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乘警、检票员都是小朋友,这里有一条儿童铁路!

通讯员 康健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在哈尔滨儿童公园有这样一段铁路,它是新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在这条铁路上运行的一列小火车,承载了哈尔滨几代人童年的记忆。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让我们跟随铁路人来了解一下这个儿童公园小火车背后的故事。

说起这列举世闻名的小火车,那得从1955年秋天说起:当时,为培养少年儿童爱劳动、爱科学的优良品质,经哈尔滨铁路局监委书记张林提议,哈尔滨市政府决定由市长吕其恩为主任,吸收团市委、市城建委、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车辆厂等14个单位19位负责人组成儿童铁路修建委员,并于10月22日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开始着手修建儿童铁路工作。

儿童铁路最初选址在哈尔滨市的道外八区广场,由哈尔滨铁路局设计事务所勘测完成。但经哈尔滨市领导审查发现,此处紧邻滨洲铁路正线,火车频频往来,车辆噪音和机车喷出的浓烟影响环境,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于是,决定放弃另辟新址。经设计人员重新考察,选定哈尔滨市南岗马家沟河畔的铁路花园。这里原为中东铁路时期的苗圃,河水清澈,绿树成荫。

哈尔滨的儿童铁路建设,当初还得到铁道部的大力支持,特地从太原铁路局调来窄轨;机车和车厢是由哈尔滨林机厂、车辆厂工人制造的。线路和道岔,由哈尔滨、三棵树工务段铺设。水鹤和照明设施由哈尔滨水电段安装。在哈尔滨实习的上海铁路电信学校的学生,安装了信号线和信号灯。土方工程由哈尔滨市机关干部、工厂企业职工、驻哈部队官兵、大中小学学生义务劳动完成。

1956年的那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对当时哈尔滨市的孩子们而言,是一个终身难忘的节日。在那一天,哈尔滨儿童公园内新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诞生了!从此,“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光环便一直萦绕在小火车身上。

当时的通车典礼仪式,在新建成的 “北京站”站前广场举行,哈尔滨各界人士及少年儿童四千人参加了仪式。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儿童铁路“北京站”站长孙忆新,代表全市少年儿童发言。吕其恩市长剪彩后,“少先号”女司机赵宗瑜拉响汽笛,满载着少年儿童缓缓启动。

儿童铁路环绕公园一周,全长2.17公里,铺设每米重24公斤轻型钢轨,轨距762毫米。儿童铁路设“北京站”和“莫斯科站”,全程走行12分钟。铁路的小员工是由240名少先队员组成的,自行管理。火车司机、司炉、站长、检票员、车长、列车员、检车员、扳道员等一应俱全。全部由12岁至15岁之间少先队员担当,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活动。至今小火车通车65载,培养了3万多名小员工。

列车上的司机、乘警、列车员和广播员,以及站长、售票员、检票员等员工,全都由身着制服的少年儿童担任,一切都有模有样。那时候当选“儿铁”小职工,可是那个年代所有孩子的共同梦想。只有大概全市最出色的200多名学生才能得此殊荣,真是老骄傲啦,说出去,就连全家走路都带风!

在1956年5月12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样一条消息: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将在哈尔滨铁路花园修建,并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通车。这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喜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厚望和寄托。

当时的“北京站”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飞檐雕栋;“莫斯科站”为俄式建筑,塔楼高耸。1965年,将“莫斯科站”改称“金边站”。1997年5月,仿北京站建设的“北京站”新站舍落成,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惟妙惟肖。1999年增建“山海关”儿童铁路隧道,全线木枕更换成混凝土枕。

哈尔滨儿童铁路通车至今,机车5次更型。通车伊始,儿童列车由蒸汽机车牵引;1969年,在老市长吕其恩的关怀下,第二代儿童列车问世,车头由内燃机牵引,车厢由2节封闭车厢和4节敞篷车厢组成。1984年,第三代儿童列车问世,车头换成现代化的流水线形,用柴油做燃料,车体由封闭式的7节车厢组成。第四代小火车2002年8月改为复古式车头;并对车体进行翻新,车厢由六节软席组成。可容纳192名乘客。2013年第五代少先号小火车又恢复最初的蒸汽机车车型(燃油),牵引6节”软席车厢”组成,可容纳192名旅客。

哈尔滨儿童铁路是新中国的骄傲。通车以来先后培养了2万多名小员工,安全行驶近30万多公里,运载“小旅客”约2000多万人次。多次接待了近百个国家的外宾代表团10多万人次。1965年10月,接待了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来访的柬埔寨王国首相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为新中国赢得了不少荣誉。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坐小火车的画面都清晰如昨:耳畔呼啸而过的火车声,车上伫立着最帅气的翩翩少年和最漂亮的女孩,窗外一闪而过绿树成荫的风景……如今,当年的孩子们,早已渐渐长大,渐渐老去,而公园内的小火车依然在运营,通常在5月至10月间可乘坐,现在的票价为20元/人。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690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康健、王宝滨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