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管理创新的灵魂

摘     要

管理创新由人而始,也将归于人的需求的满足。

因此,管理创新离不开对人性的时代解读,离不开在人性基础上的文化建构。

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创新之成败与组织中的人文精神坚持有着直接的关联。

也可以说,人文精神是管理创新的灵魂。

1

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人文精神作为人性的集中表达,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寄托,对所有的社会个体都有行为引导性,也是每个人在生命历程中必须坚守的内在价值参照。

在中国文化中,“人文”一词一直存在,最早在《易传》中就出现过“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的人文精神始自礼乐之教、礼乐之治,体现的是尊重人类与其文化的一种“道统”,在个体上,体现为以“为道”等人文修养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

人文精神具有先天基础,但不会自发形成,需要经过人类的社会性遗传机制来激发与传承,这主要体现为教化和内化的辩证连续。当一个人幼小之时,存在人文的生物性基础,但难以展现出人文行动。当其经由社会教化,习得各种有效的、符合具体时空要求的人文行为,逐步内化为精神自觉之时,人文精神才得以确立。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文精神体现为从社会到个体生存演化的代际传承,是整个文化体系的魂魄。

2

遵循人文精神,自觉创新管理

管理创新中要遵循人文精神,必须经过三个步骤的循环上升过程。

第一步,知

管理者认知人性,明确“为谁创新、由谁创新”的问题,确保管理创新的智力方向;

第二步,行

管理者按照人文规律调整创新行动,解决好创新策略的问题,确保管理创新实现由思向行的转换;

第三步,恒

管理者形成创新自觉,知一行一,解决好创新的可持续性问题。

人类所有活动都是以“人性需要-利益博弈-资源配置-社会治理-人类全面发展”为内在逻辑的。因此,管理者要在把握这一逻辑的一般规律基础上,优化社会教化和自我内化的关系,确定个体价值及组织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和基本路径。

“知”不是凭空而来的。首先,“知”需要管理者形成学习自觉,形成对人类发展的辩证历史观;其次,“知”需要管理主体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自省,将知的内容内化于心——真信,外化于行——真做;最后,“知”需要管理者掌握辩证的方法论体系,要辩证地看待社会历史条件,辩证地看待任何一个创新产品与创新过程的有限性。

知是行之前提。管理创新需要把握人性,更需要实施创新过程,知行合一。

要行到位,管理者首先要去除信息干扰,确立明晰的创新战略。所有的信息干扰,都是因为创新战略和目标不明确。创新战略的选择需要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需要按照不同的时空参照,做出不同的方案,而后选优执行。

要行到位,还要管理者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要把创新放到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比较定位,以发现创新的不同参照价值。

要行到位,创新所指向的问题必须是明确的,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要发挥团队中每个创新者的能力,确保创新组织的整体理性,实现创新效果最大化。

人文精神,管理创新的灵魂

任何组织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离不开与时俱进。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是唯一的路径。这就需要管理者要在忧患意识的基础上,修炼成创新信仰,并把这种信仰化为组织内的文化基石,用创新文化教化每个创新者,达成创新共识,确立创新惯性。

要做到恒,还要注意发挥愿景的作用。创新实现之后的那种美好,是对创新者的最好激励。因此,创新组织要结合所处时代特征,融合组织特色,以清晰的愿景表达创新目标,随时随地感染激励所有的创新主体不断进步,让人文精神成为创新之魂,实现对人类发展的物质与精神一致性支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