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海虹/家乡的味道(组诗)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家乡的味道
海虹
世界再美,家和家乡的味道,依旧是我此生最难舍的牵挂。
——题记
胡辣汤
家乡的镇潢桥不知断了多少年
桥头上边那家老字号
胡辣汤挑了一担又一担
手揪的肉疙瘩
方块的面筋入口弹性又软绵
毛巾抹一下碗底
上面飘着几根鸡蛋面
那一节节的粉条可是
母亲手中的风筝线
长长短短都走不出
父亲的心畔
青春出外的我们
归来已不是少年
但自信的成长
仍鼓起力挽狂澜的风帆
心 有时会孤单
身 有时会疲倦
走一走家乡的青石板
想一想儿时搭肩的小伙伴
小潢河的风总会把我的乳名呼唤
那断桥的残壁总能触动我心弦
不管离家多遥远
眼前的这碗胡辣汤
烫烫的 辣辣的
依旧温暖我心田
海虹《家乡的味道》
韭菜馍
丰收的田野
最爱那一畦翠绿的芬芳
这个季节在儿时的草街
早已弥漫着韭菜馍的香
厚厚的面饼
在妈妈的擀担上翻卷
夕阳已落进故乡的小巷
薄薄的面皮被切割成方田
妈妈精心调制的韭菜馅放在田中央
兑点油渣更是鲜亮
妈妈巧手一挤
胖乎乎的韭菜馍就贴在
我烧热的锅壁上
我喜欢往火炉里撒稻壳子的感觉
就好像是燃烧我童年的希望
韭菜的香透过梧桐树
在草街的上空荡漾
透亮的馍皮看到韭菜的绿
让我至今难忘
原以为光阴浓长
谁知一转身 婆娑时光
又是一季落花黄
收获的日子不适合感伤
只是忽然间想起
门后面再也没有妈妈的擀面杖
海虹《家乡的味道》
高桩馍
一层层揭开
不经意的放在嘴里咀嚼
没有特殊的调料
就是面的清香和
渐渐微甜的涌潮
如一心舟在跳动的地方停泊
那是几百次几千次的揉揣
才有这家乡的光泽
食之爽口的味道
是的 高桩馍
这是它威武的名号
老家壮实的高桩馍
用尽全力的翻搓
呈现自然分层的环绕
每层就像个久远的歌谣
有时吟唱父亲的脊梁
有时高歌母亲的微笑
海虹《家乡的味道》
空心贡面
昨天的我
依旧奔波在都市间
今天的故乡
就在我眼前
推开那扇熟悉的门
开怀的拥抱
熟悉的温暖
母亲身带厨房的炊烟
端出热腾腾的一碗面
飘香的油花
还有白里透黄的荷包蛋
啊
家乡的这碗面
滑亮似玉 细腻柔软
那滋味早已在口中蔓延
索性如儿时那般
用筷子卷出鸡腿的模样
让母亲开心露欢颜
原来这碗鸡汤面
才是我心中那根
剪不断 理还乱
缠缠绵绵的情思线
海虹《家乡的味道》
瓦儿糕
甑
远古时代的炊具
还在家乡的小推车上燃烧
演绎舌尖上的味道
清香的米粉
加上自己的调料
红糖
是最吉祥的颜色
木甑
在岁月的历史中创造
噗嗤噗嗤的热气
香味开始在镇潢桥上飘荡
随河风缠绕在树梢
不管是艳阳高照
还是风雪呼啸
软糯香甜的瓦儿糕
那一声吆喝
牵动了多少游子的集结号
瓦儿糕 瓦儿糕
我就是那个向你奔跑的小小少年
今天我不想长大
不想长高
海虹《家乡的味道》
芝麻糖馍
把芝麻炒香
拌上爸爸压碎的龙虾糖
白面裹住饱满的馅料
压扁 按圆
贴在平锅上
燃烧起团圆的希望
刚烙好的糖馍气鼓着
咬上一口 满嘴留香
这样好吃的糖馍不是天天有
八月十五才是它的主场
还有圆桌上丰收的金黄
仰望新月
手心留一缕桂香
和风吹来旧时光
海虹《家乡的味道》
河南文学杂志作者文库之
《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
由本刊策划的《关于加入中国作协那点事》7月14日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阅读过万,在读者引起强烈反响。
应众多读者要求,杂志社决定以《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为题征稿,将写作者撰写的关于加入各级作协的经历。先在河南文学杂志纸媒和公众平台陆续刊登,最后结集出版。欢迎各位作家朋友直抒胸臆,不吝赐稿!愿《关于加入作协那点事儿》一书中能够有您的大作出现!
征文要求:来稿3000字以内。
截稿日期:2019年10月30日。
投稿时请注明“加入作协那点亊儿”征稿字样,并附200字以内个人简介及彩色高像素生活照。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海虹,原名朱海红,信阳市作协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在家乡和广州走动的文字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书法、阅读写作,创作了许多宣扬正能量、赞美英雄、歌唱生活的诗歌和散文。喜欢走在文字的路上,享受那份淡淡的诗意和美好。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