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故事| 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盏清茗酬知音

日更第11篇文

又到春茶采摘的季节,凤凰山上的茶农开始忙了,老茶师的炭焙火炉也准备好了。

一片茶叶,从树上采摘下来,经过晒青——晾青——浪青——杀青——揉捻——初焙成型后,送到老茶师的手上。

老茶师只需把茶叶捧起来往手心那么一哈气,鼻子那么一嗅,对于接下来如何用炭火来激活它,提炼它,老茶师心中就已经有数。

不论是口感如顽劣孩童的金丝猴、是狂野不羁的单丛野茶,还是温柔腼腆的蜜兰香,在老茶师这里,都变成小乖乖。

他了解这些茶,如同了解自己的孩子一般,茶的不同习性,他用不同的火候,不同的手法烘焙出来,你一喝,就能感受到茶最真实、最本真的味道。

酷日似火的夏季,看他每次进入炭焙房,出来全身被汗水浸透,如同水里刚打捞上来的样子,心里一阵生疼。问:“为什么不用机器取代?”

“不一样的,懂茶的人,一喝就知道了。”他只顾低头翻茶。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它们,懂你?”那时年轻,心里曾暗暗这样问他。

随着年岁渐长,自己也经历沧桑,在岁月的沉淀中,方知他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坚持,多么难能可贵。

作为一名老茶师,对茶,他有他的坚持。他用最原始最传统的炭炉焙茶,追寻的,就是将本质的茶香发掘出来,展示一株茶树最原真的生命状态,这就是他对茶叶的尊重和执着。

用骄傲对待骄傲的前额,

用善良对待善良的心肠:

这是他一生永恒的规律,

只有对茶他才弯下脊梁。

曾经有茶农,找老茶师试茶,说自己的茶,如何如何地好。老茶师抓起茶一闻,用水一泡:"这茶,不见得好。"

茶农大惊:“老兄,你从哪里看出来?”

“这茶,你们早上采摘有太阳,中途下雨,急急收起,连夜赶制出来的吧?你看这茶汤,青黄色,入口带苦,晒青不足,这茶是“雨水茶,” 老茶师看着他,坚定无比。

茶农顿时目瞪口呆,心服口服。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茶农与茶师惺惺相惜、肝胆相照。

好好善待每一片茶,茶,自然会还你惊喜。

待人,待物,亦是如此……

未完,待续...

—END—
关注公众号

品茶 知茶 悟茶

无由持一碗 寄与爱茶人

你的点赞、留言或转发,我都当成了喜欢
(0)

相关推荐

  • 凤凰单丛茶,茶芽萌发的是希望,摘下的是生活

    "凤凰单丛茶,茶芽萌发的是希望,摘下的是生活." --凤凰人家 △ 这一刻是希望 凤凰山人民世代以茶为生,精心呵护每一棵茶树,当茶树萌芽时,茶农看到的是收成的希望,而采摘制作时,肩 ...

  • 「诗词鉴赏」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盏清茗酬知音

    闲暇午后,品几杯香茗,看着碧绿茶叶在清澈的水中浮浮沉沉,起起落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辉. 有人从茶里品出了人生,有人从茶里悟出了哲理,你又从茶里品出了什么呢?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 ...

  •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有一句佚名诗云:"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可见君子之交淡如水,身居深山陋室,亦能心境自如,待明月升起,沏上一壶淡茶,款待知音,静静地品味茶带来的恬淡与清香.花香蝶自来, ...

  • 最美十大茶诗:清茗酬知己,煮茶会佳人

    品茶,是一种古朴恬淡的乐趣,在古代,品茶是一种贴近自然的雅事.或于山间草席,或于竹林野卧,观林间松涛,听流水潺潺.清茶飘香,灵韵幽然,俯身坐于茶室,任由窗外细雨淅淅沥沥,神思遐想或宁静以待都是一种心灵 ...

  • 渔隐山房 | 花笺茶事

    渔隐山房的基本建设大体完成,剩下一些收尾完善细化的工作了.一个月大部分时间会呆在山中,除去读书.研究器物的时间,其他闲暇时光会见缝插针地干干活,看看景.喝喝茶,生活既简单又充实. 山中,如有朋友问及何 ...

  • 一泡茶、一座山房与四代茶人

    5月初,春茶中开采最迟的武夷岩茶终于迎来了最适宜采制的时期.武夷山南核心景区南边,进入仙店村,驶过长长的田边小道,群山环抱之中白墙灰檐的回应山房映入眼中,地道风物与无墙博物馆的"寻茶之旅&q ...

  • 周末茶画荟:《竹炉山房图》

    周末茶画荟 传世名画中的中华茶文化 明·沈贞<竹炉山房图> 文/徐英章 沈贞,一作贞吉,号南斋,又号陶然道人,长洲(今苏州)相城里人,著名画家沈周之伯父.生于明代建文二年(1400),卒年 ...

  • 清末民初福州名人王寿昌与“光福山房”——王氏名人故事

    "光福山房"是口译<茶花女>第一人王寿昌的故居,清末民初系福州名人.才女吟诗作画之所.这里环境雅静,藏书万卷.匾为<福建通志>总纂.诗人陈衍命名,书法家郑孝 ...

  • 渔隐山房 | 仲秋茶生活

    一鉴斋 西瑜 往年仲秋荆楚各地凉意渐浓, 今岁的天气却奇了, 近寒露依然是连日晴热, 连樱花都悄然在枝上返季绽放, 不禁令人有些恍惚, 这究竟是秋还是春. 昨日寒露, 早晚寒意起, 白日仍是晴空万里, ...

  • 访友·东洲山房张谷旻

    艺圃/70cm×46cm/纸本水墨/2019 夏荫/70cm×46cm/纸本水墨/2019 访友 东洲山房张谷旻 东洲山房已成三年了,有一回,张谷旻老师在电话里讲,来杭州可以来聚聚,都三年了,这么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