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牵着童年的手】--马新林 长篇连载(13)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西北三线的关注及赞赏鼓励
西北三线
微信公众号于
2017年3月25日
由762厂子弟正式开通
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敬请
弟兄姊妹
多多帮忙
推广宣传
西北三线
特此注明:
“西北三线”所转载《青春牵着童年的手》的网络文字全部来源于新浪博客--新关山旧梦,感谢马新林老师,感谢郭万仕老师,感谢丁三省老师,欢迎大家关注~~
徐丹蕾春节回来后变了一个模样,原来那根粗大的辫子不见了,而是用红头绳扎着两只短而粗的 “毛刷子”。徐丹蕾抚弄着自己的黑发,静听人们说这说那。人们看惯了她李铁梅式的长发和她摆弄长发的姿势,现在又见她摆弄小刷子似的黑发,看着有不一样的感觉,也觉出她自己对新发式的不自然。这时站在徐丹蕾旁边的牛玉清一边看着徐丹蕾剪去的短发,一边玩弄着自己的长辫辫梢,似乎受了某种启示,转身欲走的同时习惯性地将自己胸前玩弄的长辫子往后一甩,只听“哎呦” 一声,原来在牛玉清旁边站着的吴录德被牛玉清甩出的辫梢扫着了眼珠,他立刻用手捂住眼睛,只见有泪水浸出。人们都笑了起来,唯有牛玉清和吴录德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倪建国突然问邹技术员:“和那位高中女教师进展怎么样? ”邹技术员稍微一怔:“你消息挺灵的嘛。”倪建国说:“就这山沟里这些人、这些事,都是透明的,还想和咱火箭弹一样保密?”旁边站着的青年男女一起起哄:“啥时候结婚?”“啥时候吃喜糖?”邹技术员拧住一个小青年的腮帮子故意咬牙切齿地说:“哪个地方想吃糖,我拧两下就不想了”。那小青年挣脱邹技术员的控制,跑远一点,用手捂着拧疼了的腮帮子说:“你结婚的时候看我怎么闹洞房。”邹技术员欲追那小青年,小青年迅速跑到靠车间门站着的汤玉琳身后躲着邹技术员。汤玉琳这几天患感冒,看别人说笑她只是附和着笑,这时她皱起眉,抽着鼻子,嘴微张着正准备打喷嚏,被小青年从旁边一撞,“啊”刚出口,“嚏”字被噎回嗓门里,憋出了两眼的泪花,人们又是一阵哄笑。汤玉琳感冒不愿去卫生所看病,硬抗着,问她为什么?她不说。后来得知那卫生所的黄大夫给女青年看病,不论百病,一律要用听诊器,弄得女青年都很反感,况且那黄大夫还是车间妇联曹主任的丈夫。汤玉琳感觉这次感冒有点严重 ,无奈在余淑兰的陪同下硬着头皮去了卫生所。余淑兰这几天也有点烦恼,她和韩石峰的恋爱遇到了阻力,她违心地对韩石峰说父母不同意,谁知韩石峰在没有告诉她的情况下到她家去拜见了自己的父母,且父母在来信中一再肯定韩石峰是个好青年,问她为什么要中断与韩石峰的关系,为什么,余淑兰心里明镜似的,而韩石峰却和往常一样,并无异常。
余淑兰对韩石峰的转变源于春节前的一个下午,余淑兰找郝书记递交《入党申请书》,郝书记对她积极上进的态度给予表扬,但也提出了一些相关注意和改正的不足之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意和韩石峰的来往,以免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余淑兰问:“为什么?”郝书记回答很明确:“韩石峰还是一名普通青年,与落后青年吴录德来往密切,这势必使你的思想受到影响。”“韩石峰工作踏实肯干,肯钻研技术,并且……” “你不要替他辩护,你应该相信组织,我是代表组织和你谈话的。”郝书记打断她的争辩,口气中施加着无形的压力。接着又说:“你是党组织重点考虑培养的发展对象,所以,你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混同为一般老百姓。好了,你回去再想想,完了写一份思想汇报交上来,组织上要随时观察你们几个重点培养对象的一言一行和思想动态。”次日上午,团支书何万里找到她明确提出了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必须决断。
