思是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源自《左传·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成语“废寝忘食”意谓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源自《列子·开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语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其二是表示食物的意思。例如:成语“锦衣玉食”意谓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语见北齐·魏收《魏书·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而“丰衣足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衣食充足,生活富裕。源自《盐铁论》:“赋省而民富足,温食饱衣,藏陈出新。”语见五代·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成语“布衣蔬食”,蔬食,就是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以蔬菜为食,借以代指粗食,意谓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清苦。语见《晋书·范汪传》:“外氏家贫,无以资给,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成语“饥不择食”是说肚子饿了,就不再挑拣什么东西,不管什么都吃,借以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常与“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连用。语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还有前面几篇谈过的“箪食壶浆”这个成语,是说百姓用箪盛装饭食,用壶盛装酒浆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形。语见《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其三是表示依靠的意思。例如:成语“自食其力”意谓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源自《汉书·食货志》:“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而成语“食租衣税”是说以租为食,以税为衣,意谓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语见《史记·平准书》:“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

其四是表示吞食的意思。例如:成语“自食其果”是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而“食言而肥”这个成语中的“食言”指失信,意谓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源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成语“食古不化”是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东西不消化一样。还有一个成语叫“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强势并吞弱者。

其五是特指日蚀或月蚀。例如:成语“月盈则食”是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语见《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而“日月交食”则是指日食和月食交互发生,比喻相互作对,相斗。

四、漫谈“民以食为天”

本篇题为《以食为天——释“食”》,那么何谓“以食为天”呢?中国人吃饭是要用两根筷子的,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天天用的筷子吧,它是头部呈圆形,尾部呈方形的,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再看看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都是象征天和地的。如果用易经的卦象来解的话,进食要用两根筷子,缺一不可,按先天八卦的卦序为: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二”数在先天卦中为“兑”卦,兑,为口,为吃。筷形直长,为巽卦,巽,为木、为入。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而入口的是筷子的是筷头那一部分,筷头圆形象征天。这样吃的岂不是“天”?因此俗称为“民以食为天”。吃饭的时候筷子可不要拿反了哟,那就成了“民以食为地”啦。

先天八卦的卦序

其实上面的解释毕竟有些牵强,那就将其归入强词夺理一族吧。其实,“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源于《史记·郦生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可见这个成语的原型是“民人以食为天”。什么是天?在古人心目中,天就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而又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是“天”给了我们阳光雨露和呼吸的空气,这些都是生命必备的元素,因此祖先告诫我们,没有什么事比天更大更重要。司马迁就认为,对于国家而言,民人就是天,王者以民人为天,民人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对于“民人”而言,饮食就是“天”,吃饭就是天大的事情,民人以食为天。后来“民人以食为天”便被简约说成“民以食为天”了。

在中国漫长的集权社会中,“王者以民人为天”始终未能够成为美好的现实,然而“民人以食为天”却成了颠扑不破的民间至理。“民以食为天”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说吃饭这事有天那么大,也就是说,吃饭像“天”一样重要,而并不是把天吃在嘴里的意思。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这是告子的论点之一,也是孟子所赞成的观点。“食”字的本义就是吃饭,本文已经详加说明;“色”字的本义不是颜色,而是性交,留待另文慢慢梳理。古人告诫后人,吃饭和性交都是人的本性,一个维持个体生命的延续,一个维持群体生命的延续。当然“食”是第一位的,人不吃饭就什么都做不成,包括性交也搞不成,先要维持个体的生命,才能维持群体的生存。因此吃饭就像“天”一样重要,中国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吃了没有?”

中国人既然以食为天,于是无论什么事都喜欢往“吃”上靠:谋生叫“糊口”,找工作叫“找个饭碗”,舞文弄墨的叫“吃笔墨饭”,说书卖唱叫“吃开口饭”,各种技术工种叫“吃手艺饭”,身居官职的叫“吃皇粮”,国营企业的“吃大锅饭”,事业单位的“捧铁饭碗”……把用心思索叫“咀嚼”,把仔细体验叫“品味”,把众人称赞叫“脍炙人口”,把改变处境叫“苦尽甘来”,把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把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把理解不透叫“浅尝辄止”,把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称某男迂腐叫“食古不化”,称某女貌美叫“秀色可餐”,把受到优待叫“吃小灶”,把受到冤枉叫“背黑锅”,把有利可图叫“吃回扣”,把锒铛入狱叫“吃官司”,把失利叫“吃亏”,以至于还有“吃哑巴亏”、“吃闭门羹”……

一个“吃”字,对于中国人何曾了得!就连代表江山社稷的“鼎”,原本都是煮饭的锅,问鼎中原不过就是抢夺饭锅一类的实物分配权,这又反过来印证了“民以食为天”。中国的事你要见怪不怪,一些本该在办公室、会议厅、谈判桌上做的事却要转移到餐桌上进行,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再难办的事,只要到了餐桌上都好说好商量,餐桌上答应的事,就得努力去办,餐桌上的许诺是开不得玩笑的,否则就是“食言”(把说过的话吞食了),既然在一起吃了饭,就不能再“食言”。所谓“熟人”也就是经过了烹煮和料理,从而具有“可食性”的人,当然是非“吃”不可。这就是请客吃饭的意义,它不仅是吃喝,而是吃关系,它不仅是聚餐,而是吃人情,有了关系和人情,一个又一个的圈子才得以建立和巩固,个体也才能得以生存,这是另一种更高层次意义的“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请客吃饭的理由或借口、题目或机会随时可以创造出来,公司开张、会议闭幕、贵宾参观、记者采访……诸如此类事情,都需要宴饮场面以示隆重;即使是寻常百姓家,红白喜事、老人寿诞、小孩生日,谁家不请,哪个不吃,如果升了职位、长了工资、搬进新居、走出国门,三朋四友、七姑八姨都会堂而皇之地要求你请吃。人来了要接风,人走了要饯行,有事要嘬一嘬,没事要聚一聚……吃吧,“民以食为天”!

有一段幽默,说是China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光棍念“妻哪”,恋人念“亲哪”,乞丐念“去哪”,穷人念“钱哪”,医生念“切哪”,商人念“欺哪”,官员念“权哪”,小偷念“窃哪”,开发商念“圈哪”,民众念“拆哪”、“迁哪”……若以鄙人偏见,所有这些发音都不够准确,China 要用汉语拼音来读,那就是标准的“吃(Chi)哪(na)”,难怪央视还隆重地推出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第二部……难怪一朝限制酒宴,国内经济立马衰退……

唉,吃就吃吧,中国人真的就是没有比吃更快乐的事了,“民以食为天”嘛!

可是,忽然一日,神州的食客悲痛地发现:苏丹红、吊白块、毒大米、毒食油、瘦肉精、催红素、转基因、杀虫剂、过敏源、重金属、亚硝酸、二恶英、增塑剂、防腐剂、孔雀石绿、三聚氰胺……有的乘机而入,有的故意加添,直吃得肿瘤频发、男女不育、童性早熟、老年痴呆……餐桌上、饭碗中,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无时无刻不在为中国人下毒,这还怎么保证“民以食为天”?面对此情此景,看来“天”也很无奈。

既然“天”也很无奈,那就就此打住吧,不知不觉吃饭的时间又到了,再无奈也不能不“食”——“民以食为天”!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