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行(9)1909年张柏林拍摄的宜昌三峡风光
引子
1909年1月,芝加哥大学为了调查中国的教育与地理,派遣东方教育考察团来华,地质系教授托马斯·张柏林与其子罗林·张柏林同为成员,28岁的罗林负责全程摄影,他以详实的文字回忆、极高清的照片,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记录。
时光久远,部分照片并未注明地点,我们查阅大量资料进行严谨考证,按时间顺序进行还原解读,与喜爱历史的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
第9篇概况
1909年3月11日6点半,考察团一行在沙市乘船溯江而上,下午6时抵达宜昌,3月13日开始了三峡之旅,当日途径南沱、三斗坪,3月14日抵达新滩,3月15日途径秭归。
一、初到宜昌
1、1909年3月11日6点左右,船到宜昌,罗林在船上拍下宜昌城的远景,江面上桅杆如林,应该是来往三峡的主要木船,旁边还有几艘小艇穿梭,远处可见一座不高的塔,旁边还有一处城楼状建筑,可能是宜昌城墙的所在。
2、罗林在船上往下游的方向所拍,江中的木船密密麻麻紧挨在一起,宜昌城对岸的小山在远处隐现。
3、考察团一行乘坐的木船,停泊在宜昌的对岸,抵达宜昌的第一晚,罗林和其他成员就睡在船上,这张照片未注明拍摄日期,片中船上的船工,正挤在一起吃着饭,有可能是3月11日傍晚,也可能是第二天清晨,画面左侧的一座金字塔状山峰,可能是磨基山。
3月12日,考察团进入宜昌城,会见了当地的外国人,并参观了教会学校,可能是行程时间紧张,罗林并没有带相机上岸,从而未能拍下城内的风光。
二、西陵峡风光
(1)初入峡江
我们将清朝时期的宜昌地图与如今的卫星地图进行对比,再结合罗林拍摄的照片,大致可以判断出考察团在西陵峡的拍摄顺序。
4、1909年3月13日的清晨,天气晴朗,微风习习,6点30分左右,考察团成员乘坐的轮船航行至西陵峡口,罗林在船头上拍摄了前方的景色,一艘木船正在靠岸,岸边可见长长的棚屋,可能是一处补给点。
5、罗林所乘坐的木船也停靠在前图的岸上,他拍摄了这张照片,特别注明为峡口的渔网,那是长江上的捕鱼船,整个渔网都罩在了船上。
6、西陵峡上,江水并不见湍急,来往的船只已经升起风帆,借助风力向前而行。
7、西陵峡内,照片右侧的绝壁陡峭,左侧的岸礁嶙峋,转弯处一艘帆船驶来,那是传统中国山水的意境。
(2)黄牛峡内从南沱至三斗坪
罗林一行抵达南沱后,前往黄陵庙,又至三斗坪,这是民国地图与卫星地图的行程路线。
8、3月13日的中午时分,考察团成员所乘的木船抵达南沱,他们上岸进行了考察,罗林站在岸边拍摄的风光。
9、罗林在南沱附近,拍摄了黄牛峡的标志性山峰“三把刀”,照片左侧是一艘木船巨大的风帆,船上的几个船夫好像都在歇息。
10、这一张照片是稍微远一点的黄牛峡“三把刀”风光,又一艘帆船在江中驶来。
11、船航行至黄牛岩,左岸上的建筑为黄陵庙,传说曾有一头黄牛相助大禹治水,春秋时期即建有庙宇祭祀,后世又被称为黄牛庙,三国时诸葛亮曾重修此庙。
12、位于三斗坪下游的一处沿岸风光,山坡的底部树木丛生,依稀可见民居掩映,其后的高山雄阔,景色壮美。
笔者2013年7月16日在三峡大坝下游所拍,与罗林所拍的第12图是同样的山峰。
13、罗林登上岸,在高处拍摄的西陵峡风光,一条小径连通山上与岸边,远处的长江缓缓东流,转弯处两只帆船飘着在江中。
14、罗林拍下的岸边风光,一户人家的房屋建在高台上,两侧的坡上好像种了植物,坡底的路上,考察团的一个成员正站着看着罗林。