对于这个缘由,余淑兰很痛苦,她心里有韩石峰,他们曾经海誓山盟,现在这个抉择是残忍的抉择,她无法取舍,经过几天痛苦的思想斗争,她选择了组织,开始慢慢的疏远他,但也掌握一个度,即不远不近,接近于同事之间的那种。韩石峰敏感的擦觉到他和余淑兰的关系破裂与组织有关,他也积极靠拢团的组织,入团申请递交上去两年了,没人找他谈话,因他和吴录德脾气性格投缘,常在一起相处,被用视为不求上进的人。其实他所在团小组每次发展新团员都报有韩石峰,但每次都被支部否决,韩石峰为此心里很痛苦,他也感悟到两个人的痛苦源于一个症结,那就是:政治笼罩下的恋爱观必将人性的本能扭曲为政治的附庸。
韩石峰正在给正宁的妹妹晓岚写信:
晓岚妹:你好。
从你那里回来近半月时间,今天抽空给你写信,几天前我给家里去了一封信,并把你的情况告诉了父母。晓岚妹,你在那里插队很辛苦,但你的工作很突出,队里和知青们都对你赞誉有加,这正是父母和我所期望的,你虽是务农,我做工,但我们的志向是一样的,那就是为党为国家多做贡献,把我们的青春献给党,献给人民。在这火热的年代里,我们青年人要经得起风浪的考验,经得起革命斗争的磨练,要用坚强的革命意志,不断进取,不断掌握工作技能,刻苦学习,努力工作,这才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回厂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昨天我们车间召开了职工动员大会,要求全体职工积极行动起来,苦干加实干,保证超额完成任务,争取一季度开门红。为此,我们还成立了 “攻关”小组,组成了几个“突击队”,并且都写了 “决心书”。我们都很年轻,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应该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的安宁,保卫世界的和平,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晓岚妹,就在我们开完动员大会之际,又发现了美蒋特务在夜里空投的反动传单,厂里又一次组织民兵、基干民兵分头搜山。这便印证了最近《参考消息》登载的一篇《路透社》的文章:“在中国西部的陇东地区大山里建有一座相当规模的军工企业......”搜山未果,但我们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到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更激发了我们投身三线建设的极大热情。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上级部门为了改变山沟军工企业业余文化生活单调匮乏的局面,决定以平凉周围数个军工企业为一个电影放映点,以保证每个企业每周有两场电影可看,什么《南征北战》啦,《上甘岭》啦,还有样板戏。这不,今晚又要放映电影《奇袭》,虽是老掉牙的电影,但我们还是百看不厌。其实,尽管我们这里文化生活很单调,但工作是繁忙的、紧张的、有时紧张的连气都透不过来,加班加点是很正常的事,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沓调休单,所以一旦拼命的工作起来,也就不觉得那么单调了,工作给了我们活力,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我从你那里回来后,余淑兰因我未经过她的同意就到她家里去了,她有点生气,正如我给你说的那样:先搁着吧,现在工作这么紧张,也顾不上多考虑那件事了。
楼道里传来了人们嘈杂的说话声,好像电影散了,就写到这里吧,要不他们又要说我在写书哪!
