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的祝寿对联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和金石学家赵明诚,是一对著名的“诗词夫妻”。相传有一次,他俩被邀请到青州参加乌老寿星150岁的寿宴。酒过三旬之后,众人请李清照夫妇作一副寿联,以祝乌老寿诞。丈夫赵明诚故意向李清照挑衅,为了难住续写贺寿对联的妻子,他在上下联的开头都设置了极为艰难的关卡:
这是一副藏头联,开头藏“乌老”二字,言词却极带贬义,要求续写者不光要结构上接续对联,还要在内容、意思上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使之变为褒义,达到颂赞乌先生150岁大寿的目的。
李清照不愧为一代女豪,略一沉吟,便续写了对联。联曰:
在康熙八十大寿的时候,有一个善于奉承拍马的大臣,进献了一副祝寿对联:
清代文学家刘凤诰,才思敏捷,涉笔成趣。一日,一老翁用贵重的纸请他写副对联,当时他正伏在桌旁写字,就问老翁:“何时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十一日。”刘凤诰即在纸上写道:
老翁看了暗暗叫苦,但不敢出声。他又问老翁今年多大岁数了。老翁说:“正好八十岁。”于是,刘凤诰接着续写下联:
老翁喜出望外,称谢而去。
相传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3900多人。
其中有一老者141岁,他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乾隆出了上联:
“人生不满百”、“世上难逢百岁人”均为世间俗语,上、下联虽将“百”字隐去,但所言均在“百”上,可谓巧妙。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生前为官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得罪了很多权贵和豪绅。六十大寿时,门庭冷落,车马稀疏,家人颇为不平。郑板桥于是亲自动手,为自己的六十大寿写了一副很长的贺寿联,劝慰子女亲朋:
细细研读,该对联俚词俗语中所透露出来的那种洒脱、那种通明,实在是高人一等,成为他一生崇尚“难得糊涂”的最好注脚。此联将他愤世嫉俗、企求超脱的心奔描得淋漓尽致,却落笔轻松,豁达大度,显得雅趣幽默。郑板桥之所以长寿,恐怕“秘方”尽在于此。
有一次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的康有为生日,维新派为了宣传新政扩大影响,在北京隆重举行祝寿仪式并收到很多寿联。其中有这样一副:
上下联倒数第三字合起来,正是“有为”两字,即为康有为的名字。这样康有为不就成了妖孽和贼人了吗?维新派成员看了极其愤怒,有人要消毁它,有人却主张挂出以证明顽固派是无理取闹。正当两种意见争执不休时,梁启超不声不响地挥笔疾书将上下联后两字改后使寿联变为:
众人读后,无不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