15、1909年3月13日,罗林拍摄的此景,是三峡大坝的坝址三斗坪原貌,九年后的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冥冥之中,一百年后,2009年三峡大坝工程全部完成。
笔者2013年7月16日拍摄的三峡大坝,不过与罗林拍摄的方向不一致,仅供读者朋友们对比参考。
16、罗林在三斗坪附近拍摄的一处沿岸山地风光,一个小孩子正在坡路上走着,上方的一间民宅,旁边竟然有着两座坟茔。
结束岸上的考察继续航行,罗林回忆他们在三斗坪附近的Ta-Tong地点遇到急流,船长考虑到安全,决定第二天再出发,Ta-Tong究竟是何处,今已无此地,我们搜集了大量资料,终于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版的由巴县县令国璋所编撰《川行必读峽江图考》中找到答案,大家熟知的三斗坪被称为山斗坪,其后正是塔洞,当然三斗坪的三是不是山,则有待宜昌的读者朋友们去考证了。
(3)从崆舲峡经牛肝马肺峡至新滩
1909年3月14日早上6点半,考察团一行从塔河上行,当日行程如上图所示。
17、途径崆舲峡,罗林拍下的这张峡口的风光照片,两岸高山峭壁,长江之水穿行其间,景色有着壮阔之美。
18、崆舲峡口,前方的一艘大船,有着众多的船夫,大家站在船的两侧,几人一组,奋力摇着橹桡。
19、崆舲峡的沿岸悬崖绝壁,一艘木船出现在罗林的镜头中。
20、崆舲峡的一处险滩,一块巨石矗立江畔,历经多少年的地质运动,此处峡谷礁石众多,夏日涨水时分,暗礁急流,极易出现船毁人亡的事故,以致船家到此必将乘客从船上清空再航行,从而又被称为空舲峡。
21、在牛肝峡附近的急流中,一艘小木船出了事故,停靠在岸边,半个船身已经进水,旁边的一艘船正在救援。
22、位于牛肝峡附近的一处岸边,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张望着,山坡上建有联排的房屋,最上方的空地还有一处庙宇。
23、牛肝峡与新滩之间的峡江风光。
24、到达秭归县的新滩时,考察团一行上岸进行了考察,新滩原为青滩古镇,宋朝时被山体滑坡所毁,堵塞长江达二十年后被凿通,明朝时又遇滑坡,又堵八十二载才疏通,之后这里渐渐又有了发展,成为新滩镇,罗林的这张照片,近岸处是几处棚屋,用竹席覆盖屋顶,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往上,可见有成片的砖房民居,画面中右可见一座白塔,那是专门装殓在新滩被淹死的死难者尸骸之处。
25、新滩的长江水,激起的滔滔白浪,说明下方有滚入江中的巨石,从这张照片更加可以看到此处的地质状况,这是几百年前大滑坡留下的印迹,遗憾的是,罗林拍摄的100多年前的新滩镇,依然没有逃脱悲剧的结局,1985年6月12日3点45分,新滩镇又遭遇后山大滑坡,全部建筑随滑坡体一起推入江中永远消失,唯一庆幸的是百姓之前就已经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26、从新滩出发后不久,江面宽阔,岸边大多是较软的砂岩,罗林回忆在一处名为Hoang-tsien的地方,他们所乘的木船遇到强风,风帆的绳索突然断了,船帆瞬间掉落,险些导致船翻,有些人害怕起来,很快就撞上了礁石,幸好船因此停靠在礁石旁,没出大事,罗林他们在此停留了一个小时左右,后来木船被绳索拖到上游一小段距离,并抛锚过夜。
1909年3月15日,考察团乘坐的木船离开Hoang-tsien,经过巴东前往巫山,欢迎您关注下一期《初到四川》,因水平有限,文中如有错漏之处,还望读者朋友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