祝: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哥:石峰
一九七四年二月
一天上午,几辆像哨子一样的吉普车直接开到第一职工食堂,车上下来的是甘肃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兼省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陈野。在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到厂视察,他径直走进食堂,看工作人员和食堂整体卫生是否达标,食材的操作过程是否规范,蒸熟的馒头要用棉被盖住,保温防蝇,并提出在冬天蔬菜淡季多储藏土豆、大白菜,还可以养猪提高饭菜质量。而后徒步过了二号桥走进某车间。在繁忙的车间里看到工人们干的热火朝天,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没有人搭理他,他被工人们冲天的干劲感动着,心里热乎乎的,他要找车间负责人了解一下情况,借以表达上级对工人们的关怀和慰问。车间书记听见有人推门进来,头也不抬地盯着左手拿着的报纸,右手扶着茶缸盖上圆的抓柄,嘴里“噗”地一声吐出茶叶渣,随口问道:“什么事?”陈野没吭声。书记这才抬起头问:“你找谁?”陈野说:“我找你们负责人。”“你有啥话就说嘛!”书记不耐烦地说道。陈野说:“你是具体干什么工作的?”书记这才感觉到来人派头不小,忙站了起来,陪着笑脸说:“我是车间书记。您是……”陈野说:“你给我拨通你们革委会书记的电话!”“好,好。”车间书记慌忙抓起电话,哆嗦着手拨起了电话号码。
第二天,人们就看见车间书记在专用车床上干起了活。
唐段长在接待陪同甘肃省国防工业先进刀具表演后被抽去巡演了,新提拔了一个姓常的段长。
一天吃完晚饭,在回宿舍的路上,赵刚,杨兰君,吴录德,韩石峰相遇在一起,赵刚因今天发了工资,在小灶上吃了回锅肉,心情尚好,唱起了歌:“全国征集兵,老太婆去参军,你看那,尕尕脚儿走起多威风,屁股一扭一个屁,打败了美国兵......”吴录德,韩石峰互相看看没吭气,杨兰君却笑着说:“没发现赵刚还挺幽默的。”回到宿舍,吴录德习惯的拿起口琴又伸手到枕头下面摸那自抄的歌曲集,但意外地摸了个空,他站起来在被子下面,挂在墙上的挎包里找,都没有。他纳闷了,百思不得其解。躺在床上的韩石峰见他乱翻,便问:“找啥?”吴录德隐隐地有不祥的预感,忙转了心机,“对了,给根烟抽,我把烟放哪找不着了”。
次日,太阳照常升起。晚上加班的吴录德刚要收拾下班,便被专政小组叫去谈话,要“开化思想”。在一间很小的房子里,放着一张旧办公桌,昏暗的灯光,显得阴森森的。吴录德被几个人推上办公桌,个头很高的他头碰在房顶的瓦楞上,不得不低头弯腰,例行地质问几句后,他们在吴录德面前摇晃着他那本手抄的歌曲集:“这是什么?” 口气逼人。“我的歌本怎么在你的手里”?吴录德不解的问。“哼!你的歌本里面全是黄色歌曲,你老实交代,你成天想的是什么?”吴录德不吭气。“你怎么哑巴了,说呀,唱啊,什么爱呀,情呀的,” “你满脑子资产阶级情调,还有什么可说的。”吴录德明白这是他们早就预谋好的,此时你说什么也无济于事,只好不说话。他们发现问不出什么让他们满意的结果,这是他们事先预料到的,也是他们所希望的。
突然,灯灭了,房子里顿时一片漆黑,紧接着一阵噼里啪啦棍棒击打在肉体上的声音,只听吴录德“哎呦”着。大约一分钟后,那些专政队员们拉开房门仓促他溜出了车间,在月光明媚,辉泻大地的山沟里,他们的身影显得那样的诡秘,那样的猥琐,鬼魔样消失在黑暗里。
后半夜,吴录德在桌子上斜着身子躺了一会,感觉能动了,便支起疼痛的身体,出了车间,踉跄着行走在马路上,夜半的山沟里不见人影,在同样月光明媚,辉泻大地的山沟里,吴录德的身影显得那样的孤独无助。
