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收尾
醉月诗苑 醉月诗苑 今天
明·王骥德《曲律》:“尾声为结束一篇之曲,须是愈著精神,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
谢榛《四冥诗话》:“结句当如撞钟,清言有余。”沈祥龙《论词随笔》:“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
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
从上述众人的言论中可知,我国自古以来的文章家和批评家,都十分重视结尾之法
又如李绂《秋山论文》:“文章精神全在结束,”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
沈义父《乐府指迷》:“结句需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如清真之'断肠院落,一帘风絮’,'掩重关,遍城钟鼓,’之类是也。或以情结尾,亦好。
吴沅《环溪诗话》:“落句要如万钩强驽,贯金透石,一发饮羽,无复有动摇之意”。沈德潜《说诗碎语》:“收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
施补华《岘佣说诗》:“收入须有完固之力。”方东树《昭昧詹言》:“……结句大约别出一层,补充题蕴,须有不尽远想,大概如此,不可执着。结句要出场,用意须高大深远沉着,忌浅近浮佻风俗。
白居易《新乐府序》:“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收拾贵在出场。”
作画也常说,大胆落墨,贵在收拾。
扬载《诗法家教》:“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掉,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李渔《窥词管见》:“……盖主司之取舍,全定于终篇之一刻,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洪迈《容斋续笔》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自古又有:“行文看结穴”之说。
从上面这些论述之中,可以看出,全篇文章是否神完气足,完美无暇,发人深思,引人回味,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结尾是否精彩。
纵观古今中外的大文豪的作品,他们的文章结尾,虽说多种多样,但认真加以归类和概说,可以发现,共有这样几种法则
一是卒显其志,画龙点晴;二是含蓄隽永,言尽意远;三是拍合回应,意尽言止;四是或收或宕,题外借形;五是眼前指点,转出别意;六是垂戒激励,启发推原。
一,“卒显其志,画龙点晴”的意思,就是在作品的结尾处,要点破题,使主题思想更加明确。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个结尾从个人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土的疾苦,赋予全诗不朽的思想光辉。
又如《阿房宫赋》,全篇浓笔重彩地铺叙阿房宫的雄奇华丽,作者的用意却难以看出,乃至篇末,用了大段议论:“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是全文的要点
这段结尾,就把前面的叙述归结到寓意深远的感叹上来,点出了骄奢淫逸、肆意剥削人民的统治者终将灭亡的主题,并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出警告,借古讽今。
二“含蓄隽永,言尽意远”的意思是结尾的话语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显然言尽了,但其文意不尽,而且令人深思
如鲁讯《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诗一般的警策句,给人以极大的启示,使人联想起生活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和斗争去开辟一条通向幸福未来的路。
又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半》结尾:“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意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这个结尾妙就妙在最后:“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淡淡一言之上。因为,作者在此不动声色地暗中隐含了上文中因多收了三五斗所造成的谷贱伤农的惨剧,是由社会的黑暗、腐败所造成的。而这种惨剧,正在全国各地日复一日地上演着,所以太“平常”了。真所谓“有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从而加强了小说的思想性和批评力量
再如白居易《昭君怨》:“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续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此诗借写王昭君因身处异城而满怀忧愁,暗喻自己被贬后渴望重返京都之思恋情怀。结句七字如食甘糖,其味深长,含蓄不尽。
三“拍合回应,意尽言止”的意思是同文章的主题思想合拍并回应开头,使全文形成浑一整体,而其结尾处,干净利落,简洁明快,意已尽言亦止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我的感觉告诉我说:'在中篇小说或短篇小说的结尾,我得人工的把整个小说集中起来,好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总的印象,为此我就得把前面叙述的事略提一下,哪怕只是轻轻带过一笔
如《变色龙》的结尾就体现了这个特色:
“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笔。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这篇小说的结尾处不仅集中了主要人物,而且还给那条“变色龙”作了一次最后的变色的表演——“媚上压下”。此外,还提了提那条引起轩然大波的狗,从事件上照应全篇。至此,意尽而言也止。
又如《核舟记》,在用精细的笔墨,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核舟之上所刻的《赤壁赋》中的人物、船只、用具、文字等等之后,结尾加以总结: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箸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这个结尾看起来虽是一篇流水帐,但在这个特殊场合却用得非常之好。因为它把全文分散描绘的东西,集中起来,给人以十分突出的印象:在一人小小的桃核上能刻这么多人、物、字,又“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读到这里,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作者发出赞叹:“嘻,技亦灵怪矣哉!”如果去掉这个集中总结的结尾,文章的艺术效果就逊色多了。而这个集中总结之法就是拍合之法,也叫相应法。
四,“或收或宕,题外借形”的意思是文章的结尾要根据文体和文意的发展需要,或收合,或宕开。收合或宕开,都可以题外借形。
如张燕公《幽洲夜饮》一诗的结尾:“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这个结尾就是收合式的。
王维《酬张少府》一诗的结尾:“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个结尾就是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来,是典型的宕开和题外借形
又如《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一文的结尾:“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此文结尾题外借形,似收实宕,开出深意来。
五,“眼前指点,转出别意”的意思是结尾处紧扣前文旨意,借议论或抒情或写景,在密接上文时转出新的题意来,从而加深主题思想的蕴量
贯休《招友人宿》:“银地无尘金菊开,紫梨红枣堕莓苔。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
此诗极状秋景,以景兴情,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热切感情。结句就眼前景物指指点点,进而用一问句,转出了思念之情,更见余韵不尽,让人感到这位故人非一般的友人。
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
这两句很跳荡,大家写诗要敢于跳荡的,突然冒出后边这一句,不跳当不行的
又如鲁讯《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 没有想到塔是究要倒的么?活该。”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通过眼前指点回应前文,加深主题,然后笔峰一转,用“活该”两字结束,不仅短而有力,劲气急促,犹如出膛的子弹,“飕”的一声,既有穿云破雾,寒敌心胆之威,又引出了意味深长的新意,使全文不仅显出了余音绕梁的效果,而且加深了批判之力。
六,“垂戒激励,启发推源,”是指在结尾处,或总结经验教训,以规戒后人;或从思想上,精神上,意志上激励读者;或给读者以某种启发,这种启发可就文章本身的题旨,也可就文章之外的思想。
明·归有光:“凡作骂题文字,须于结末重规戒意、方有余味。此虽小节,亦不可略
上面提到的杜牧《阿房宫赋》前文记述了阿房宫的宏伟和焚于一炬情况,其结尾就是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夫,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运用此法,重在提示前文所述事实的经验教训,规戒读者引以为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与垂戒法相似的是结尾给人以激励,催人奋发上进。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结尾:“……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个结尾可说“卒章显其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理想抱负的追求,而且给人以规劝和激励。这类结尾有号召型、要求型、表态型,也有豪言壮语型,大都用在起鼓动作用的文章、讲话材料中。
有的文章结尾,为了加深读者对主题的理解,用了启发诱导性的结尾句,或者回到文章旨意中,或者开拓出去。回到文章旨意中叫推原法
明·归有光:“篇内但据事议论,而于结未复究其由,谓之推原法”。
如贾谊《过秦论》一文前部分叙述了秦国由弱到强,由统治中原到灭亡的过程,其结尾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而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明了秦国灭亡的原因,揭示出要多施仁政的主题思想。运用此法,可以对前文所叙事实探根寻由,揭示出其深刻的本质意义,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行文时,须先叙述果,于结尾处明因,其因必须与果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给人以启发,让人能自然地推想到文旨或更多的东西。至于开拓出去,则是依照文意深化一步,使文旨升华,扩展,给人留下意不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