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本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行动策略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问题为本的学习中的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而且还要为学习和思考提供模范策略,通过指导和示范协助学生学习运用问题的策略。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问题为本的学习中的教师要从外部的课程决定和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计划和课程实施的主动的决策者,从信息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一、必须提出元认知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此处的元认知问题主要是指关于学习过程调控的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策略的问题。二、要求学生解释自己的推理,直至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有限,并进一步鼓励学生解释他们自己的推理,发展更高层次的思考、思维。三、要求学生回答自己假设如何跟问题有关,要求详尽阐述因果关系。四、要求学习者通过把适切的问题指向个人而将自己反思具体化,即要促进学生对自己思考与问题解决的反省。一、社会一致性。教师在情感上要喜欢学生或对学生感兴趣,愿意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二、认知一致性。能够用学生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用学生所用的概念、用学生容易掌握的方式来讲解和指导。二、具备与课程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基础:学科知识、文化知识、教学知识、教育性知识等。三、有能力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这需要教师把问题与学生已有基础、经验联系起来的能力;问题的表述方式和用词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