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商都

清朝时的商都,打破传统经济生态,潜在资源开始突显,族群活动相对集中,聚落烟户“加密”,个性面貌焕发新姿,未来走势闪现曙光,主要表现在:

一是行政归属明确。《商都县事情》:“清初,蒙古内附,设八旗统治之,为正黄旗辖境”八旗即察哈尔总管八旗,其中正黄旗原驻木孙忒克山(今兴和县苏木山),同治年间移驻今察右后旗大六号乡。东北至镶黄旗察哈尔,西接正红旗察哈尔(今察右后旗),南连太仆寺右翼牧场,北邻四子部落,广一百一十里,袤 二百八十里。该旗设总管、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员1334名,有总管、佐领所辖牧场240顷。有蒙民1092户4667人,设审判处和高级小学各一所,学生定额40人。有寺庙140处,喇嘛579名。军事上设有持枪蒙兵306名左右。

二是地名渊源显现。对此,《商都县志》写得很明白:“清乾隆年间,在宣化大同边外设察哈尔蒙古总管八旗进行统治,今商都地区被设为官牧场,称商都牧场”。“商都牧场”,即商都牧群,全群分左、右翼骒马群、左、右翼骟马群、骆驼群五个分群,年存马近万匹。皆供清廷役使。设总管、翼长、牧长等官员辖理,有蒙古牧丁1802户、5782人。有一所初级小学,学生定额40人,寺庙多所,含今商都巴达木图(小庙子),有大小喇嘛457名。群内住蒙古兵左右翼四、五支队,有持枪蒙古护军校兵140余名。地域在今镶黄、正白二旗南,正黄、镶黄二旗北,约今商都、化德、张北、康保交界地带,因境内有一盐池(今商都察汗诺尔)最早名曰商都达布逊诺尔牧场。该牧场即商都名称之本源也。因以养马为主,故又称大马群。

三是得遇蒙古上层人物光顾。据《商都县的历史沿革》载,清康熙年间,蒙王阿涅公族之公主曾到今商都县四台坊子探亲,并建有迎亲古城,此城即今公主城遗址。这个故事中的蒙王阿涅、公主乃至探访的亲戚究竟为谁,其探亲细节又怎样,无有下文,给人们留下一大谜团。倘若故事属实,那么,蒙古王公贵族之间的盛大迎亲探亲场面,定然是当时商都大地一道最耀眼的风景。

四是上演喇嘛教佛事活剧。对此,《商都县文史资料(一)》刊载的张景三文《一座毁灭了的塞外古刹》一文称:建于清乾隆6年(1741)的巴达木图庙即俗称小庙子,(《察右前旗志》说此庙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是当时“正黄旗五大庙之一”,鼎盛时有喇嘛500人,香火旺盛,香客如云,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密切蒙汉族联系作出贡献。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此庙今已被夷为平地,近年来虽恢复了部分建筑,但与原来的规模相比有很大差距。好在由它演绎的蒙古族传统文化被每年例行的巴达木图民族文化节传承下来,成为今日商都一张别具特色的文化品片。

五是社会经济形态悄然切换。如前所述,“清末放荒招垦,垂三十年”,为商都的传统游牧文化注入了农耕文化的新鲜血液。这三十年,从清光绪七年(1881)开始,至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年),是清亡民兴的重要时间点,也是商都酝酿由蛮夷之地切换身份的前奏曲。从此,商都这滴“瀚海”中“水”开始掀起希望的浪花。

特别鸣谢商都县档案局授权刊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