吴录德被惊恐陪伴在床上,他的脑子里常感到有人在跳舞,门后的笤帚在歌唱。吴录德父亲是省劳模,在一次车间失火,氧气伐失灵,大火蔓延严重威胁到国家财产的时刻,他跑过去用水龙头把自己身上的棉衣裤濆个湿透,冲进火海里,沿着主管道攀爬到五米高的管口处,奋力关闭了总阀,控制了火势的蔓延,自己则被烈火烧着跌落下来,留下一身残疾。他们一家也被笼罩在劳模家属的光环里。但现实是父亲的荣耀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福音,如此精神和肉体双重的打击使他感到事态的炎凉,岁月的残酷。他躺在床上,就像躺在历经年月锈蚀的破船上,任其逐浪颠簸。此事他没告诉任何人, 连韩石峰问他,他也只是搪塞一下,说有点不舒服,只是被心细的蒋明丽看出了缘由。蒋明丽看到吴录德脸上、手上有青紫的瘀血和红肿,便逼问吴录德。吴录德无奈轻描淡写地说了,蒋明丽听后心里一阵难过, 便将此事告诉了韩石峰。韩石峰心里非常气愤,他咬着牙,准备去找吴录德问个清楚。斜阳压在南山山梁上,像一道山火滚动着,茂密的植被忽亮忽暗,韩石峰和吴录德拿着饭盒走在去食堂的路上。
是赵刚放出了风声,他的脸面就是一张说明书。那天下午他们经授意用特制的锯条捅开了三楼七室的门,从吴录德枕下翻出一本绿色塑料皮笔记本,里面全是鸟儿和大象在唱歌。
赵刚是专政组成员之一,表现非常活跃,他因被视为落后青年心有不甘,便多次找郝书记表示要悔过自新,给他一个改变形象的机会,这样郝书记便答应了他的请求,进了专政组。
晚上,同样在加班的金兰山走到赵岩柏跟前借口要根烟抽,便说起此事,听得出来他是憋了一口气:“那些打手们,在车间里是政治上冒尖儿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仕途,白天做人做得人模人样;晚上做鬼也是做得鬼模鬼样。他们是第三梯队的候选人。”说完这些,他看一眼赵岩柏:“某些方面你要向他们学习。”赵岩柏直眼看着金兰山:“哪些方面。”赵岩柏追问道。金兰山不予理会,又说:“你就像一把二胡。”“具体一点。”“一根弓弦在两根琴弦之间来回拉,空间有限。你能不能像提琴一样把琴弓放在外面任意拉。”赵岩柏一头雾水。 “我是说你除了成天盯着铣床以外能不能再把视野往四周放一放,看看别人除了工作还在干些啥。”“干些啥?”赵岩柏迷惑地问。看着赵岩柏陷入了沉思,金兰山从刚才的话题里转了出来,面目也轻松了,又若无其事地扯起了闲话:“现在都是贪婪的,别说人了,自然界一切都是贪婪的:太阳让其它行星围着它转,给点阳光是施舍,不给阳光是吝啬。月亮也是一样,拉拢众多星星为它捧场,还高兴了给个圆脸,不高兴了吊个弯刀脸。”然后诡异地一笑,转身走了。赵岩柏还真不明白金兰山前面那些话的利害关系和后面这些闲话有什么共同意义。金兰山又去说吴录德:“你不要拿着什么都去拌豆腐,也不要抓谁和谁拌豆腐,更不要夏天穿皮袄,自己遭罪别人看着孬。”吴录德也是一头雾水。
吴录德不告诉韩石峰也是怕再次牵连上他,他已经知道因为他韩石峰入团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也因为他,韩石峰被余淑兰甩了,他内心难过, 感觉对不起韩石峰,他再也不约韩石峰去河边练四路叉拳了。
常段长拿一张手绘草图到大上海曾来旺跟前说: “等你床子上的活下来后把这个非标螺母干一下。”曾来旺看了一下常段长手中的草图,没吭气,又埋头干自己的活了。常段长又说:“把你这个月的工时记录卡给我看一下”。曾来旺从工具箱抽屉里取出工时记录卡,递给常段长。常段长看着工时记录的数据说:“满打满算刚完成任务,还需努力一下子。”曾来旺还是低头干活,没有说话。旁边的小上海殷平则叽哩哇啦边干活边说着话。自从观看了甘肃省国防工办举办的先进刀具表演后,肯动脑筋的他学到了不少。眼下你看他:转速高、走刀快、吃刀大、切削稳,效益提高明显,常段长要他的工时记录卡时他乐得合不拢嘴,说着一些逗笑的俏皮话。
