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赵强

【摘要】目的:探析经方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106例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常规西药+经方乌梅丸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通过经方乌梅丸治疗后效果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方乌梅丸;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现阶段对发病机制还无明确定论,但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不良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约达90%,且老年患者为主要人群,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中医药在J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将中药运用到疾病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本文主要探讨经方乌梅丸对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106例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32~70岁,平均(49.27±7.14)岁;观察组53例,男性25例,女性28例,年龄34~71岁,平均(48.82±7.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89,规格:0.5g),剂量为0.5g,每日2次;在此基础上加用经方乌梅丸治疗,组成成分白芍、地骨皮、山萸肉、知母、乌梅、苍术、连翘、元参、黄连、黄芩、鬼箭羽、细辛。每次6丸,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接受12周连续治疗。

1.3疗效评价

显效:经治疗后,餐后2h血糖<8.2 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有效:經治疗后,餐后2h血糖~10.0 mmo[/L或空腹血糖<8.2mmol/L;无效: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未至上述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因胰岛素作用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减少等多种原因引发的慢性疾病,特征表现为高血糖症状。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以胰岛素类、双胍类、磺脲类为主,但有关数据指出,上述药物长期服用后,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腹泻、口干、贫血、皮疹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等。目前,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治疗效果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中医将糖尿病划分至“消渴”范畴,其中上热下寒型患者多为脾胃气虚,长期如此容易造成寒热夹杂、上热下寒,所以,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在治疗中需要扶助正气、健脾补肾、补养气血。

经方乌梅丸中的乌梅、白芍可滋养阴液、酸甘化阴,起到收敛生津的作用;连翘、黄芩、黄连配伍起到解毒、清热除燥的作用;苍术起到燥湿健脾的作用;山萸肉起到固虚脱、补肝肾的作用;地骨皮、知母和元参配伍起到生津润燥、清热泻火的作用。诸药连用共奏除燥祛湿、清热解毒、酸苦制甘之功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6%高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于对照组69.8%,且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通过经方乌梅丸治疗后,疗效更为显著,并能改善血糖水平,控制疾病的进展,对延缓糖尿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