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后语言能力衰退明显

语言流利性下降是老年人的重要言语表现。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说话大多有这几种表现:无实际意义的词语来回重复、缺乏要表达的信息、所说与所想不一致而形成口误、话到嘴边想不起来(舌尖现象)等。很多情况下,老年人不能意识到和控制这些问题。

我们以江西师范大学65—90岁的退休教授和副教授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这些老同志健康状况都较好,没有明显的言语交际障碍。

我们发现3个规律:①随着年龄增加,口语不流利的现象频次越来越高,口语流利的表述能力在缓慢下降;②65—69岁的老人口语流利的表述能力无明显下降;③跟65—69岁的老人相比,70—74岁的老人口语不流利的现象频次提升非常明显。这可能是老人语言流利的表述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外学者阚泊尔等人也研究发现,人到了70岁后,在语法的复杂性和命题内容方面存在明显老化衰退现象。

老年人口语表述能力下降,既是生理机能老化的结果,也与老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研究中,我们把老年人分成好动型、好静型、平和型、焦躁型四类。好动型老人都有兴趣爱好,如跳舞、打拳、旅游等;好静型老人一般没有明显的户外兴趣爱好,大多数时间是看电视;平和型老人对生活较满意,对人对事不那么激动和愤慨;焦躁型老人对社会、对他人有较强的不满和排斥心理,对生活抱怨较多。调查显示,跟好静型和焦躁型的老人相比,好动型和平和型的老人口语不流利的现象频次偏低。

由此可见,积极心态和健康生活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语言能力下降。愿您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老龄化和老年生活,活出精彩的夕阳晚景。(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楚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