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象群从何而来,一路向北又是怎么回事?

15只云南野象群已经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昆明,动物专家们此前通过投喂香蕉、玉米等食物引导它们远离人群,各地工作人员在车辆密集路段也设置了路障。但是这些办法似乎都不太奏效,野象群并没有知难而退,人们目前也拿不出妥善的方案“遣返”这批云南野象。

云南野象从何而来

这群云南野象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保护区内,实际上它们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就一路向北。本来它们是一支16只的大象队伍,一路上走走停停,去年底一只母象在普洱生下了一头小象,今年4月份又有两头公象原路返回,所以我们最近看到的云南野象群是一支15只的队伍。

云南野象群

它们从西双版纳到昆明,长途跋涉五百多公里,走了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走得很慢。与其说是在赶路,倒不如说是在“逛吃”。它们一路逛一路吃,沿途风景美如画,各种美食野果也很丰盛,其实人家悠哉得很。

据了解,一只成年大象每天要吃30到60公斤的食物,所以它一天中有16个小时都在进食。但是大象的消化系统不行,大概只有40%的食物能够被吸收。

这群云南野象属于亚洲象,是亚洲大陆上现存最大的动物。亚洲象的祖先是始祖象,最早生活在北非地区。在大约7000年前,亚洲象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包括秦岭淮河地区、中原地区和云南省。

此后,随着气候变冷,亚洲象就开始一路南迁,逐渐退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到18世纪以后,在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找不到亚洲象的踪迹。

清缅战争大象兵

亚洲象作为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曾经一度作为人类战争的王牌武器。在十八世纪的清缅战争中,最强盛的大清王朝遇上了最强盛的缅甸贡榜王朝,双方进行了一场长达7年的大规模战争。尽管大清王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战争过程却极为惨烈,双方都损失惨重。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贡榜王朝甚至动用了3000大象兵,重创了清朝军队。把大象作为坐骑,虽然战斗力爆表,威慑力很强,但是大象作为战争工具也有致命的弱点。首先,大象很笨重,不仅行动缓慢,而且远不如马匹灵活敏捷,拐弯抹角很麻烦。其次,一只大象需要多人驾驭,有站在大象背上作战的,还有专门负责控制大象行动方向的,而且大象很不好驾驭,有时候根本不听指挥,很令人头疼。

云南野象一路向北是怎么回事

这群野象一路向北,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那么它们要去往何方,走到哪里才会停下来呢?

亚洲象

实际上,这是亚洲象的一种北返现象,古已有之。根据历史记载,在我国境内,亚洲象至少出现过3次大规模北返现象,分别是公元前700年~前200年、公元580~908年、公元908~1050年。

在北返的过程中,亚洲象践踏庄稼从而引发人象矛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据《宋史·五行志》记载:“建隆三年,有象至黄陂县,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复、襄、唐州,践民田,遣使捕之。”在印度,亚洲象破坏农田庄稼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甚至每年都会造成人员伤亡。

云南野象

至于亚洲象北返的原因,有人说是领头的大象迷路了,也有专家认为是地磁暴现象造成的,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靠谱。这群云南野象之所以生活在西双版纳保护区内,就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增加侵占了它们原本的栖息地。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小,被分割在几个块状的子保护区内,栖息环境和觅食环境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所以才不得不经常穿过居民区到农田中寻找食物,进而引发人象矛盾。这一次的云南野象群北返,或许就与此有关。

不过,这群云南野象一路向北肯定是暂时的,也会有终点。相信不久之后,它们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返回到西双版纳保护区内。

北大“扫地僧”韦东奕火了:历史上顶级的数学家可以“恐怖”到什么程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