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更乐招岗拿泰华奶奶打赌,结局竟然是这样! 2024-05-03 19:22:14 故事一则招岗泰华庙三个奶奶,更乐大村,泰华庙却没有奶奶!!!缘由,更乐泰华爷看不起小村招岗泰华爷:招岗泰华小痴脑,不敢来俺更乐大池走一遭!招岗端工(神汉)”老黄蛋”正在屯庄崖上割柴,听说更乐人口放狂言,扔掉大担和裤镰,招呼本村年轻人抬上泰华爷神像直奔更乐村。两村相约:招岗泰华爷敢在更乐大池水面走一圈儿,甘愿赌本村泰华奶奶给招岗泰华爷!招岗年轻人抬起泰华爷神像在更乐大池水面走了一圈儿,每个人鞋底都没湿了(踩水持技?不清楚!)。更乐人想反悔,来不及了。招岗年轻人们抬起更乐泰华奶奶神像抬回了招岗庙岭泰华庙。从此,招岗泰华庙供奉三个奶邚——原本就有两个;更乐本来就一个泰华奶奶还输岀去了,泰华爷只好过单身了!!!这个故事姑且分享。思想性和格调不好细究,听听而已!有兴趣,可以实地采风。庙内有古柏古碑神像等。对面是古东井和战国兵寨小寨尖儿!还有冯亭墓遗址!!!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赞 (0) 相关推荐 探索华州:下庙甘村发现宋代无头赑屃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近日,新浪博主"让我想哈"发布了一组拍摄自华州的赑屃(bìxì)图片. 负重赑屃的脑袋已不知踪影,体型硕大. 民间传说,赑屃上古 ... 华州杏林镇:五龙山下五个村轶事·古迹 邮箱:3125136050@qq.com 五龙山下五个村轶事·古迹 作者:张文 宋朝峰 五龙山位于华州城南约五公里处,因五座山峰脊梁陡峭,蜿蜒由下而上至顶部交汇在一起,远看就像五条龙,因此得名五龙山. ... 桐村游记 桐村,是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黄湾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后枕茅坪,前临西江,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却承载着十分厚重的人文历史,可以说,桐村的历史于云安文史而言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今年劳动节假期的最后一天 ... 华州大明镇:“太平寺”与「泰度庵」的传说 邮箱:3125136050@qq.com "太平寺"与「泰度庵」的传说 作者 张书经 王风 中秋季节,故乡华州正是一片秋收繁忙的景象.晚上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村民们在月光下边忙着剥 ... 华州区下庙镇:新建村名称的由来 邮箱:3125136050@qq.com 新建村名称的由来 明代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大清官桑溥任职华州知州时,看到山洪潴流城北,形成长四十里.宽十余里的"天鹅池". 北乡 ... 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史书和民间传说众说纷纭,哪个更接近真相? 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史书和民间传说众说纷纭,哪个更接近真相? 编剧脑洞搭配传说更精彩!让我们看看那些来自民间故事里的男主! 近年来,编剧们似乎都走上了一条"脑洞大开"的道路,主角们来历千奇百怪.能力推陈出新,现在没点亮眼的剧情设计显然都无法跟上时下流行的节奏了.不过编剧们显然不必担心啦,毕竟艺术来源于生 ... 辟谣:响尾蛇幼蛇比成年蛇更毒?仅是民间传说,尚无科学定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一句话道尽人们被毒蛇支配的恐惧.尤其是生活在农村里面的朋友,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山野林中,蛇几乎是最常见的动物之一. 正所谓"七月黄蜂八月蛇 ... 招岗两副门庭联 细说招岗两副门庭联 招岗有两家院落引领时尚,以其石刻门庭联语惹人注意. 其一,在正街上圪台上,杨姓北院(后为王家居住). 据说,杨家主人杨全德民国九年(1920)后发达,成村之首户.杨家注重教育投入, ... 春夏换季时节难免有冰雹,山东民间传说多联想到秃尾龙 昨天夜里,胶东半岛不少县市区又遭遇到了冰雹天气.眼下正值大樱桃果实膨大期和苹果的坐果期,突然而至的冰雹也让农民们很揪心. 按照气象资料的解释,冰雹的形成,积雨云.强的风切变.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是必 ... 蚩尤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被黄帝赶尽杀绝民间传说还原真相! 从古到今,我们都把黄帝和炎帝当作自己的始祖,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认为蚩尤也是我们的始祖,华夏两始祖变成了华夏三始祖.黄帝时期距离现在太过久远,留下的文字记载也很少,很多相关的记载 ... 庙小联大——从招岗土地庙庙联说涉县人的宇宙观 涉县人的宇宙观 --从招岗士地庙庙联说起 招岗后山土地庙,实在是个(不好意思用"间"来称量其规制)小得不能再小的庙宇.山雨敢打保票,到后山风景区旅游的驴友们,没有当地人指点,这座离 ... 【民间传说】吕祖为什么不好意思进涉县杨庄滴谷寺和菩萨院? 滴谷圣水寺,南海紫竹灵 --吕祖不进圣水寺和菩萨院的传说 每年旧历四月初八,佛主释迦牟尼诞辰.我们杨庄这个深山小村,比过大年还要热闹许多. 这一天,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会提上馍头.香.烛.黄裱等,怀着对佛 ... 诸葛亮死后是如何安葬的?民间传说:棺材南抬、绳断便葬?假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于五丈原,诸葛亮甚至在前线分兵屯田,准备将北伐长期进行下去,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诸葛亮都已经54岁了,并且长期在军中操作,不仅仅要管理整个国家 ,还要亲自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