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宫老街记忆│老街文化篇(一座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南昌万寿宫文化历史溯源)(五十一)
最具南昌味道民俗公号 带您走进民俗大街小巷
民俗民风丨民俗非遗丨民俗传承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以铁柱万寿宫、南昌总商会旧址、广润门城楼、清真寺、罗英故居等118栋晚清赣派民居风格的历史风貌建筑群、老街老巷为物质载体,融合现代商业理念重现千年商街繁华。是集时尚购物、餐饮娱乐、社交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已开街,街区的过去已被岁月抹去,有的留在记忆中,有的已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作为街区的首席文化顾问,有必要对街区的文化现象进行梳理,以便更好的帮助广大客人到此一游。
要了解一座城,那些承载着历史的古街巷陌无疑是首选之地,脚下的青砖、屋檐上的灰瓦,写满了这座城曾经的繁华。翠花街,万寿宫,跨越千年,历久弥新。作为江西南昌的一张“文化名片”、全球1400多座万寿宫的“祖庭”,南昌万寿宫早已是声名远播。
南昌万寿宫街区内保留了铁柱井、万寿宫、总商会等多处遗存建筑。这里就像城市的年轮,承载了这座城市2200多年的历史记忆。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万寿宫老街区房屋破败不堪、环境脏乱差、火灾易发,隐患重重,逐渐成为城市的“低地”。
为科学有效地保护万寿宫历史文化,延续街区历史格局和风貌,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南昌启动了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项目,将通过风貌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和历史记忆恢复与再现等手段,实现街区原貌还原。按照规划,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将被打造成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成为南昌老城内格局、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片区之一。
古城风貌:保持“老南昌”特色韵味
城市发展越是走向现代文明,文化遗产也就越能凸显其作为城市个性印记、“特色标签”的辨识功能。在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几乎成为大都市“标配”的当下,一提起南昌,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秋水长天的诗意、滕王高阁的繁华。
万寿宫、老街巷等独有、稀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嵌入城市肌理、融入文化语境,是独具个性魅力,别人无法复制的“南昌味道”。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保护历史的真实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是最能代表南昌历史演变、商业发展、传统民俗、市井文化和古建筑艺术风格的城市街区。
可以说,万寿宫街区是一部“看得见的历史”,横向展示着南昌宽广而深厚的阅历,纵向记载着城市的史脉与传承。据介绍,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围绕“民俗、民间、民族”的规划主线,通过风貌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和历史记忆恢复与再现的手段,实现街区原貌还原,使其成为南昌“历史街区,城市记忆”,激活街区繁华的商贸人文气息,打造南昌对外交流的城市历史文化名片。
事实上,文化遗产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市井街巷、建筑古迹与其中承载的精品文物、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等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只有把单件的“古董”、技艺重新归入到历史情境中,才能给予当代人一个看得见、走得进、坐得下来的整体空间,在感受历史故事的同时,演绎自己的生活故事,如此,文化遗产才能变成与人亲近、有温度、有生命的存在。
万寿宫街区自古以来就是以宗教文化和商贸服务为一体的繁华闹市,有翘步街、合同巷等9条传统街巷,是最能代表南昌历史演变、商业发展、传统民俗、市井文化和古建筑艺术风格的城市街区。尤其街区东部原有的铁柱万寿宫,是江西特有的宗教文化建筑,是江西会馆文化的发源地。
据了解,万寿宫的历史街区风貌将得到完整保存与保护,包括街道肌理、空间特征、建筑风格、装饰细部、旧有建筑基本布局等基本历史风貌。凡具有历史价值的木构民居建筑,完整保存与恢复原有的结构、空间、造型与装饰特征。
同时,通过新建传统风格建筑、配套建设临街商业和会馆建筑,达到“保护修复工作与振兴活动齐头并进”的规划目标,将历史街区打造成融历史宗教、文化艺术、旅游观光、民俗聚会、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南昌特色老街区——这也体现了活态保护的创新尝试。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带来的将是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的乘数综合效益,是一个个常讲常新、更有味道、延续下去的“南昌故事”。
展示历史:民俗文化成最亮色彩
南昌故郡几千年青史可鉴,洪都新府数百里风俗宜观。这是南昌市民俗博物馆珍藏的一副对联,也道出了南昌市民俗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畅想未来:古老城市繁华再现
历史无法重现,我们只能从博物馆的遗迹中触碰到岁月的倒影,再被历史紧紧抓住,而这一切,让历史似乎又“活”了起来。将博物馆文化融入街区鲜活的生态文化,与百姓互动,并将其打造成为国家一流的“生态博物馆”。
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强调把包括自然景观、建筑物、生产生活用品等物质和风俗习惯等非物质在内的所有文化因素都归入保护之列。旅游者在参观这些文化遗产时,能从这些文化遗产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体验到其中的内涵。比起单纯地放在博物馆中讲解和陈列,无疑要有意思得多。
在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梅联华看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一般文物古迹也有不同,相对于后者的“静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该是一种“生态”保护,不能只保护旧房子,见物不见人,而是要保护文化,保持“生活的延续性”。
梅联华认为,未来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将成为南京的夫子庙、杭州的河坊街一样,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生态”民俗博物馆。
走在施工建设中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我们畅想未来:熙熙攘攘的人群、寻幽访古的古老建筑、精彩绝伦的手工表演、风格多样的创意店铺、流光溢彩的时尚酒吧、琳琅满目的小吃和艺术品……这里将成为“生态”南昌民俗文化最佳展示地,也将成为最富有老南昌风情的街巷,更诠释了历史文化等传承再生的理念,将在新时代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专家说法】
叶蓉(江西省博物馆馆长)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可以说是一个老南昌市民文化生活的缩影,我认为要以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以南昌民俗文化为主体,将其打造成集整体保护、生态展示、活态传承、动态发展、专题研究为一体的生态博物馆聚落。
方志远(江西师大教授)南昌民俗文化与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民俗文化可以在街区展示,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本身就是体现江西民俗、南昌民俗的展示平台,必然成为游客来到南昌的一个好去处。
陈政(著名学者)对南昌人来讲,万寿宫商城,既不是商城,也不是市场。它是南昌人心中共同的关于家园的记忆,这是文化定位。它相当于南昌人的“清明上河图”。铁柱万寿宫散发出来的气场,我归纳为八个字“祥和、平安、幸福、繁荣”。我认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完工后,可以与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齐名,这样城市文化名片就出来了。
来源: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