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次脐带的剪断,第一次是出生的时候,第二次是发育的时候。希望跟母亲(原生家庭)脱离某种关系,因为只有脱离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有时候不知不觉在限制孩子,甚至以爱之名,因为爱太伟大了,大概你在骂孩子的时候也会说,爱你我才骂你,但事实上,爱应该建立在一个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对待父母的态度”。而表示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的孩子,却高达56.28%。德国海灵格先生曾说过:“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界限感就是懂得自己与他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明白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说白了,界限感就是在人际关系中掌握适当的分寸,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自由,各得其乐。缺乏界限感的人,常常把自己依附于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所有的关系,都有界限,包括爱,父母子女之间的爱,夫妻伴侣之间的爱,朋友之间,都一样需要界限。物资界限:决定你是否愿意给予或出借金钱、汽车、衣服、书籍、食物等。情绪界限:这就像一条虚拟的线或力场,把你和他人隔离开。健康的情绪界限能限制你向他人提建议、责怪他人或接受埋怨。你不会因为别人的负面情绪和问题而感到内疚,也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话。健康的情绪界限需要明确的内在界限——了解自己的感受,知道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无论在过去或者在今日,做一个母亲其实不需要过度的母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给他们爱,而不是你的思想……”——纪伯伦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其实很多人都是被动式的,灌输式的。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天气转凉了,妈妈不问孩子是冷是暖,赶紧要给孩子穿得暖暖的,这样心里才踏实;到吃饭时间了,妈妈不问孩子饿不饿,一定要孩子把她认为有营养的饭菜全部吃下去,这样才觉得安心。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妈妈觉得你该睡觉了,妈妈觉得你该运动了……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凭自己的感觉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将吃喝拉撒睡都控制在自己觉得合乎情理的范围之内。妈妈觉得你该做作业了,妈妈觉得你该上补习班了,妈妈觉得你该弹琴了,妈妈觉得你该交这样的朋友,妈妈觉得你该上这个学校,妈妈觉得你该选这个专业……有一种好叫你对象觉得对你好;有一种知道叫我以为你知道;一旦我们过度陷入虚假意识偏差,我们就很容易自以为是,而这会严重阻碍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也会影响我们人际关系好坏,给我们的生活、情感、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虚假同感偏差效应又叫作虚假一致性偏差,是指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比如自己疑心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如果家长一直这样为了孩子好,而或温和或强硬地去让孩子做那些所谓正确的事情,会有什么后果呢?孩子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感受什么是别人的感受,对自己的认识会很模糊,看起来乖、听话,实际上是因为自我很虚弱。孩子因为经常被大人的感受“入侵”,所以自己也没有什么边界感,容易去干扰和控制别人而不自知。这样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模糊,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人生规划这一系列都会很模糊,同时也会更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实物会习惯性的去否认(因为父母就是这样对他的)。在家庭治疗中,有这样的定律,一个从小被控制的孩子,长大后很大概率上会发展成为两种人:一种是唯唯诺诺,在婚姻中不断退让隐忍,去不断重复小时候被强迫和控制的体验 ,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强迫性重复”。一种是长大后开始控制别人,将曾经被强迫和控制的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这个人可能是伴侣,可能是孩子,不良的教养方式就这样被代代传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讨厌父母小时候那样对我们,但是长大后我们却依然的会选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孩子,我们最终长成了“我们所讨厌的样子”。做父母的,永远扮演一个容纳和支持的角色,在孩子身后,把成长的体验归于他,把承担的能力归于他,把最终他的成就归于他,让他体验、面对、承担,让他在我们的保护下得到锻炼,一点点变得强大,最终实现与我们的分离,走向他自己的世界,这就是最好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到最后就是一场注定的别离,而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放手。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够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而迟迟不愿意放手的家长就是在培育一个巨婴。情感是多么细腻的觉知,有谁可以替你哭,替你笑,替你感受来自万物的滋养?
作者简介:贤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