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秀秀语文,你就不会说话了么

文:高茗 韵瑾 玥萱 萃怡 林芸 老聂


两班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舞文弄墨、咬文嚼字,张嘴不说人话,而是雅语,显出自己语文很厉害的样子,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

先看六班高茗同学一篇周记:

课间,看到刚和别人掰手腕的朱政韬。

他说:“你看我掰手腕青筋都出来了!”

我看了看我的手臂,笑了一声,说:“我本来就有啊!只是你的手臂太黑了看不到青筋而已!”

当我正沉浸在损人的快乐中时,却听他道:“你本来就有那正说明你'肤浅’!”

他扬长而去后,我才明白了他的话……

好一个张嘴而来的“肤浅”!正是因为皮肤浅,所以你的青筋才容易绽出啊!政韬此双关语,既切情境,又不忘损人,高明,实在是高明!高明得让高茗竟然也无言以对!

再看六班杨韵瑾同学的一段:

今天端午节,吃粽子。

刚刚准备开吃,猛然想起老聂说的一句话:“三寸金莲的形状,就跟粽子有些相似。”

我看了看粽子,立马没了食欲。

这丫头,这不是给老聂拉仇恨么?好吧我承认我似乎说过类似的话,当时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理解三寸金莲的形状……可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粽子的热爱啊!看样子这丫头要跟老聂学的本领还有很多啊……

再看二班吴玥萱丫头的文章:

数学试卷实在是枯燥乏味。我翻开广播站成员名单,看到“张梓墨”这个名字,眼前一亮。

梓,是一种木,大约比喻有书卷之气;墨,便是象征着文采,或其它类似于文采的词。这名字倒确实取得不错。

我诗意大发,提笔哗哗写下:

梓落木叶飞漫天,墨溅颢瑾染冥玄。

并取名为《张》。

好一首藏头诗!这丫头看到一个人名,马上思其意,马上诗兴大发,名之二字为诗句二头,姓为诗题,两句诗如此豪放,如此洒脱,又如此文艺!虽说我没读懂,但感觉却是很牛的样子!这丫头,不简单!

再看六班骆萃怡小丫头的一段:

“萃怡?”(这些孩子的开头,是不是很灵活了?)

我回头看了看小米,说:“怎么了?”

“我死了!”小米一本正经地说。(“一本正经”说自己“死了”,有意思!)

“哦。”我满不在乎地转回头继续写作业。(“哦”,太传神!心想:你可真会死……)

“哼,我死了都不理我,没人情!”估计小米嘟起了小嘴。(“估计”二字妙。说明自己根本都懒得看!)

我回头看了看,问:“你似乎没死啊……”(“似乎”,太妙,也见萃怡的幽默。)

小米又说:“你看啊,我脚下有水,上有土,还挨着木头。”边说边指着桌下的水瓶,屋顶和平时她最爱的课桌。哦,这不是老聂上课讲的郑玄吗,就是因为郑玄躲在桥下,水上面,靠着木头就逃过一死。

小米,你已经融入语文的大河之中,再也救不上来了!

小米所说估计很多读者疑惑。原来她讲的正是《世说》中汉末两大学者马融与郑玄的故事。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能力超群。等到他学成归家时,马融担心郑玄会独亨盛名,心里忌恨。郑玄也料到马融会来追赶,便走到桥底下,在水里垫着木板鞋坐着。马融果然占卜郑玄踪迹,然后告诉身边的人说:“郑玄在土下、水上,靠着木头,这表明一定是死了(意指在棺木中)。”便决定不去追赶。郑玄因此得免一死。小米也玩起这种“死亡”游戏,分明是由生活中的场景联想到郑玄,然后弄起玄虚。幸亏萃怡熟知典故,熟知小米,才能见怪不怪见死不救。

再看六班林芸小姑娘的文章:

晚修。

雯倩剪了短发,一直抱怨头发翘翘。我连忙哄她:“翘的多好看,就像……就像……”

她双眼放光地看着我,说:“就像什么?”

我灵光一闪,说出来的远比脑袋的思考快那么几步,说:“就像起承转合。”

她好似不满这个答案,说:“哪像了?”

我指指她的发端,说:“起。”手顺着发端而下,刚好那一段是平的,说:“承。”再往下,便是那弯的部分,说:“转。”最后便是那翘起的部分,说:“这就是合!”

她笑道:“其实根本没有起承转合,只是你巧舌如簧!”

雯倩因剪发后头发翘翘而不开心,林芸安慰,安慰语出口不凡——这头发不错啊,深得起承转合之妙!然后依序解释。雯倩明知林芸巧舌,却也转郁闷为笑颜,心结已开!此文中既有作文的情节安排之法,又有劝慰人的智慧,更有一颗温暖的心。林芸小丫头可真不错!

有了语文,这些小家伙的生活是不是漂亮了许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