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能换位思考与积极关注对方,就只能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
心理学家李克富教授说过几个故事,让大家回答如何应对。
一个是幼儿园讲座中,提出“假设一个4岁孩子对老师说,爸爸打妈妈了,你作为幼儿老师如何应对”?
再一个是生活故事,看到一个老人带着孙子玩,突然一只狗窜出来吓哭了孩子,这个老人气愤不已,抓起竹竿追赶恶狗而去,留下孩子哇哇大哭,这时候换做你会如何做?
还有日常生活遇到很多事情,当时由着性子直白处理,过后反思,无益于问题解决,还搞得一地鸡毛,这看似处理事情没有章法,背后也折射出心理活动模式,性质类似如上。
这就是,处理事情与问题有个理念,即一个人不是因为遇到不顺心事情而运气不好的,而是缺少共情能力才不断遇到不顺心事情的。
所谓共情是个泛滥词语,顾名思义就是感受别人情绪的能力。更加标准的定义,是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心理能力。
但是,知道共情不等于做到共情,做到共情不等于做好共情,这绝不是简单的事情,甚至说要逆本能而为之!
如同上面故事,我们先关注孩子感受先去保护孩子才是共情,如果像那位老人跑去追赶恶狗则是处理自己感受,这不是共情,是宣泄自己情绪。
共情的特点是,先关注人而不是物,先关注别人而不是自己,先关注积极而不是消极。
稍微观察周围那些与人为善的人,特点就是共情能力强,不是表达表面的虚伪,而是发自内心世界的积极关注。
共情有三步,先走进对方内心世界,再体验对方感受与需要,最后走出来表达反馈,可以简述为“走进去、感受到、说出来”。
最重要的则是第一步,具有走进去的意识和觉察,也就是以对方为中心,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与需要,俗话说的“听话听音”“察言观色会意”,至于说的如何反而不重要,毕竟走进去就一定会有真诚的表达。
举几个例子看看。
一个听出需要的简单故事。假如路过朋友那里,上去坐一会,人家先是欢迎,然后说这几天如何忙乎,又说当天要乘机出发去外地。这个言外之意比较明显,站在人家角度,就是委婉告知要出发,还有就是希望顺着问啥时候,时间来得及不,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会接下来没有数了。
如果自己意识不到这点,人家时间还算充裕,会和你闲聊一会,过会儿还是要提及这一点,可能说得明显了,这时候看你是否意识到。如果还是不能觉知到,最后人家就不得不直接点明白,这时候尴尬的就该是你了。
当然了,“如果你不感到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最简单的“听话听音”,也是共情三部曲的第一步,即走进对方的心理世界。
最简单,也最关键,因为如果不能换位思考到对方身上,不能积极关注对方,接下来只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
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好比入门是最难的,窗户纸一层但戳破这层窗户纸最难,唯一的对策就是警惕“自我中心主义思维”。
再举一个公交车故事。公交车上有位老人去某学校不知道何处下车,问司机回答不知道,又询问大家,有人出主意问学校人,有人说不知道,我查询了手机地图,发现这个学校不在路线上,可以在最近处下车,就告知结论。这个很简单,因为对方说出了诉求,表现出着急无奈,需要就是知道下车站点,最好共情则是告诉“不用着急,帮忙查看手机地图,看看哪个地方下车最近”。
共情,就是放松情绪,把自己当别人,努力以别人为中心,站在别人角度看事情,听话听音,感受需要,适当表达,若能满足需要最好,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