不一会,林德亮两手油污过来看曾来旺非标螺母干的怎么样了,近来他搞的钻孔导套进给自动化已进入关键时刻,他看到曾来旺刚好干完从车床上卸下来放到工具箱上,便拿起就走。曾来旺看也不看,只顾干活。这时只听斜对面一台车床前郝书记和单宝菊不知为什么争吵了起来,单宝菊大着嗓门说:“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谁说的?”郝书记愤愤地问道。“老人家说的!”单宝菊不加思索的回答道。一听是老人家说的,郝书记顿时语塞,铁着脸回办公室了。其实此话是不是老人家说的,单宝菊自己心里也没底,只是灌进满脑子的政治术语里她随便说出来的一句就把郝书记“将” 住了,为此她沾沾自喜:“还当书记哩,连这句话是谁说的都不知道。”小上海殷平接过一句:“我估摸着这句话不是老人家说的。”“那是谁说的?”单宝菊不解地问。殷平提高嗓门:“当然是你说的啦。”听到的人们哄堂大笑,只见曾来旺嘴角浮出一丝难得的似笑非笑。单宝菊又忽然像想起来什么似的问殷平:“过完春节你姐殷红咋没回来?” 殷平脸上略显难色:“过几天吧。”单宝菊说:“我还想让她教我织毛衣呢。”殷平戏谑地说:“你是不是想给我织毛衣?那我就告诉你。”“你做梦去吧。”单宝菊乜斜一眼说。
“开哪门子会哟,任务这么紧,加班加点都干不完,真是的”。林德亮进门就满嘴牢骚。他是来找赵岩柏的,今天下午又要召开全厂“批林批孔”阶段性总结和表彰大会。“我看我们今天请假别去开会了,你干的压铸模底座也快完了,我要接着刮研”。赵岩柏理解林德亮的心情,但会不能不开,“只埋头苦干,不抬头看路”的帽子似乎已经被扣在了头上,他岔开话头:“哎,林德亮,你那钻孔导套进给自动化胎具进展怎么样了”林德亮看看斜躺在被褥上,双手垫在脑后的赵岩柏,愤愤地说:“懂的人管不了,管的人又不懂!”林德亮今天找工段说有几件技改部件要加工一下,段长说需下计划,计划组又说要有技术组提供图纸主管科长签字方可下计划。倒是郝书记找过几回:“你的技革项目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不要被所谓的工艺计划束缚住手脚,必要时让工段安插一下。”“各机床活都安排的满满的,要插进去一件活从段长到工人谁都不愿意。”林德亮说。“岂有此事,你在找找。”来回推诿使林德亮感到正常生产都有阻力,别说技术革新了。说着坐在韩石峰的床上,盘起双腿,顺手脱去双脚上的袜子塞进枕头下面,接着又说:“今天我把图纸修订一下,明天找邹技术员,让他给审核一下,然后直接报厂技术科再说。”林德亮因热衷于技术革新,厂技术科头头脑脑都很熟。赵岩柏用信任的目光看了一下林德亮,心里想着最近发生的异样现象:自从产品定型批量生产后,车间领导班子内部逐渐分成两派。以书记为首的政治派和以副科长为首的实干派,两派的势力范围在不断扩张;头脑灵活,见风使舵的人似乎倾向于书记一派,而技术型踏实肯干的人倾向于副科长的居多。两派之间背后的摩擦逐渐浮出水面,书记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话,总是不失时机的把他身后的人推向前台,说他们思想如何进步,工作如何突出,为他们入党提拔大造舆论声势,以巩固和壮大自己的实力范围,目前书记这派明显占着上风,就连梁卫民一直要寻机会找郝书记为鲁文珍澄清事实,但车间里这—股风向迫使他打消了念头。
在两派之争的主流以外有一股暗流在兴风作浪。
