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兮仁兮何其难——《论语》悟读【107】
忠兮清兮堪为贤,仁兮仁兮何其难。
《论语》第五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令尹,楚国的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无喜色;三已(罢免)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也?”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乘,四匹马拉的车。十乘,指四十匹马),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子。每一次被免职,一定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您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正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算得仁呢。
【悟读】
仁德兴家裕存善,才高盛世光积泽。
子文和陈文子皆为历史贤人,可是孔子不肯轻易许其为“仁”。
从他们两人所作所为来看,三去其职,皆无喜愠,妥善安排,得失无碍,令尹子文可谓忠矣;弃其禄位,洒然一身,三去乱邦,心无挂碍,陈文子可谓清矣。但他们俩是不是仁人,孔子无从察觉,也不能去推测,更不会妄加评断,这是夫子观察和评判一个人的伟大。
仁者必忠,忠者未必为仁;仁者必清,清者未必是仁。
从先秦开始,“清”就是士大夫十分推崇的品德。伯夷不吃周粟,被孟子称为“圣之清者也”;东汉以后,士大夫中有了“清流”和“浊流”的严格区分;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歌颂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白品质。
本章通过孔子对楚国令尹子文和齐国大夫陈文子行为的评价,也反映了孔子对于仁的定义,不是简单的忠和清,要称作仁,须有更高的标准。
“仁”不是某种具体的道德品质,而是所有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为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仁”,简单理解是指人人之间,相亲相爱。孔子第一个把“仁”上升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涵盖了孝、弟、忠、恕、礼、知、勇、恭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体系的基本支柱;他甚至提出为“仁”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
福进吉宅佑全家,
仁出府邸惠四邻。
仁兮仁兮何其难。正因为难,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一生去追求。
人生不过百,如白驹过隙。何不做个好人,造福家人,恩惠乡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