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滋味长

文:王梓恒   聂传安


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讲到“三味”的含义。在此处停留并不长,但二班的王梓恒同学却深有感触,写了一文《读书滋味长》。

前几天,老聂给我们讲了三味书屋的三种味道:“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其中最后一种味道最耐人寻味——读书滋味长。(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后人对“三味”的解释)

今天,我无聊地躺在沙发上,无意间将目光注视在那有点儿老旧的书柜,我走前去看,竟然还有几本书连包装纸都没拆开,我心里有点空落。(我们是不是都有这种情况:书进了书柜,再也没有被打开过……)

把书拆开后,看了几页让我更失落。一点趣味都没有,我失望地把它放回去。(梓恒并没说是什么书。但即使是名著,依然也有让我们觉得没啥趣味的)

一个人在家不知道干什么,在不大不小的屋子里乱闲逛,想找点有趣的,所以就把家里翻了个遍。(不知道地板墙壁是否都撬开了……)

当我拉开床头柜时,在最底下被压着的是一本破烂不堪的书,我看着这本书发呆了许久,想到二年级暑假……(此处的“破烂不堪”可与前面的“连包装都没有拆开”进行小小的对比)

“这本书你看过吗?”表哥问我。

我点点头。

“这本呢?”

我又点点头。

我在这“百书丛” 中挑了一本喜欢的。“我想看这本。”其实我根本不喜欢看书,当时只是想应付一下的,可没想到翻了几页就“真香”了。(“真香”,已经流行过的网络词。成年人及时了解一下网络词语,既显得自己不那么落伍,也可以更好地与孩子交流)

我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了:一个被龙卷风吹到森林里的小女孩,在回家路上遇到了胆小的狮子,生锈的机器人和会动但不会思考的稻草人等等。(一定要让孩子看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书。有时名著虽好,但如超过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范围,孩子读起来就辛苦。也要注意选适合孩子口味的书。好书太多,反正十辈子也读不完,于是读适合年龄段的、适合口味的就显得很重要。如梓恒所写,成年人可能觉得幼稚,但正是孩子们的至爱)

记得当时我从午觉后到晚饭前一直陶醉在其中。(可见书的魔力)

为什么一本书不管是那个暑假或是现在,我都一直沉迷在其中?因为那是我看的第一本名著——《绿野仙踪》。(经典一定是能超越时空的)

可是现在我已经把曾经那天精彩的场景忘掉了许多,这又让我感到内疚。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我现在可以重新感受到那次读书的滋味。(时间流逝,会有所遗憾。但也会因某种机缘,重新警醒)

我靠在床头,一页一页翻着那本书,一边回味这本书的滋味,一边回想着当时看这本书的滋味。(两个“滋味”,都让人流连)

梓恒文章给我们许多启示。

我们常怪孩子不爱读书,买的经典都不读。但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问题:这些书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读么?这些书适合这个人读么?

读书是有阶段性的,读书又是非常个性化的。正如交友,不同阶段会有不同朋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朋友。

于是,不同阶段读不同的书,甚至不同的人也会读不同的书。正如梓恒对有些书毫无兴趣,但对那本《绿野仙踪》却沉迷异常。

所以,如何选择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合乎孩子口味的书,则是家长与老师共同任务。

这段时间除了必读书外,我也给孩子推荐了一些书,多是以教材为点向外的延伸。如《六神磊磊读唐诗》、《魏晋有美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世说新语》、《中华对联故事》等,浅而有趣,深受孩子喜爱。

假如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能让孩子喜欢上读书,真是功德无量!

任重而道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