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辨惑,焉能拨迷见智?

文丨刘岩 · 主播丨啄二少

《红楼梦》中有关描写初次进大观园的场景中,有两个人物着墨较多,一个是林黛玉,另一个是刘姥姥。

同样都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都面临迷惑和不安,前者的应对策略是用心观察,小心模仿,不行差踏错一步;后者的应对策略是朴拙真诚,本色示人,但也能拉下老脸卖萌。两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应变能力和处事策略的支撑,我们不妨称之为“辨惑”的智慧。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困惑、迷惑的时刻,无非是程度高低和时间长短有不同,而如何对待这些黑暗时刻则可能成为人生渐渐拉开的分水岭。

赫胥黎曾说: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的价值。面对“惑”,有人能在一路彷徨中找到指路明灯,有人能在一片迷茫中醍醐灌顶,这就是能够辨惑的体现。

人生大部分的时候用来迷茫,小部分的时刻瞬间成长。这个成长的时刻,就是从惑到辨惑再到解惑的过程。辨惑,不仅是思,也是行,是在思与行中推动我们前进的助力。

01

《论语·颜渊》: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我们遇到的迷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能丢。拿不起放不下,这种患得患失的心境不仅影响我们的判断,更会徒增反复权衡的苦恼。

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头驴子,站在两垛相距甚远的草料之间。它打算去吃右边的草料,却生怕左边的草料被别的驴吃掉了;想去吃左边的草料吧,又担心右边的草料没了。于是它只得不停的在两个草料堆之间来回奔波,最后累得精疲力尽而亡,却一口草料也没吃上。

其实想想,很多时候,人不正像故事里的驴子,只不过是草料换成了其他东西,比如各种各样的欲望。

知道想要什么很容易,知道不该要什么才是真智慧。很多时候,我们的迷惑以及随之而来的疲累,都是因为我们完全听从欲望的驱使,成为欲望的奴隶。而事实上,我们所看重的那些东西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未必,因为欲望是无底的沟壑,只会不断被新的欲望取代。那么,我们该如何做?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这样写道: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

他指出人心本是清明的,但因为物欲的遮蔽才失去了本真。所以,如果想要恢复心的透彻明亮,就要把物的遮蔽抛掉。把物当作“格”的对象,格物以致知,慎思以明辨,而不是以占有为目的。

物本身并无好坏,关键在于对于“物”的心态。要知道,人在拥有“物”的同时也在被“物”反拥有,所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物蔽,致迷惑;格物,致良知。物我两忘才是更高境界。

02

《礼记·大学》中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意思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抛开物的遮蔽,能够定下来静下来,才能给思想留下沉淀的空间,让迷惑得到清晰梳理的机会。

有位父亲在一间仓库中丢了一块手表,遍寻不着,眼看天将黑下来,父亲更为着急。此时,年仅10岁的小儿子胸有成竹的对父亲说:不用着急,我能帮你找到,但不是现在。父亲将信将疑。果然,到了晚上儿子真的把手表交到了父亲手上。父亲非常诧异,问儿子找到的方法。儿子回答:很简单,到了晚上周围都安静了,我就能听到手表针滴答走动的声音,寻着声响就找到啦。

急和躁往往是增加我们迷惑的大敌,比如时间的压力、损失的担心或者方法上的无助,种种因素会在无形中增加大脑的负荷,让思维的运转受限。那么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静下来,重新整合身心的资源,发挥更多的主体能动性。

人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或者发明发现中,调动五感的力量很关键。五感就是形、声、闻、味、触,也即人的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什么说关键?

因为,我们经常不自觉地过度依赖大脑。在抽象思维上,当然理性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当我们面临现实生活中的难题时,这些问题都是具体的,也夹杂着感性的。因此,发挥五感的共同作用,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有效的。

正如在找手表的故事中,父亲习惯性用眼睛去找,而儿子却反习惯地用耳朵去找,找到的结果就有不同。

在面对迷惑时,把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认知主体,投入应对迷惑的活动中去。这包括心的运用,也包括身的运用,而身也不是某一个感官,而是感官的综合。

辨惑,就要亮出人做为认知主体的完整性,发挥“人”的全部能量。

03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孔子在答对中,提到了崇德,意思是先提高个人修养,先事后得;又提到了修慝,意思是严格自律,反求诸己;最后提到了辨惑,意思是要处事理智,切勿冲动行事。可见,我们的迷惑往往是因为理性不够、对自己认知不够,却又要求太少。

从这些答对中,我们也看到孔子也指出了一条辨惑的路径:先事后得,严己宽人,不感情用事。即先从修炼个人修养出发,然后在为人处事上秉持行为标准,最后才能理性感性并举,遇惑解惑,不被惑所累。

人,有时候认清自己很难,而面对“惑”恰好是个对照和理清的机会。山本耀司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些别的什么,反弹了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所以,面对“惑”,哪怕有磕碰和跌倒,只要能够让自己在身心内外找到坐标;哪怕过程也可能曲折和漫长,但对“我”是一种更新和转进,这种“惑”反而值得拥抱。

辨惑不易,需要钻木取火的智慧和水滴石穿的坚持。而越不容易的路,沿途的风景可能更惊艳,辨惑即如此。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