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课说“不”

欧小丽

看自己的课,这个要求对我来说,颇有难度。

我知道这是缺点,所以藏着掖着不见光。直到2014年4月在北京参加“飞翔者·勇气更新”的活动上,张文质老师说:“我从来不敢听自己的录音,因为那个人的声音实在太让人难受了。”原来,很多人的感受都是相同的,我和文质老师还是“同道中人”。正在“得意”之际,他又说:“日本学者佐藤学有个观点,教师最好的成长方式就是将自己的课录下来,反复地观看。”作为一名教师,请先“逼”着看自己的课。当然,最重要的是先“正视”,然后自己修正。

可是,我真的缺乏勇气!

教书20年,课堂教学基本上属于“自娱自乐”的状态,总觉得难登大雅之堂,经不起推广与放大。每次有年轻教师说要听我的课,他们表达得虚心,我则感到心虚。记忆中,上过3次录像课,每次拿到自己的“作品”,都只看个开头就“啪”地关掉,因为录像里的那个人,说话的语气、体态、语言等,我实在不能接受,难以卒“看”。

比如上学期的一次录像课,一节三年级数学课——《花边有多长》,不但面向全区开放,还有专家在场。课上完,可谓好评如潮,自己也颇为满意,学生的积极参与让课堂“活”了起来。可是,拿到录像光盘,迫不及待打开的时候,我的自信瞬间全失,仍然“啪”地关掉。

暑假里,读《分享孩子的智慧——改进教学的建议》一书,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公开课没少上,示范课没少看,理论报告没少听,小学数学就这么些内容,为什么课堂效果仍然不理想?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没有一个便捷的入口?”这是作者的自问,却问到了我的心里。是的,教研活动几乎周周都搞,听课活动也随处可见,听专家讲座和名家的课也不少,为什么我们的课还是羞于见人?为什么我们还是不能对课堂“驾轻就熟”?佐藤学的观点再次浮现出来——教师最好的成长方式就是将自己的课录下来,反复地观看。

于是,伴着漫长的夏日午后时光,解开心上的锁,以一个观课者的身份审视我的课堂。细细梳理,记下这些:讲课的语气大多都是高8度,少了很多柔和;两只手大多时候都环抱在腰间,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笑容只在开头出现,然后一直板着面孔;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在前面晃来晃去,一点都不真诚;小组分享,在学生中名曰巡视,实则“走马观花”;全班分享,不停地接学生的话语,用“接半句”的方式“拼凑”完整的课堂,将分享人“晾”在一边,“退让”做得不足……整个课堂,形似学生为主,实则牢牢掌控在教师手里。面对学生的表现,少了欣赏,少了淡定,多了急躁。

所有这些,对我来说,都应该算是问题,并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刻,我才真正理解那些要上公开课的人,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演练若干遍。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

于是,从这学期开始,我静心录下自己的课堂,给自己听。第一次,主动将手机打开录音功能,放在讲台上。不自觉地,在讲课时,少了一份随意,说话的语气也温柔起来,即使有忍耐不下去的瞬间,也会很快地克制自己。课堂,不再那么“肆无忌惮”。晚上回到家,打开录音,放给自己听,继续挑毛病,记下第一感受。第二天,如法炮制,再次记下第一感受,并与第一天进行对比。坚持一周后,居然从录音中发现自己的偏好,比如个人“热词热句”等,再比如对个体的特别关注——好几节课都在批评某一个人。于是赶紧做出适当的调整,好的坚持,不好的改正。这时才感叹,之前那么多年的教学时光,都白白浪费掉了,真可惜!

于是,我将这个方法拿出来,在教学互助组内推广。第一次,陪着新教师听他们的录音,让他们先谈感受,我们再评。教学是语言的艺术,从录音中,很明显可以听出来,哪些音调较高、语气生硬。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对课堂进行“微录制”,比如统一规定开课前5分钟,或者某一个固定环节等,然后一起来回放,写片段,谈感受。无疑,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从一个人艰苦摸索到集体的相互扶助成长,令人欣慰的是,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自己内心的觉醒和对成长的渴望。

(来源:中国教师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