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蕴晓/我的家乡,我的赵店(散文)
我的家乡,我的赵店
魏蕴晓
出方城县城,向东南二十余公里的地方,丘陵与阡陌交叉,岗丘与山石纵横,这里就是伏牛山与桐柏山接壤的地方,也是两座山脉的分水岭。就在两座山脉的中间,有一座山石林立而又满目青翠的山峰,此山名叫房山。
房山是远近闻名的道教仙山,这里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有关东汉时期军事家张良的故事。相传汉留侯张良官拜大司马之后,辞官归隐。一日,张良坐在山顶吹笛解闷,结果扰烦了在北边黄石山修行的一位神仙,他心烦地顺手举起一个巨石向张良砸来,而张良不慌不忙地接过飞来的巨石放在了自己坐的石头上,然后又继续吹笛。这就是摞摞石的传说故事。又因张良字子房,所以后世的人们就把此山命名为房山,又叫子房山。
在这座山的南面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赵店。据碑文记载,赵店又叫赵家店,相传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后裔赵姓子孙因避金人追杀,一支赵姓来到这里避祸,于是这里便成了他们居住栖息的家园。赵家店古为交通要冲,因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而设店。是连接裕州(方城)、小史店、驿城(驻马店)驿道上的驿站。明朝末年,朝廷昏庸,官员腐败,加上连年自然灾害,致使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世代居住在赵家店的赵姓子孙又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死的死,逃的逃,背井离乡。清朝雍正年间,清政府为了解决中原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的矛盾,再一次从山西南部大规模迁徙移民。在这群迁徙的移民中,魏华新、魏华堂兄弟二人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带领家人来到一个地名叫山杨的地方。自此,魏氏子孙就在山杨这个小村子里得以繁衍生息。后来,魏华新的二儿子魏伯凌勤劳能干,头脑灵活,看到赵家店这一片地方土地肥沃,北靠山,南临河,是一处绝佳风水宝地。他不惜重金买下了这片土地,再加上随后迁来的尹姓人家,赵店形成了魏、尹两姓氏繁衍生息的聚居地。
在村子的南边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名叫小清河。这条河流发源于方城境内的桐柏山脉的余脉,由西向东南转至田庄河与桂河、贾河交汇,最终汇入淮河。到了夏季,骄阳似火,小河的水却依然清澈明静,冰凉彻骨。童年的我经常和伙伴们在水中嬉水,也经常被家长们训斥,因河水有些地方河底较深,深怕我们被河水淹死,或者贪恋河水而耽搁上学的时间,而不让我们到河里去玩耍。可我们已经把小清河的脾性摸得清清楚楚,就依然偷偷地钻进河里,凭着我们熟练的水性,在河里打水仗、嬉戏。等我们翻腾、嬉戏累了、倦了,要么在河边捉鱼、摸虾、掏黄鳝,要么就在河对岸山坡上的栗子林里捉迷藏,直到家长们来喊吃中午饭,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从河里、河对岸的栗子林里钻出来,乖乖地跟着各自的家长回家。秋天来了,枯黄的树叶离开了养育它的母亲,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滑入河中。此时漫步河边,看两岸风景,把童年所有的心事随着流水飘向远方。这条河流,还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它为村民的生活提供帮助。经常会有一群妇女在河边洗搓着衣服,聊着家常。还有劳动晚归的男人,会在河岸边坐下,将脚放在河里面,享受大自然带来的舒适。
最能体现赵店人文历史底蕴的是村东的关帝庙,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老年人回忆,当时的关帝庙共有殿宇十余间,主殿面阔三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主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焚表塔一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敞,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殿内木雕神龛玲珑精巧,内塑关羽坐像,勇猛刚毅,神态端庄肃穆。龛外雕梁画栋,仪仗倚列,木雕云龙金柱,自下盘绕至顶,狰狞怒目,两首相交,以示关羽的英雄气概。东、西两殿分列其他神位,主次分明,布局严谨。殿阁嵯峨,气势雄伟;屋宇高低参差,前后有序;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统一,布局十分得体。关帝庙除古建筑外,还有琉璃影壁、石头牌坊、石雕饰品、木刻器具以及各代石碑石刻等,都是值得一观的艺术精品。解放后,赵店大队为解决方圆十几里的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把关帝庙用作了学校,以至于后来古建筑物全部被毁,甚为惋惜和遗憾。那时,我的小学阶段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每当课间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经常在石雕狮子的身上爬上爬下,经常在镶嵌有石碑的山墙旁流连,倾听古人们在那个时代发出的声音,也经常聆听老人们给我们讲关帝庙的种种传说和故事。这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一颗求知的种子。
村庄背靠的房山,不但是远近闻名的道教仙山,而且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依然是最吸引人们的地方。从村庄的后面开始沿着古人先贤们走过的山路,时而攀岩,时而拨开遮天蔽日的栗子树向山顶登去。累了,坐在花岗岩的石板上休息片刻,欣赏着面前满眼苍翠欲滴的风光,逶迤的田野、蜿蜒曲折的小清河、远处绵延百里的桐柏山脉余脉,顿觉心旷神怡。倦了,美美地躺在石板上,眼望朵朵白云在蓝天上漫流着。这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去想,什么也不用去做,只有静静地躺着,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灵魂的舒适和快感。养足精神,你就会感觉神清气爽起来,也感觉登山的步伐加快了,如百米冲刺般地向山顶进发着。
当到达山顶,你就会发现前面会有神道和登天的阶梯在等待着你,攀登上去也许你会与苍天沟通交流,与宇宙对语。沿着神道和登天的阶梯,一路上有振翅欲飞公鸡石,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的鸡肝石、龟背石等象形巨石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像是等待着人们的检阅,让人们尽情地阅尽古人类的精神图腾和智慧的光芒。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山顶的最高峰,这里建有多处庙观,供奉着各方神仙。沿着山顶再向东走你就会发现,这里好多地方都留下了古人类的遗迹——岩画。有对称规整的石臼,有巨石堆砌的图腾,还有向东方探望的龟形巨石。特别是有两块巍峨而立的巨石,支撑巨石的岩体经过千万年风雨侵蚀,沙化剥离,看上去上面的两块石头摇摇欲坠,好像一阵风就能刮倒似的,这就是房山著名的景观——摞摞石。历史传说、道教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仿佛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前世和今生,让人们领略着上古文化与现代、道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房山文化。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赵店,是身处在异乡的我最魂牵梦绕的地方。
ZUOZHE JIANJIE
作/者/简/介
魏蕴晓 原名魏明春,曾用笔名洪波, 河南省方城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等。 1988年开始在《诗歌报》、《飞天》、《大河》诗刊、《中国地震报》、《散文选刊》、《奔流》、《南阳日报》等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剧本、纪实文学等三百余万字,作品曾收入《中国新人新诗选·绿原》及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文艺年志》等,2010年被选入《2010年优秀作家·诗人风采录》,并多次荣获省、市奖项。中篇小说有《乡魂》、《黑窑》、《因这一片风景》等。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旗下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季刊。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冯新林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