支部委员孟先进利用自己的身份,以组织的名义,关心呵护积极要求进步的女青年,以入团、入党为诱饵,也有个别女性贪图小便宜要几双线手套,或索要工业用毡剪鞋垫,要一把刷子,一把笤帚什么的,被孟先进借机引诱、调戏、玩弄。在工具车间这个女性居多的群体里他的恶性不断膨胀,且更加肆意妄为。以致有觉悟的青年女工向车间妇联曹主任告发才终止了其贪欲的恶行。事情重大,情节恶劣,总厂指挥部派出专案工作组,调查、了解、汇总、并持续召开车间大会,让其交代问题,并搜集证言证词,结果像放了酵母的发面团一样持续膨胀,听所未听、闻所未闻的丑恶现象一一抖落了出来,工具热处理车间八平米大的材料室是主要的作案现场,窗户玻璃用黄油漆盖住,诺大的铁柜门转到里面,下层铺着厚厚的工业白毡用于作案。封建迷信外加自我编造引诱女性献身的、各种生男生女的秘笈和不孕不育症经过他就能化解的,及质询资料,口实供词:画鬼符烧成灰倒入盛有清水含有金边细瓷碗碎末的碗里,喝下肚确保生男不生女的;把大多青年男女还不甚知晓的生殖生育、交媾方式说得明白仔细,听得男女青年们目瞪口呆,害羞满面。其中有二十八名遭受其害的女青年联名写检举材料,轰动了全厂,有和受害女青年暗下谈对象的男子恨不得要了孟先进的命。后在“有脑子”的人指点下那些受害女青年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婚姻,彻底推翻了证词,摆脱了干系,这种为了自身利益的举动也为孟先进的罪责减轻不少。最后孟先进以被开除党籍,回老家养病为终。“这是老牛吃嫩草,我们以后在工具科找个心里踏实的对象费事了,唉!愁啊愁。”黄龙摇着头笑着说。赵岩柏想起半月前逛安口,和一个卖核桃的老农拉起了家常,他先说时局,他是乡村小学教员,也挨过批斗,原因是他上初中的女儿写了一首青春诗,诗被认为是宣扬资产阶级情调,而当父亲的他被认定是教唆犯,他只不过替她改了个别字句。他说他也愁,但愁有什么用?没事翻翻书,便借用李煜的“问君你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安慰自己的愁绪。说着又说到社会,说到男欢女爱:“人都说坏在社会,但社方坏不过校方,校方坏不过艺方。”说着看看赵岩柏:“你们这几个厂的娃娃们还小,犹如一泓清泉,纯净得很,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邪,但三月无寡水,你们这些娃娃们总要长大,要谈论男婚女嫁,奇奇怪怪的事也就跟着出来了。”
这才几天,清风清水的厂里就出了这样的肮脏事,就像一幅风景画被溅上了粪便,早早被卖核桃的小学教员言中了。
林德亮的钻孔导套进给自动化提案在主管生产副厂长的特意指派下正式摆在了厂技术科的桌面上。经过反复论证,提问和林德亮的一一解答, 厂技术科出了一份《钻孔导套进给自动化胎具的可行性试验报告》的书面材料,经厂总工程师签字后下达工具科作为工装试生产。
钻孔导套进给自动化胎具的试验成功使前方生产车间在钻模这一道工序上解放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林德亮也获得了甘肃省国防工业办公室颁发的《技术革新能手》证书,这更激发了他搞技术革新的信心。
追忆彭总“三线”岁月 世代铭记“三线”精神
《巴山蜀水“三线”情》
作者简介:
王春才,江苏建湖人,1935年生于苏州。1952年建湖中学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扬州工专建筑专业,同年入川投身大西南建设,先后担任国务院“三线”办局长、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著有《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曾主编《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三线”建设铸丰碑》《中国“大三线”》《航程》等书。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大型纪录片《大三线》总顾问。
2018
西北三线
三线精神 永放光芒
恭喜“秦之三线”
成功更名为“西北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