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人”,先“成己”
文丨南鸢 · 主播丨苏木
如果你跟一个人比赛射箭,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对方胜了,而你输了,这个时候你会作何表现?
如果把这次射箭视作我们人生中的每一次的考试、比赛、选拔,你的表现又是怎么样的?
当自己输了,很多人会想,这次运气真差、这次题太难,裁判不公平、对手太奸诈,肯定有暗箱操作……甚至,你可能会认为,是那天天气不好……
如果我们将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而转向对方,我们能否为他人的成功心生欢喜?
古语有言,君子有成人之美。
这不是一句高尚的道德宣言,而是一种理性的人生选择。它也不是一种必然的功利选择,而是一种应然的自然法则。即我们“应该”这么做,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只有成全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一、“成人”先要“成己”
但是,要如何成人?“成”即是成就、成全。更多的人是愿意成全别人、帮助别人的,即使我们并不从中获取什么。
但是一个愿意付出的人,首先自己是富足的,如此你才会有所施。同样,一个人越是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存在,也就越能深刻地理解他人的存在。所以,一个人在“成人”之前必是要先“成己”。
如何“成己”?就是不断地精进。
这种精进,小到工作学习,大到修行明道。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成己是率先要做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正如“挟太山以超北海”我们做不到,但是为老人折枝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对一个普通人来讲,将自己的分内事做到最好,在独处时做到不自欺,并在每一次遇到困难障碍时,能够不退缩不避让。在与人交往时,不虚伪不逢迎不屈下。对世界万物,永远保持好奇心,持有敬畏心,不骄矜,亦不卑下。这也算是“成己”“成人”了。
这些,看似人人都能做到,但难在能事事做到。但好在每个人都可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志存高远,以书为径,看遍人情世事;有的人背包走天下,唯觉亲身体验是最真;有的人热爱拼搏,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有的人一生只居一隅,只求平平淡淡、事少心安……
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更多的时候“成己”是一种现世的修行,是一种自我的超越,是一种存在的自我证明。
二、“成己”的基本途径
成己,有两个基本途径。
首要的是要做到“诚”。
成人、成己、成物见之于《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的本义就是真诚。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真诚地对待他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一个人又如何成就自己?
人之所以能成人、成物,在于自己心中有“诚”,才能“思诚”,也才能“诚之”。否则,“不诚无物”。这种“诚”在儒家学者看来是一片“绵绵若存”的真挚情感,是希望人好我好的殷切期望。
诚实面对自己,自己的内心不是空无一物,不是只看见了一间空房。人的内心有“仁义礼智信”,同时也有欲望涌动。人有成人之美德,亦有“贪嗔痴慢疑之私欲”。
而我们要做的是用内心的美德对抗一切随时可能滋生的私欲妄想。在正常的生活中,一个人会很自然地让自己感到舒适,并且人人都可以选择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当人在面对真实自己的时候,即是作为人的存在的时候,应该要先脱离社会人中的幸福抑或痛苦的被定义的人。而只在当下的境况,将自己置于“人”“我”的概念中,去克服生存困境,去面对真实的欲望。人的生存困境与人的欲望,裹挟着人向前进。但人们被裹挟而不自知,反过来说,我们对我们的幸福与痛苦知之甚少。
“困境”就像是一个人“成己”路途上通关要打的怪兽,但实则许多人是逃避它的,而一旦逃避,也就没有做到“诚”。
“欲望”是“成己”行径上缠绕人身的荆棘藤蔓,但很多人任其滋生,还将其视为自然。这也是抛弃了最本真的“诚”。
“不诚无物”,“诚”不是任何物,却能生成人与物,也能将独立的个人与他人的世界、万事万物相连接,“诚”能生成一切的存在。
其二,要“反求诸己”。
“诚”如何“成己”、“成人”,也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由“思诚”而“诚之”,从己身向外的层层外推。
成人之先,应成己,而成己又必须通过成人实现,从逻辑上而言,又无先后之分。
正如有哲学家说的,一滴水(众沤)只有在大海中才能实现自己为水的价值。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射箭的问题上,这个问题其实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对此的回答是: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一样,要先正好步,身体要稳,然后再拉弓发箭。如此,还不中,也不应该怨恨那些射中了的人,而应该“反求诸己”,在技艺上不断精进,超越自己,争取下次射中。这才是正确的成己的方法途径。
三、从“成物”到“成人”
关于成物,《中庸》中有言:诚者,非自成己而已矣。所以成物也。
人在成己成人的过程,同样要克服客观环境的影响,将其创造成更合乎人性的生存环境,否则,成己、成物就只是抽象的概念,必将行不通。
除此之外,成物在某种程度上,即让“物”成其为最佳的“物”的状态。
在哲学课堂上,有一个为人熟知的课堂案例:
一个水杯,握在人的手上、拿起来饮水的时候才成其为水杯。这也是它自身的本性,一旦,将它举起来掷向某一个人,它就不成其为水杯,而是凶器。这就改变了水杯之固有本性,此刻,它已脱离水杯之性,也就不成为原有之物。
这是狭义上地理解“成物”,但我们可以将这种案例适用于很多地方,就可以理解“成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天生寡言喜静,却因生活所迫,在路上吆喝买卖,这也就戕害了他的本性。而一个人灵活好动,创造力极强,却被关在屋内打字、编程,不得自由,这对他来说也不是好的“成己”的生存方式了。
所以,我们通过成己、成人、成物,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所求,也能以一颗仁爱之心观察世间的万事万物。由原来被动的客体转为主动的主体,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并在成己成人的过程,更新主体性,一个人的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也在于此。
唯有将成己、成人、成物结为一体,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庸》所言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