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书堂余氏族谱

荔城区黄石华中赐书堂余氏家族,自山甫公于元代至正年间在西余开基后,子孙世代繁衍于此。明朝正德六年,其四代孙余瓒得中进士,从一介布衣到位列朝班。

余瓒敢于跪谏正德皇帝南巡,领受廷杖,还被罚跪五日,据遗留《族谱》残本记载:瓒“跪门恸哭,极陈不可者五。”《方志》载:瓒“谏南巡,予杖”。他和那些正直的大臣以死节仗义的行动,阻止了武宗南巡。他奉勅建造乾清宫、坤宁宫,洁身自律,克己奉公,抵制一切贿赂利诱,还累劾太监杨茂等专权贪贿的行为。他不畏权势,不怕犯上,累奏皇亲蒋、邵、陈(国丈陈万言)等家倚势扬威的罪行。余瓒的指佞触邪、匡扶社稷的浩然正气,震惊朝野,凸现了一位忠心为国的铮铮铁骨的言官形象。

六年后,又是余瓒,敢与同僚们在左顺门跪谏嘉靖皇帝的称考称帝的大礼议。自辰至午,长跪不起,遭嘉靖皇帝逮捕。嘉靖素知他秉性耿直,宁折不弯;也佩服他一心为社稷,勇于谏铮的风节,且年事己高(五十七岁),不忍心打他,但仍罚他午门长跪。不久,便御书“忠谏名臣”匾额以赐,还御赐《明伦大典》诸书,并升余瓒为太仆寺太卿。从此,西余家族便以赐书堂为家族名号。

余瓒官至太仆寺太卿,父亲凭子贵,也被皇帝封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后来,余瓒三子一鹏也得中进士。一鹏出任深州知州,颇有政声,善折狱,在当地有“青天之颂”。所以,赐书堂的父子同卿、父子进士在莆阳一时传为佳话。

余瓒从出仕前的筚路蓝缕到出仕后的顽强拼搏,成为凛然正气,满怀报国之志的言官。后来在太仆寺太卿任上,遗留《族谱》残本称他是“搜剔奸弊,兴利革新,以致马政一新”。他清廉洁己,不畏权势,敢于犯颜直谏,劾奏皇亲,仗义死节,顽强拼搏,匡扶社稷的言行,为族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模样。在他的感召下,本族的许多后贤俊彦,能成为当今政府的各个部门,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

赐书堂《余氏族谱》以“重振赐书雄风,再创赐书辉煌”为目标,始终遵循“信则存信,疑则存疑,宁缺勿假”的修谱原则,历时两年多,十易其稿,终于编纂完成这本660多页赐书堂《余氏族谱》,将于乙未年正月付梓。

对赐书文化只剩下一些零星的记忆和传说,通过编纂《余氏族谱》,可以认识到赐书家族积淀着厚重的赐书文化。如今保存完好的赐书堂开基祖的元代原生态墓葬群,是莆仙民谚“草墓出公卿”的典型范例;余瓒的世卿家庙,执着地展现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循着遗留的族谱残本的记载,编委会找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土地平整运动中被掩埋多年的太卿墓;还有太卿府第残存的明代建筑物,父子同卿坊的资料复原等,将这些连缀起来,构成一条完整的赐书文化链条。这些极具文史价值的建筑和墓葬,若加以合理开发,也是我市难得的文化遗产。

《余氏族谱》既详尽地收录本族族民的信息资料,也介绍几千年来余姓的历史沿革;既记载了本族的民俗庆典的规章条例,也附录了大量的诸如中国历代王朝纪年、官职、干支年度对应、常用亲属称谓、年龄雅称等。《余氏族谱》既是增强族民情谊的纽带,族民又可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

一、六安余学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