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八章《道亡有义》悟读述杂【18】

01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02

诗解

大道废兮人心异,
名利喜兮道义弃。
世人碌兮追名利,
善为道兮乐道义。

03

悟读

道似春风育可物,
德如阳光照千秋。

本章揭示的是老子深刻的大道历史观。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异化,总根源是“大道之废”。老子对人类异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表现他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迎接多少阳光,便会留下多少阴影。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涵盖万事万物的一个自然规律,也是老子辨证法的核心。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义;

有了虚伪智巧后,才有了严重的欺诈;

家庭失去了和睦,才出现所谓的孝慈;

国家陷入了混乱,才出现所谓的忠臣。

此谓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各自洁己不知贞。

一个被广为宣扬的清官背后,必定隐藏着千百万个贪官。社会学家孙立平《守住底线》一书中,提到“严禁公款吃喝”“严禁酒后驾车”“严禁中小学教师猥亵学生”等原本天经地义之事,却须大张旗鼓“严禁”,恰恰反映的是道德底线的频频失去。

往哲先贤不夸言,
惠我万民历万年。
我歌尧舜唱大禹,
济世安民唯圣贤。

有这样的一句诗: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为人处世,心若止水。不必逃脱尘世凡间,也不刻求诗和远方。

心静自淡,这是修身养性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